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期,又叫潛伏期,是一般疾病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定階段,這一階段是從致病刺激物侵入機體或對機體發生作用起,到機體出現反應或開始呈現症狀時止。在傳染病通常稱這一階段為“潛伏期"。各傳染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
中文名稱 | 隱蔽期 |
英文名稱 | eclipse period |
定 義 | 病毒發育循環中無法檢測出感染性病毒粒子的一個時期。 |
套用學科 | 昆蟲學(一級學科),昆蟲病理學(二級學科)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隱蔽期
- 外文名:eclipse period
- 存在條件:疾病發展過程中的某一階段
- 別名:潛伏期
- 存在疾病:一般存在於相關傳染病中
- 時間:不同疾病長短不一
疾病的發展階段,潛伏期或隱蔽期,前驅期,顯明期,轉歸期,隱蔽期時間長短,各類肝病的隱蔽期,梅毒隱蔽期為什麼較長,
疾病的發展階段
一般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階段性,通常可分以下四個基本階段。
潛伏期或隱蔽期
隱蔽期是指從致病刺激物侵入機體或者對機體發生作用起,到機體出現反應或開始呈現該疾病對應的相關症狀時止。在傳染病通常稱這一階段為“潛伏期”,各種傳染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例如,豬瘟是5—8天,豬丹毒平均為3—5天,炭疽是1—5天,破傷風7—15天。但有些疾病,如強烈的機械創傷或電擊等,幾乎沒有潛伏期。在這一階段中,機體動員保護性裝置的作用和致病因素進行鬥爭,若保護性作用充分時,其後即不致表現出疾病的症狀,而且不發病。
前驅期
從疾病出現最初症狀到主要症狀出現前為止稱為前驅期或先兆期,在這一階段中,機體的機能活動和反應性均有所改變,一般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的症狀,此稱為前驅症狀,如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廢絕,心臟活動及呼吸機能發生改變、體溫升高,負役和生產能力降低等。
在前驅期中,很多疾病雖然不易看到特徵性或典型的症狀。但這一時期的長短和呈現出的機能變化的某些特點,對於進一步確定機能反應性和病原體的致病力是有幫助的。
顯明期
這是指緊接前驅期之後,疾病的主要症狀或典型症狀充分表現出來,由於疾病不同,所表現的特徵和持續的時間也有所不同。
在顯明期中,不但患病動物抵抗疾病的生理性措施或保護性適應有了進一步發展,同時由於致病因素所引起的疾病的損傷也表現得很明顯,因此,詳細研究這一階段中病體內機能與代謝的改變和病理形態的變化,對於合理治療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轉歸期
這一期是指疾病結束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有時疾病結束得很快,幾乎在數小時或24小時之內所有的症狀均告消失,此種情形稱為“驟退",有時疾病結束得很緩慢,其症狀的強度是逐漸減弱或消失,則稱為“漸退”。
在疾病經過中,有時可見疾病症狀的加重和各種機能活動障礙更加顯著的情況,此稱為疾病的“惡化”。若疾病症狀在一定時間內暫時減弱或消失,則稱為“減輕"。在同一疾病過程中有的並發與該病沒有直接關係的另一疾病,稱為“合併症”。例如,患流行性感冒時可以並發肺炎,肺炎就是流感的“合併症”。因為流行性感冒並不一定會引起肺炎的發生,同時肺炎和流行性感冒的原因也不盡相同。
隱蔽期時間長短
隱蔽期的長短與人體感染病原體的數量、毒力、病原體種類、毒素產生和播散所需要的時間、人體免疫力等諸多因素有關。病原體的數量多、毒力強、潛伏期就短。不同的傳染病的潛伏期也不相同。潛伏期都有最短、最長的時間範圍,這是傳染病預防檢疫的重要依據。
各類肝病的隱蔽期
從肝炎病毒入侵人體後,直到臨床最初症狀出現以前,這一段時間稱為潛伏期。潛伏期隨病原體的種類、數量、毒性、人體免疫狀態不同而長短不一。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潛伏期通常為15~45天;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潛伏期通常為6周至6個月,一般為3個月左右;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潛伏期為5~12周,最長可達30周,最短為2周左右;丁型病毒性肝炎的確切潛伏期尚不明確(在醫學研究中,有人曾將丁肝病毒陽性血液輸給B肝表面抗原攜帶者,14天后出現轉氨酶增高和類似B肝的臨床表現確定為丁肝潛伏期);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潛伏期一般為40天左右,最長為60天,最短10天就可發病,比乙型和C型肝炎的潛伏期稍短,但比A型肝炎的潛伏期要長。
梅毒隱蔽期為什麼較長
梅毒是螺旋體侵害入體細胞,潛伏期高達20年,此病菌可入血入腦,影響不能說不大;然而,現時人對梅毒沒以前那么恐懼,原因是此病有藥物可根治,才使大家有這樣的錯覺。雖然梅毒求醫者較少,但不代表此性病的存在率的高低,因此病潛伏期較長,傳染了此病也不可知,直至發展到生殖系統器官有損傷才求診時,可能已是梅毒一期的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