隱藏青年

隱藏青年

隱蔽青年(日語:引きこもり、ひきこもり、引き籠もり 英語:Hikikomori,hikky,social withdrawal),俗稱家裡蹲或繭居族,日本的文化依存綜合症(culture-bound syndrome)。指人於某種程度狹窄的生活空間之中、不出社會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隱藏青年
  • 外文名:Hikikomori,hikky,social withdrawal
  • 簡介:大部分的時間在自己的房間
  • 日語:引きこもり、ひきこもり、
起源,詞源,特徵,“隱蔽”的定義,隱蔽原因,隱蔽徵兆,遭到冷落的表現,家長的反應,中國香港對隱青的相關調查,日本治療隱青的方式,中國香港治療隱青的方式,全球情況,注意,

起源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每個人都面臨著生活中各種不同的壓力。有的人逆流而上,憑著一股向前沖的衝勁打破人生和事業的瓶頸,打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也有人,因為壓力和種種的困惑而產生迷惘,他們的人生於是停滯不前。隱蔽青年現象正是在這種特定的環境下悄無聲息的蔓延開來。隱蔽青年現象最初是在日本發現的,台灣由於深受日本殖民文化的影響也隨後出現了這種社會現象。之後在中國大陸,香港,韓國以及整個東南亞都陸續發現了隱蔽青年現象。

詞源

此詞是於2004年由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有網能量’青年導航及發展中心總協調主任應鳳秀所創造的,日本的齋藤環在更早的時候稱這類日本青年為Hikikomori。原語“引き籠もり”直譯為“窩在…(家)…中不出”之意。

特徵

隱蔽青年常仍與父母共住,或抑將自己長時間閉於房間內。根據首次使用此詞的日本心理學家齋藤環發現。日本全國約有100萬名隠蔽青年,大約占日本青少年一成,而且大多隱蔽青年是家中長子。現時,除了日本以外,香港亦出現隱蔽現象,受隱蔽困擾的青年愈來愈多,當中亦包括成人及長者,但社會對他們的關懷仍然很少。

“隱蔽”的定義

根據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總協調主任應鳳秀及香港浸會大學黃昌榮教授所述,“隱蔽”是一個社會現象,不同年齡組別的人士均可能會受到隱蔽問題困擾。任何人士持續超過三個月或以下情況均可視之為受到“隱蔽”問題困擾:
與社會上的各項系統缺乏連繫及沒有從事參與,包括工作、教育、培訓、朋輩及社區,更嚴重者甚至是與家庭系統也缺乏連繫。 人際網路薄弱、害怕或拒絕與人接觸或交談。 沒有社會身份地位,如學生、受僱者、受訓者、社區活動參與者等。 面對不同的社會排斥,如新移民身份(對香港而言稱“新來港身份”)、貧窮、學校、勞動市場、社區、朋輩等。

隱蔽原因

日本以及東亞其它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例如中國大陸的城市、中國香港以及台灣與韓國等)的社會經常給予青少年一些壓力,使他們覺得自己是失敗、無用的。這些壓力有很多的來源,例如學習成績等。
以日本為首的東亞先進地區的青少年,最令人擔心的是在教育制度下的表現,因為東亞地區的教育普遍以填鴨式教育為主,加上傳統觀念認為學歷高才有出息,形成升學主義,他們覺得家長和社會施予不少壓力。有一些極端例子指出這種壓力自幼稚園時期便開始產生,因為他們得要通過考試才能進入最好的幼稚園,繼而進入最好的國小、中學、高中以至大學。在日本,大多青少年在高中後會多花一年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這些不附屬任何學校的學生,俗稱“浪人”),應付更好大學的入學試驗。聲譽越好的學校,成功進入的難度越高。香港、台灣聲譽好的學校亦競爭很大。
當高中或大學畢業,他們要面對就業困難的問題。他們多數只能找一些兼職工作,這些工作入息不多,根本不能夠負擔個人及家庭開支,更遑論成家立業。
其它壓力來源還有因一些原因而受到同儕的欺負或者排擠,例如過胖、學業或體能表現、財富以及種族。有些人因為欺負別人而受到懲罰,這使他們的家庭帶來羞辱。
另外一項資料顯示,就讀高中時期就休學的青少年和高中畢業或肄業而沒上大學的年輕人,也較容易成為隱蔽青年。

隱蔽徵兆

如青少年/成人之日常行為、生活模式及情緒出現有以下徵兆,顯現將受“隱蔽”問題困擾,包括:
個人動力 在社會上面對不同的社會排斥及挫敗,缺乏成功感及對前路感迷惘 開始不喜歡/減少外出; 逗留家中,以電腦、電視、書本、睡眠或個人嗜好為伴 不想上學、不想工作,甚至對個人以往感興趣的事也提不起勁 人際交往 減少/害怕/拒絕與人交談及見面,甚至會產生口吃等語言障礙 對身邊的朋輩、家人和事逐漸不關心,甚至不聞不問 情緒 情緒低落以及不穩定,不會想要向別人表達個人感受及想法 精神疾病 有部分的隱蔽青年由於長期未與他人交談,封閉自我,胡思亂想的機會增加,加上過度受父母保護,因而有部分隱蔽青年罹患生活能力退化、精神官能症、憂鬱症等疾病

