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感錄二十五

《隨感錄二十五》是近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篇雜文。文章創作於1918年8月29日,最初發表於1918年9月15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三號,後收入《熱風》。文中,魯迅針對當時中國家庭特別是為人之父者“只要生”,“不負教”的現象生髮感慨,將此現象與人口素質和社會狀況聯繫起來,其深意在於把親職教育視為社會教育的重要一環,要通過對此的改善來發揮提高國民素質、改造社會的效用。倡言不僅要做“孩子之父”,而且應做“‘人’之父”,意境深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隨感錄二十五
  • 作者:魯迅
  • 創作年代:1918年8月29日
  • 作品出處:《新青年》
  • 文學體裁:雜文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創作背景,作品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隨感錄二十五
我一直從前曾見嚴又陵在一本什麼書上發過議論,書名和原文都忘記了。大意是:“在北京道上,看見許多孩子,輾轉於車輪馬足之間,很怕把他們碰死了,又想起他們將來怎樣得了,很是害怕。”其實別的地方,也都如此,不過車馬多少不同罷了。現在到了北京,這情形還未改變,我也時時發起這樣的憂慮;一面又佩服嚴又陵究竟是“做”過赫胥黎《天演論》的,的確與眾不同:是一個十九世紀末年中國感覺銳敏的人。
窮人的孩子蓬頭垢面的在街上轉,闊人的孩子妖形妖勢嬌聲嬌氣的在家裡轉。轉得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會上轉,同他們的父親一樣,或者還不如。
所以看十來歲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後中國的情形;看二十多歲的青年,——他們大抵有了孩子,尊為爹爹了,——便可以推測他兒子孫子,曉得五十年後七十年後中國的情形。
中國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負教他的責任。雖然“人口眾多”這一句話,很可以閉了眼睛自負,然而這許多人口,便只在塵土中輾轉,小的時候,不把他當人,大了以後,也做不了人。
中國娶妻早是福氣,兒子多也是福氣。所有小孩,只是他父母福氣的材料,並非將來的“人”的萌芽,所以隨便輾轉,沒人管他,因為無論如何,數目和材料的資格,總還存在。即使偶爾送進學堂,然而社會和家庭的習慣,尊長和伴侶的脾氣,卻多與教育反背,仍然使他與新時代不合。大了以後,幸而生存,也不過“仍舊貫如之何”,照例是製造孩子的傢伙,不是“人”的父親,他生了孩子,便仍然不是“人”的萌芽。
最看不起女人的奧國人華寧該爾(Otto Weininger)曾把女人分成兩大類:一是“母婦”,一是“娼婦”。照這分法,男人便也可以分作“父男”和“嫖男”兩類了。但這父男一類,卻又可以分成兩種:其一是孩子之父,其一是“人”之父。第一種只會生,不會教,還帶點嫖男的氣息。第二種是生了孩子,還要想怎樣教育,才能使這生下來的孩子,將來成一個完全的人。
前清末年,某省初開師範學堂的時候,有一位老先生聽了,很為詫異,便發憤說:“師何以還須受教,如此看來,還該有父范學堂了!”這位老先生,便以為父的資格,只要能生。能生這件事,自然便會,何須受教呢。卻不知中國現在,正須父范學堂;這位先生便須編入初等第一年級。
因為我們中國所多的是孩子之父;所以以後是只要“人”之父!

作品注釋

①嚴又陵:即嚴復(1854年—1921年),字又陵,又字幾道,福建閩侯(今屬福州)人,清末啟蒙思想家、翻譯家。1877年(清光緒三年)被派往英國學習海軍,1879年回國後曾任北洋水師學堂總教習等職。甲午(1894年)中日戰爭中國失敗後,他主張變法維新,致力於西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思想的介紹,先後翻譯了英國赫胥黎(Thomas Henry)的《天演論》、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原富》、法國孟德斯鳩(C. L. Montesquieu)的《法意》等書,對當時中國思想界影響很大。但他在戊成政變以後,政治上日趨保守,1915年參加“籌安會”,擁護袁世凱稱帝。魯迅這裡提到的一段話,見於嚴詳孟德斯鳩《法意》第十八卷第二十五章的譯者按語中,原文是:“吾每行都會街巷中,見數十百小兒,蹣跚蹀躞於車輪馬足間,輒為芒背,非慮其傾跌也,念三十年後,國民為如何眾耳。嗚呼,支那真不易為之國也!”
②“做”過赫胥黎《天演論》:嚴復翻譯《天演論》不是完全忠實地依照原文的意思。當時嚴復自己也把他的工作叫做“達恉”,而不稱為翻譯。他在該書的《譯例言》中說:“詞句之間,時有所傎到附益,不斤斤於字比句次,而意義則不倍本文。題曰達恉,不雲筆譯。”《天演論》,嚴復於1895年翻譯的赫胥黎《進化論與倫理學及其他論文》前兩篇的題名,1898年由湖北沔陽盧氏木刻印行。
③仍舊貫如之何:語出《論語·先進》:“魯人為長府,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
④華寧該爾:奧地利人華寧該爾(1880年—1903年),仇視女性主義者。他在1903年出版的《性與性格》一書中,力圖證明婦女的地位應該低於男子。

