際頭村(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轄村)

際頭村系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少數民族老區村,1983年認定為民族村,村委會駐地與鎮駐地西北2.5公里,與八都銅鏡村相毗鄰,轄際頭、青崗、竹平崗、慈福、三斗壠、到木洋、龍要、岩頭螺8個自然村,8個村民小組,169戶746人,純畲族。耕地面積1008畝,林地面積8818畝,茶園面積520畝,以農為主·

際頭村,因村下有一小瀑布故名為際頭,村中有一棵榕樹至今有480多年歷史被省級評為古榕,際頭村居住著藍、雷兩姓,雷氏五百年前從福州羅源遷入七都際頭,現有雷氏祠堂一座,該村是少數民族村,民族內涵豐富,民風淳樸,保留著相當完整的民族風俗習慣,畲族傳統文化,至今保存著祖圖、祖杖、龍傘、香亭、花轎等系列民間古物,有特色的民族風情,民族著裝、婚嫁、織布、織腰帶等。每年“三月三”都有舉辦盤歌會及採茶歌會等民族風情文化活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際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福建
  • 下轄地區:三斗壠、到木洋、龍要
  • 地理位置: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西北2.5公里
  • 面積:耕地面積1008畝,林地面積8818畝,茶園面積520畝
  • 人口:746人(2012年)
  • 民族:純畲族
  • 古物:祖圖、祖杖、龍傘、香亭、花轎
基礎設施,經濟發展,文教衛生,自然資源,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周邊景點,兔耳嶺風景區,白溪草場,白水洋,

基礎設施

4.6公里村級公路通往八都銅鏡,已完成公路硬化;主村通水、通電、通電話,安裝有電視差轉台;基本實現“五通”。村內道路未修整,自然村“五通”尚不完善。

經濟發展

該村以農為主,種植稻、薯。近年來,大面積開發茶園,現茶園面積已達戶均3.07畝。山林覆蓋面積廣,有松、杉、竹等林木。2006年農民人均收入3267元。

文教衛生

該村有初小校1所,學生12名;村級醫療站1所,衛生技術人員1名。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15.9畝(其中:田254.00畝,地561.9畝),人均耕地3.8畝,主享背勸辨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3091.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66.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6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0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草地0.00畝;荒山荒地0.00畝,其他面積3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2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0.92萬元,占總收入的 47.2%;畜牧業收入8.17萬元,占總收入的18.4 %(其中,年危碑己內出欄肉豬59頭,肉牛9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0.00萬元,占總收入的 0%;林業收入1.57萬元,占總收入的3.5 %;第二、三產業收入0.85萬元,占總收入的2 %;工資性收入3.9萬元,占總收入的8.8 %。
農民人均純收入1579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4人(占勞動力的32.7%),在省內務工17人,到省外務工17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2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6.4%。該村正在發展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3戶,共鄉村人口215人,其中男性113人,女性102人。其中農業人口215人,勞動力104人。該村以佤族為主,其中佤族215人,拉祜 族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擔主擊0人,占人口總數的%(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0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74.4%;享受低保142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9公里。
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無)0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否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0戶,占農戶總數的37.8%。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糯掌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勐角中學。
該村距離國小校0.40公里,距離中學9.00公里。
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 人,其中小學生29人,中學生1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33.9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
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議籌勞710個(勞均7個)。
年末集體總收入1.58萬元,有固定資產1.7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櫻櫻疊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0人,黨員中男黨員10 人,女黨員0人。該村黨小組 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黨小組; 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村委會),團員0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雨季天無法正常通車,資金短缺,物力有限等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棵燥放路和重點是:調整當前產業結構,逐步發展經濟型產業,如:核桃、茶葉、甘蔗。(如發展核桃特色產業,種植面積3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30頭、牛15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9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579元增加到1590元。
(與三明市尤溪縣際頭村同名)

周邊景點

兔耳嶺風景區

兔耳嶺位於堂義村後山,與第一旗山山脈相連,刪射山勢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險,高而不危。
矮小的蘆葦,和棵兵歸春夏皮綠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獨特的風景,五月開滿杜鵑花,日出登山,抬頭觀看天空,有祥雲出瑞,喜從天降,是神話般的美景 ;旅遊登高最佳去處。
際頭村

白溪草場

古田白溪天然草場位於距離杉洋鎮10公里外的白溪村畔,海拔1000米,總面積2.4萬多畝。這裡重巒疊嶂、風光旖妮,芳草連天 景色秀麗。登上山崗舉目望去,群山起伏,雲霧繚繞,田野、溪流、山岩、人工湖,匯成了一幅幅南國風光的秀麗佳景。在草場上抬頭遠眺,萬畝草場壯觀景色,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有“南國草原”之美譽,

白水洋

是鴛鴦溪五大景區中最具特色的天然景觀,平坦的岩石河床一石而就,淨無沙礫,登高俯瞰,其形狀猶如一丘剛剛耙平的巨大農田,平展展地鋪呈在崇山峻岭之中。三大淺水廣場中,面積最大的中洋達4萬平方米,最寬處182米,河床布水均勻,水深沒踝。陽光下,洋面波光粼粼,一片白熾,故稱之為白水洋。經國家建設部組織專家證實,白水洋世界已發現的稀有淺水廣場,享有“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的盛譽。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1公里,距離鎮衛生院9公里。
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無)0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否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0戶,占農戶總數的37.8%。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糯掌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勐角中學。
該村距離國小校0.40公里,距離中學9.00公里。
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 人,其中小學生29人,中學生1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833.9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畝。
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00元(人均0.00元),一事一議籌勞710個(勞均7個)。
年末集體總收入1.58萬元,有固定資產1.7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0人,黨員中男黨員10 人,女黨員0人。該村黨小組 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黨小組; 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村委會),團員0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不便,雨季天無法正常通車,資金短缺,物力有限等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調整當前產業結構,逐步發展經濟型產業,如:核桃、茶葉、甘蔗。(如發展核桃特色產業,種植面積3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30頭、牛15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9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1579元增加到1590元。
(與三明市尤溪縣際頭村同名)

周邊景點

兔耳嶺風景區

兔耳嶺位於堂義村後山,與第一旗山山脈相連,山勢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險,高而不危。
矮小的蘆葦,春夏皮綠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獨特的風景,五月開滿杜鵑花,日出登山,抬頭觀看天空,有祥雲出瑞,喜從天降,是神話般的美景 ;旅遊登高最佳去處。
際頭村(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七都鎮轄村)

白溪草場

古田白溪天然草場位於距離杉洋鎮10公里外的白溪村畔,海拔1000米,總面積2.4萬多畝。這裡重巒疊嶂、風光旖妮,芳草連天 景色秀麗。登上山崗舉目望去,群山起伏,雲霧繚繞,田野、溪流、山岩、人工湖,匯成了一幅幅南國風光的秀麗佳景。在草場上抬頭遠眺,萬畝草場壯觀景色,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有“南國草原”之美譽,

白水洋

是鴛鴦溪五大景區中最具特色的天然景觀,平坦的岩石河床一石而就,淨無沙礫,登高俯瞰,其形狀猶如一丘剛剛耙平的巨大農田,平展展地鋪呈在崇山峻岭之中。三大淺水廣場中,面積最大的中洋達4萬平方米,最寬處182米,河床布水均勻,水深沒踝。陽光下,洋面波光粼粼,一片白熾,故稱之為白水洋。經國家建設部組織專家證實,白水洋世界已發現的稀有淺水廣場,享有“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的盛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