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40~130厘米,全體光滑無毛。
主根圓柱形或近紡錘形。莖直立,圓柱形,有縱紋和淺溝紋,上部分枝。
葉有柄,柄長7~30厘米,基部具寬鞘,葉片長圓狀卵形至廣三角形,3出式2回羽狀分裂;裂片具柄,柄長2~7厘米;小裂片橢圓形至長披針形,長3.5~6.5厘米,寬0.4~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漸狹。
復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傘梗5~12;總苞片8,披針形;小總苞少數,線形,反折;萼齒明顯,卵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具內折小舌片;雄蕊5,花絲彎曲,花葯橢圓形,縱裂,2室;花柱2,基部矮圓錐形,子房下位,2室。
雙懸果橢圓形至廣卵圓形,長3~4毫米,背部扁平,背棱和中棱呈細線狀,側棱具廣闊的翅。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灌木林下、林緣、草叢中。
分布範圍
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主要價值
以根入藥。全年可采,以秋季采質量為佳,洗淨鮮用或曬乾、風乾切片。
【性味歸經】辛、苦,微溫。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活血散瘀,利濕解毒。用於胃痛,腹痛,心絞痛,頭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疝痛,支氣管炎,肝硬化腹水,閉經,阿米巴痢疾,腮腺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0.3~1兩,水煎服,或研粉服0.5~1錢。
【方選】
1、感冒:隔山香15g,紫蘇葉6g,生薑3片,水煎服。
2、
急性乳腺炎:隔山香根、肖梵天花根各30g,水煎服。
4、
毛囊炎:隔山香全草60g,
木槿葉、木芙蓉葉各30g,水煎洗患處。
5、
項癰:隔山香根120g,雞蛋2個,水煎,食蛋飲湯。
6、毒蛇咬傷:隔山香根、一枝黃花各30g,水煎服,渣搗爛敷。
採收和儲藏:秋後挖根,去其莖葉,洗淨,鮮用或曬乾;夏、秋季採集全草,去泥雜,鮮用或曬乾。
藥理作用
1、鎮咳、祛痰及抗炎作用 隔山香蒸餾液對氨水所致
豚鼠咳嗽有明顯的鎮咳作用,可促進小鼠支氣管排出酚紅,表明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對大鼠足腫脹炎症的抑制率,與0.25%地塞米松相近。
2、對平滑肌的作用 從隔山香根乙醚提取物中分得的結晶異蒔蘿腦(Ⅰ)用吐溫-80配製成混懸液,發現對離體兔腸、豚鼠氣管、兔主動脈條均有一定解痙作用,同時也能抑制在位小腸蠕動[2]。
3、抗菌作用 體外抑菌試驗,隔山香蒸餾液對甲、乙型鏈球菌、流感村菌及肺炎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功用主治
【功能主治】用於胃痛,腹痛,心絞痛,頭痛,風濕骨痛,跌打損傷,疝痛,支氣管炎,
肝硬化腹水,閉經,阿米巴痢疾,腮腺炎,毒蛇咬傷。疏風清熱,活血散瘀,行氣止痛。
①《廣西藥植名錄》 :“全株:滋補強壯,法風行氣。治肺癆,肚痛,心氣痛,瘧疾,痢疾,跌打,閉經。”
②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根,活血散瘀,行氣止痛,止咳除痰。治心絞痛,胃痛,慢性咳嗽,毒蛇咬傷。”
③《江西草藥》 :“根:清熱解毒,止咳止血。治白帶。”
④《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根:發汗退熱。”
⑤《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根:驅風消腫,活血散瘀,化氣止痛。主治胃痛,咯血,風濕性關節痛,寒性膿瘍,慢性骨髓炎,腹痛。”
選方
① 治
感冒 :岩風根五錢,
紫蘇葉二錢,
生薑三片。水煎服。或用岩風花莖三至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 治咳嗽多痰 :岩風根五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 治風熱咳嗽 :隔山香根五錢。水煎服。(《江西草藥》)
④ 治咳血 :隔山香根三錢,接骨金粟蘭根二錢,
雪見草三錢,
六月雪二錢。水煎服,
紅糖、
米酒為引。(《江西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