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而喜:我的人生哲學

隨緣而喜:我的人生哲學

《隨緣而喜:我的人生哲學》是季羨林先生作為學界泰斗的生活態度和作為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天地萌生萬物,對生命賦予驚人的力量,一花一樹,一隻貓,一個路人,一場雨……在季老的眼中都是因緣而生的,他皆以喜樂的態度來看待,隨緣而喜;回首百年滄桑,走過陽關大道,行過獨木小橋,面對生命中一切無常與得失,季老皆秉承“不喜亦不懼”的態度,隨遇而安,從容應對;關於為人處世的素質與哲學,季老坦言一個老知識分子心聲:出於對人類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人還是要有一點信仰,一點主旨,一點精神;年逾耄耋,面對老病死,他選擇“笑著走”…… 感悟生命,體悟人生,季老的文字,平實無華中透露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你的心境將因之更加純淨而美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隨緣而喜:我的人生哲學
  •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頁數:322頁
  • 開本:32
  • 品牌:國文傳媒
  • 作者:季羨林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12506643, 978751250664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天地萌生萬物,對生命賦予驚人的力量。隨緣而喜,隨遇而安,是最好的態度。
多少年以來,我的座右銘一直是:“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老老實實的,朴樸素素的四句陶詩,幾乎用不著任何解釋。
--季羨林

作者簡介

季羨林,生於1911年8月6日,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專修德文。1935年留學德國,獲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一生研習12種語言,是中國著名的語言學家、翻譯家、文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8歲。

圖書目錄

第一章隨緣而喜
從南極帶來的植物
清塘荷韻
槐花
表的喜劇
我的貓
喜鵲窩
神牛
神奇的絲瓜
一個抱小孩子的印度人
朗靜山先生

兩行寫在泥土地上的字
大覺寺
第二章隨遇而安
高中國文教員一年
滿洲車上
山雨欲來風滿樓
大轟炸
山中逸趣
夢縈紅樓
翻譯《羅摩衍那》
逛鬼城
鱷魚湖
人間自有真情在
溫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氣氛
我的座右銘
第三章一個信念,一個主旨,一點精神
中國知識分子的愛國傳統
巍巍上庠,百年星辰
論正義
在德國——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漫談撒謊
毀譽
世態炎涼
趨炎附勢
漫談出國
關於人的素質的幾點思考
成功
緣分與命運
牽就與適應
謙虛與虛偽
走運與倒霉
有為有不為
糊塗一點,瀟灑一點
反躬自省
第四章思維的樂趣
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我們應多學習外國語言
略說中國傳統文化及其特點
青年的使命
開卷有益
藏書與讀書
三思而行
一寸光陰不可輕
哲學的用處
第五章悠遊一百年
晨趣
時間
回憶
老年談老
新年抒懷
長壽之道
百年回眸
老年十忌
在病中
死的浮想
笑著走

後記

我生也晚,沒有能看到20世紀的開始。但是,時至今日,再有七年,21世紀就來臨了。從我目前的身體和精神兩個方面來看,我能看到兩個世紀的交接,是絲毫也沒有問題的。在這個意義上來講,我也可以說是與20世紀共始終了,因此我有資格寫“我與中國20世紀”。
對時勢的推移來說,每一個人的心都是一面鏡子。我的心當然也不會例外。我自認為是一個頗為敏感的人,我這一面心鏡,雖不敢說是纖毫必顯,然確實並不遲鈍。我相信,我的鏡子照出了20世紀長達九十年的真實情況,是完全可以依賴的。
……
我揣著這一面鏡子,一揣揣了八十多年。我現在怎樣來評價鏡子裡照出來的20世紀呢?我現在怎樣來評價鏡子裡照出來的我的一生呢?嗚呼,概難言矣!概難言矣! “卻道天涼好個秋”。我效法這一句詞,說上一句:天涼好個冬!
只有一點我是有信心的:21世紀將是中國文化(東方文化的核心)復興的世紀。現在世界上出現了許多影響人類生存前途的弊端,比如人口爆炸、大自然被污染、生態平衡被破壞、臭氧層被破壞、糧食生產有限、淡水資源匱乏,等等,這隻有中國文化能克服,這就是我的最後信念。
1993年2月17日