遭到冷落的表現

當他們感覺到外在的壓力,可能會害怕去面對一些社交場合,他們可能會選擇逃避或自我防衛以減少外在所給予的壓力及傷害。典型的例子就是把自己關在寢室或其它房間一段時間。他們多數都缺乏朋友以及社互動動。他們在日間的時候會抱頭大睡,到了晚上便會花時間看電視、玩電腦遊戲又或上網瀏覽。
以這些方式拒絕參與社交場合或達到他們的期望使隱蔽青年變成極端例子,又或者轉化成“寄生單身者”。這些人都是因為拒絕與社會接觸所造成的。
在隱蔽青年把自己關在房間前,通常他們會受到社會和家長的冷落,他們會表現得不快樂、沒有朋友、自己常感覺受到威脅,害羞以及鮮少與人談話。他們經常在學校內遭到欺侮,又受到學校及家庭的壓力,最後被迫淪為隱蔽青年。

家長的反應

隱蔽青年常常被家人認為只是家事,有很多父母都會先觀望一段長時間才會去找尋社工或心理學家的協助。在東亞,大部份家庭主要由母親負責教育和照顧子女,所以父親常會將問題推卸到母親身上。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父母只是靜待一段時間作觀望,希望他們被稱為隱蔽青年的子女情況會自然地有所改善,父母大多認為這是隱蔽青年的必經之路,認為等待一段時間子女就會自然重投社會。但亦會有少數父母會強迫他們的子女去重投社會。
對日本家庭來說,家中有個隱蔽青年往往是一件很尷尬的事,致令家醜不欲外揚。學校或社會工作者間會查問,但卻很少介入事件。近年來,由於媒體廣泛報導與關注,隱蔽青年的案例被視為社會病態,且與精神病扯上關聯,因此帶來的羞恥感令不少家庭都將家裡有“隱蔽青年”孩子的事儘量掩飾,令他們更遲為孩子尋求外界的協助。

中國香港對隱青的相關調查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於2007年1月曾進行“家庭面對子女壓力調查”,發現超過8成的家長會感到焦慮及無助;超過7成感到壓力沉重、失望、憤怒及彷徨;約5成不明白子女為何隱蔽;6成害怕讓別人知道子女的情況而不敢與人分享,包括怕被別人取笑、覺得無面,認為別人會瞧不起子女及覺得子女有問題/不正常等。此外,有不少家長也表示找不到合適的服務及不知道可找什麼人幫,顯示家長也十分缺乏支持。

日本治療隱青的方式

對於治療隱青的方式主要分為日本的觀點、西方國家觀點和香港的觀點。日本學者一般建議靜候他們重回社會;西方醫生會建議主動要求他們加入社區,在必要時強逼他們;而香港的社工及學者則認為要以充權(empower)或以興趣為本的手法主動介入,但不會強迫。
在過去數年,“隱青支持”以各自的形式和理念在日本蓬勃起來。除此之外,一般來說會以兩種模式作治療。第一種是以提供心理治療予有關隱青,這是由於大部分隱青家屬對這個問題認識不深,從而過份緊張。另一種見解是把隱青問題視為社會問題而非心理疾病(例如教育與就職脫節、校園暴力現象嚴重、全球化造成中低階工作外移)。除了正規醫療外,有關隱青會被送往到跟其它治療中的隱青共住,以便自日常生活中離開熟悉的家庭環境學習及恢復與人共處的技巧。同時這個方法可使他們明白不只自己是隱青,事實證明亦較成功。
在香港,首先發現這現象的為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該機構於2004年10月始,成立“有網能量”青年導航及發展中心(Life Engagement Training Service),創立了全港唯一專責為活於“隱蔽”狀態的14-24歲青年提供“上門輔導”及“上門訓練”之“上門追擊隊”(Home-based counseling team)。“上門追擊隊”社工主動登門造訪,評估這群青少年的需要,著重發揮他們被埋沒的潛能及與其共同面對“隱蔽”困難,協助其重投社會,建立有意義的社會連結及發展。此外,該機構亦有為25-45歲成人提供上門追擊服務。雖然越來越多社工、醫生及診所專門幫助治療隱青,社會上隱青及其家人仍深感一般社區對隱青危機反應過慢,同時亦缺乏一個完整的制度去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香港治療隱青的方式

在香港,首先發現這現象的為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該機構於2004年10月始,成立“有網能量”青年導航及發展中心(Life Engagement Training Service),創立了全港唯一專責為活於“隱蔽”狀態的14-24歲青年提供“上門輔導”及“上門訓練”之“上門追擊隊”(Home-based counseling team)。“上門追擊隊”社工主動登門造訪,評估這群青少年的需要,著重發揮他們被埋沒的潛能及與其共同面對“隱蔽”困難,協助其重投社會,建立有意義的社會連結及發展。此外,該機構亦有為25-45歲成人提供上門追擊服務。雖然越來越多社工、醫生及診所專門幫助治療隱青,社會上隱青及其家人仍深感一般社區對隱青危機反應過慢,同時亦缺乏一個完整的制度去解決這個問題。

全球情況

雖然總括而言,這些都只能套用東亞地區,這些地方的教育政策給予學生很大的壓力。另一方面,西方青少年亦感受到外間所給予的壓力或者同儕間的欺負,這些情況與隱蔽青年的情況差不多。最嚴重的情況就會釀成血案,例如美國科羅拉多州15人死亡事件。據日本心理學家估計,日本目前約有100萬個隱蔽青年,最年幼的甚至只有13歲,有的已經關在房裡長達15年,男性占八成。在香港方面,根據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有網能量’青年導航及發展中心於2006年9月進行的調查顯示,發現10-24歲青少年當中,估計約有18500青少年處於“隱蔽”狀態,占全港青年人口2.1%,相比2005年只得6000名增加兩倍多。男性同樣占八成,年紀最少只有12歲,平均隱蔽2年,最長6年。

注意

隱藏青年與御宅族以及宅男等,是不一樣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