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的論語

隱藏的論語

《隱藏的論語》是2007年同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新燕頓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隱藏的論語
  • 作者:新燕頓旺
  •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2月3日
  • 頁數:422 頁
  • 開本:24cm
  • ISBN:978780716345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千百年來,孔子就以這種面目在中國流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而他和他的《論語》,也以這種方式,生存於五花八門的解釋之中。究竟哪種解釋更接近事物的本質呢?或者說,哪種解釋更接近孔子的真實面目呢?人們已經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在這個意義上,任何一個“孔子”,其實都是現實的孔子,都是解釋者心目中的孔子。這些孔子,更多地不是從《論語》中得到的,但又不得不建立在《論語》的基礎之上,介乎於似與不似之間。於是,我們要接近孔子,就顯得越來越困難了。
惟一的可能性是回到起點,重新閱讀原著。與其從別人的解釋中接受一個孔子,不如在心中造就一個自己的孔子。過去常說一句話,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讀《論語》也應該是這樣。我最初看到《隱藏的論語》這部書稿時,就很強烈地感覺到,作者在讀原著時是下了功夫的。《論語》這部書,是兩千五百多年前,由孔子的學生們分別記錄下來的老師的談話構成的,很多都是當時的口語,生動活潑而富有人間情趣,今天我們讀起來也並不特別的難懂。倒是後人的許多解釋,給《論語》戴了一頂又一頂高帽子,使我們如墜雲霧之中,辨不清它的真相了。《隱藏的論語》或者是想恢復《論語》的本來面目,而不局限於前人的任何一種解釋。他採取的辦法,就是認真地閱讀原著,細心體會原著的意思,從而找到他認為最接近孔子本義的一種解釋。作者不玩兒概念,也不搞玄奧的東西,他避免使自己的閱讀陷入以陰陽五行為框架的秦漢儒學和以心性本體為框架的宋明理學的泥淖,而是聯繫實際,聯繫自身,使《論語》回到大眾生活和現實社會之中,找回曾經遺失了的人間的品格和功能。這一點,讀者從他的書中一定可以得到確認。如果說,《論語》有其本性的話,那么,這種現實的人間煙火氣,就是它的本性。
所以,《論語》不僅是讀的,更是做的。《論語》的另一特性,就是它的實踐性。坐而論道,玄思辯難,都是讀《論語》的歧路。我們都知道歧路亡羊的故事,這是讀《論語》時特別要警惕的。宋代的程頤說過:“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程頤的意思就是強調,讀《論語》一定要落實在“做人”上,即個人的修養上。黑格爾是不大看得上《論語》的,他嘲笑《論語》,只是“處世格言”而已。這么說也不能算錯,但並不全面,也不深入。其實,即便就是“處世格言”,就是“個人的修養”,也還沒有那么簡單,其中仍然包含著非常深邃的關於人性的理念和理想。在這方面,作者也是非常用力的,他在每一章,每一節的後面,都撰寫了或長或短的評論、札記和解說,其中不乏旁徵博引,引經據典,但更多的,還是結合現實生活的思考和論述。讀這些地方,常能使我們得到一些啟發。
千百年來,孔子就以這種面目在中國流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而他和他的《論語》,也以這種方式,生存於五花八門的解釋之中。究竟哪種解釋更接近事物的本質呢?或者說,哪種解釋更接近孔子的真實面目呢?人們已經很難回答這個問題。在這個意義上,任何一個“孔子”,其實都是現實的孔子,都是解釋者心目中的孔子……

作者簡介

新燕頓旺,原名吳文學,1976年出生於江西,現居廣州。某人:無門無派,亦古亦今。學無常師,行不由徑。其志:居方丈室,納乾坤門,說空有法,證涅盤心。

目錄

《論語》是生活中的一面鏡子
《論語》今注逐個捉
學而第一
學以致用
本立而道生
真抓實幹才有真才實學
態度決定一切
知人識禮
為政第二
以德治國
孝治天下
見與師齊,減師半德
德以人為本
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為人即為政
八佾第三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禮輕仁義重
形禮而非禮
知而不迷
盡善盡美,禮樂之道
里仁第四
仁發於心,入於智
仁者無敵
放下即休
漸修以禮
孝子難為
忠怒以為里仁之門
公治長第五
孔子先女婿
天生我才必有用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生前身後事,留待世人評
狂簡無可取裁
觀過,斯如仁矣
雍也第六
中庸之道
橫看成嶺側成峰
一切法得成於忍
君子儒與小人儒
厚積而薄發
變與不變
緋聞里的中庸思想
述而第七
孔子素描
素質教育,有教無類
人命關天
樂在其中
有所為,有所不為
聖心仁義萬古傳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
謙謙君子,落落光明
泰伯第八
禮讓為國,文明始興
曾子有禮
詩禮樂即是德相
心無旁騖,精進不輟
文服四海,德沛萬方
子罕第九
孔子的人生價值觀
進退取捨之據
道通天地人
聖心比日月
此心能有幾人知?
時不我待,努力正當時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鄉黨第十
言行舉止
衣食住行
為人處世
先進第十一
“野人”孔子
彈與贊
愛人
顏淵第十二
達仁三步曲
克己如訓“牛”
明禮難,復禮難上難
何以則天下歸仁?
禮用為仁
克為己為仁
復禮為仁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日第二十
《論語》綜觀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