序言

序言:我的小傳
季羨林,生於1911年8月,原籍是山東省清平縣(現改歸臨清市),家庭是農民。父親和叔父幼喪父母,家裡貧無立錐之地,被迫逃到濟南謀生。經過艱苦奮鬥,叔父終於在濟南立住了腳。我於七歲離開父母往濟南依靠叔父,在那裡上國小、國中和高中。1930年高中畢業,考入北京國立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後改外國語文系)。1934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回濟南任母校山東省立濟南高中國文教員一年。1935年被錄取為清華大學與德國的交換研究生。是年秋赴德,入哥廷根(Goettingen)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兼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解放後任原職。1956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與北京大學合辦的南亞研究所所長。1984年,研究所分設,改任北京大學南亞東南亞研究所所長。
從中學時代起,我就開始學習著寫一些東西,也曾翻譯過一些歐美文學作品。上大學後,念的是西方文學,以英文為主,輔之以德文和法文。當時清華大學雖然規定了一些必修課,但是學生還可以自由選幾門外系的課。我選了幾門外系的課,其中之一是陳寅恪先生的“佛經翻譯文學”。這門課以《六祖壇經》為課本。我從來不信任何宗教,但是對於佛教卻有濃厚的興趣。因為我知道,中國同印度有千絲萬縷的文化關係。要想把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學史搞清楚,不研究印度的東西是困難的。陳先生的課開擴了我的眼界,增強了我研究印度的興趣,我學習梵文的願望也更加迫切了。
1935年我到了德國。德國對梵文的研究是頗有一點名氣的,歷史長,名人多,著作豐富,因此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外國許多梵文學者是德國培養出來的,連印度也不例外。我到了德國,入哥廷根大學,從瓦爾德施米特(Waldschmidt)教授學習梵文和巴利文。他給我出的博士論文題目是關於印度古代俗語語法變化的,從此就打下了我研究佛教混合梵文的基礎。苦幹了五年,論文通過,口試及格。以後,瓦爾德施米特教授應召參軍,他的前任西克(Sieg)教授年屆八旬,早已退休,這時又出來擔任教學工作。這位老人待人親切和藹,對於我這個異域的青年更是寄託著極大的希望。他再三敦促我跟他學習吐火羅文和吠陀。我今天在這方面的知識,都是他教導的結果。我畢生難忘我的德國老師們。在德國十年,我主要致力於語言的研究,對於印度古典文學很少涉獵。
但是回國以後,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我喜歡的那一套印度古代語言,由於缺少起碼的書刊資料,不管我多么不願意,也只能束之高閣,研究工作無法進行。在科學研究方面,我是一個閒不住的人。現在幹些什麼呢?我徘徊,我遲疑,結果我就成了一個“雜家”。有什麼飯,就吃什麼飯;有多大碗,就吃多少飯。這就是我當時的指導思想。於是,我研究印度史,研究中印文化關係史,研究印度佛教史,翻譯和研究梵文文學作品也成了我的主要工作。
……
有人可能認為,搞一些枯燥的語法現象同艱深的宗教理論,會同文學翻譯與創作有矛盾。也許是因為我在兩方面都搞得不夠深,我倒沒有感到有什麼矛盾,反而覺得有利於腦筋的休息。換一個工作,腦筋就好像刀子重新磨了一樣,頓時鋒利好用。五六十年以來,我就是這樣搞下來的。我不但翻譯文學作品,自己也從事創作。少年時代大概也寫過詩。從高中起就專寫散文,迄今未斷。已經出版了四個散文集:《天竺心影》,1980年,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朗潤集》,1981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季羨林選集》,1980年,香港文學研究社出版;《季羨林散文集》,1986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第五個集子《萬泉集》也已出版。個人回憶錄《留德十年》也在排印之中。
從上面敘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我這一生是翻譯與創作並舉,語言、歷史與文藝理論抓,對比較文學、民間文學等等也有濃厚的興趣,是一個典型的地地道道的“雜家”。我原以為,我成為“雜家”是被環境逼出來的。現在看起來,似乎並非如此,我真好像是有一些“雜家細胞”。現在環境早已改變了,而我仍然是東抓西抓,還樂此不疲,這事實我能否認掉嗎?我早已年逾古稀,至今仍無改變的跡象和意願,我恐怕將以“雜家”終了。
1988年4月15日寫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