創作背景

《新青年》從1918年4月第4卷第4號起,由作者們發表關於社會和文化問題的短評,總題為《隨感錄》。起初各篇都只標明次第數目,沒有單獨的篇名;從第56篇起,才在總題之下寫出各篇的題目。魯迅從《隨感錄二十五》開始,到《隨感錄六十六·生命的路》,一共在《新青年》上發表此類文章27篇,1925年全部收入雜文集《熱風》。五四運動前夕,中國封建社會長期淤積起來的思想毒素依然支配著社會心理,造成種種社會弊端,遏抑著現代文明的興起。清除這些思想毒素,抨擊社會弊端,成為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任務之一。這則隨感錄就是針對當時的子女教育問題而發的,最初發表於1918年9月15日《新青年》第5卷第3號,署名唐俟。

作品賞析

在文章開頭,魯迅在轉述嚴復的語意之時,轉出一個“轉”字。從轉來轉去的中國人身上,魯迅轉出來的是關於人的根本命題——首先要是人,要做真正的人,完全的人。恰恰在這個最根本的問題上,中國出了大問題。傳統的封建社會制度、封建教育體系、封建文化思想、禮教道德、家庭關係等等,總之,一切封建關係,都在壓迫人,扼殺人,不把人當人,不讓人做人。帝王不把臣子當人,將相不把平民當人,丈夫不把妻子當人,男人不把女人當人,連血緣關係最為密切的父子之間,父親也不把兒子當人。19世紀末20世紀初,受到西方先進文化思想影響的覺醒了的中國知識分子,被魯迅稱為感覺敏銳的人們,首先為中國人的生存狀態感到悲涼,魯迅更是痛心疾首,並尖銳地指出:“中國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管教他的責任。”家庭如此,社會亦然。由此逆料“五十年後七十年後中國的情形”,仍然與新時代潮流不合。他亟盼改變這種現狀,為了中國發展前途而大聲疾呼所有國民應成為“‘人’之父”,使孩子“將來成為一個完全的人”。
一方面,社會革命,首先是人的革命;社會改造,首先是人的改造;社會解放,首先是人的解放。以人為本位,揭示人的價值,喚醒人的意識。改變人的地位,變束縛人、扼殺人為解放人、發展人,是魯迅反省傳統文化的價值依據,是他進行社會批判文化批判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目的。早在日本留學期間,他就鮮明地舉起“根柢在人”,“首在立人”的思想旗幟,在寫這篇文章四個月前發表 的《狂人日記》中發出“救救孩子”的“吶喊”,是對人的尊嚴人的價值的最強烈的呼喚,這篇文章與“救救孩子”相呼應,強調“救救孩子”,從當下開始,從父親做起,“從我們起,解放了後來的人”。
另一方面,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的縮影。有什麼樣的社會,就有什麼樣的家庭;更重要的是,有什麼樣的家庭,便有什麼樣的社會。進行人的啟蒙教育,改變千百年來形成的習以為然的封建的家庭觀念,改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封建關係,改變與現代教育與世界潮流不合的傳統習慣教育,重新發現人、認識人、立人,首先要啟蒙不懂得“父范學堂”意義的父親們,變只會生不會教的孩子之父為既會生又懂得教育的“人”之父,從而使只是父母福氣的材料的中國小孩變為將來的“人”的萌芽,進而培養教育發展成一個完全的人,即能清醒地認識到自我的尊嚴,自我的價值,懂得並能夠主宰自我,實現自我的人。
文章雖短,引證卻很豐富。從嚴復的敏感觀察引出作者的無窮憂慮,從孩子的教育問題推測中國的前途命運,從“孩子之父”的流弊論證“‘人’之父”的必要,環環相扣,次序井然。

名家點評

中國魯迅研究會會長楊義:本篇是從民族和人類發展的角度,反省中國的“為父之道”,揭示“我們中國所多的是孩子之父;所以以後是只要‘人’之父”,因而它痛心疾首地呼籲為人父者要樹立“人的意識”,當好“人”之父。這種精神與一九〇七年作的《文化偏至論》中提倡的“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一九一八年此前《狂人日記》中“救救孩子”的呼聲,以及此後的長文《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在精神上是一脈相承的,把歷史進化觀念和人的意識結合在對父子關係的反省之中,提出“所有小孩應是將來的‘人’的萌芽”的命題。(《魯迅作品精華》)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家平:方玄綽這“差不多”三字冷酷地揭示了某種命運代代相襲、歷史在命運的重複輪迴中循環不已的悲劇性事實。魯迅在《隨感錄·二十五》中道出了他從“代”的重複中窺見“歷史”的循環這一人生經驗:“所以看十來歲的孩子,便可以逆料二十年後中國的情形;看二十多歲的青年,——他們大抵有了孩子,尊為爹爹了,一一便可以推測他兒子孫子,曉得五十年後七十年後中國的情形。”這又是魯迅一個誅心之論。(《魯迅精神世界凝視》)
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吳三冬:中國父權社會的傳統觀念是,早娶妻,早生子;多得兒,多得福。魯迅據以尖銳指出,小孩只是父母們福氣的材料,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小時不把他當人,大了自然也做不了人。幸而存活,仍是製造孩子的傢伙,不是“人”的父親;生下孩子,也仍然不是“人”的萌芽。魯迅且由此逆料二十年後以至五十年後七十年後的中國,讓人讀後不寒而慄。……文末議及開辦父范學堂事,似屬笑談,實極嚴肅。因為中國所多的是“自然便會”的“孩子之父”,他們不明何謂“人”之父,而中國所缺的恰是“人”之父。(《魯迅名作鑑賞辭典》)

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後改名為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學論著《中國小說史略》,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熱風》《華蓋集》等18部。毛澤東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無產階級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也被稱為“民族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