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業長白山謠

《隋大業長白山謠》是隋朝民歌,被認為即是王薄所作《無向遼東浪死歌》。這是一首歌頌農民起義領袖王薄的歌謠,熱情地讚美了王薄一往無前、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和他那種與反動統治階級血戰到底的革命精神。這首歌謠以通俗的語言、高昂的格調、熱烈的感情、鋪敘的手法,頗為成功地塑造了中國古代革命農民的英雄群相。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隋大業長白山謠
  • 作者:王薄(存疑)
  • 創作年代:隋朝
  • 出處:《類說》卷六引《河洛記》
  • 作品體裁:歌謠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品爭議,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隋大業長白山謠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
長矟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盪。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大業:隋煬帝楊廣年號(公元605—616年)。長白山:在今山東省鄒平縣南。
②知世郎:王薄起義後的稱號,意即了解時勢,懂得歷史趨向的人。這裡泛指王薄領導下的農民起義軍。
③純著:一律穿著。羅、錦:都是絲織品。背襠:背心。這句描寫王薄起義軍身穿紅衣,威武整齊。
④矟(shuò):同“槊”,長矛。侵天半:伸到半空。
⑤輪(lūn):同“掄”,旋轉飛舞。
⑥官軍:指隋王朝的反動軍隊。
⑦盪:衝擊。
⑧傷:這裡指悲傷。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長白山腳下有一位知世郎,他穿著純一色的紅羅袍,外罩著鮮艷華麗的馬甲。
他手持沖天的丈八長矛,腰掛寒光閃閃的寶刀。
他以獐鹿、牛羊為食,保持著勇猛豪放的生活習性。
一旦聽到官軍來圍剿的訊息,他便提刀上馬,帶領隊伍奮勇殺敵。
是啊,與其遠征遼東去戰死,還不如跟隨這位領袖起義反抗,即使犧牲了,又有什麼可傷心的呢?

創作背景

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國內階級矛盾更加尖銳。他對外不斷發動戰爭,對內橫徵暴斂,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楊廣上台以後不久,就徵集全國人力物力,準備發動對高句麗的侵略戰爭。人民堅決反對這種戰爭,並連續舉行了多次的武裝起義。公元611年,王薄率領農民在長白山區首先舉起造反的旗幟,揭開了隋末農民革命戰爭的序幕。這首歌謠就是歌頌起義軍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民謠中塑造了一個年輕勇武的農民起義領袖形象。前四句以白描的手法寫其外貌:長白山腳下有一位英俊的青年,他身穿純一色的紅羅袍,外罩鮮艷華麗的馬甲,手持著沖天的丈八長矛,腰掛著閃閃發光的彎刀……從衣著到攜帶的武器,一幅生動的肖像畫呈現在讀者的眼前。作者注意運用表現色彩的詞語,如“紅”“錦”“耀日光”等,使人物形象鮮明,富有立體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重點寫他攜帶的武器,則突出了他的性格和身份,為下文作了鋪墊。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這兩句從主人公的生活習性來寫,突出主人公的英勇、剽悍和粗獷,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至此,一個勇猛英武的農民起義領袖在讀者眼前樹立起來了。“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盪。”轉入戰場鬥爭場面的描寫。作為起義軍領袖,他對朝中的貪官污吏和保護這些貪官污吏的官兵是懷著刻骨仇恨的,當他聽到官軍來圍剿起義軍的訊息時,立即英姿勃勃地提刀上陣,帶領起義軍奮勇殺敵。起義軍英勇無畏,所向無敵的氣概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的表現。“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煬帝曾想遠征遼東,大批徵發百姓充當士卒。這兩句的意思是:與其遠征遼東,參加不義的戰爭,白白地死在外面,還不如拿起武器來反抗,斬殺那些欺壓百姓的貪官污吏,即使犧牲了,又有什麼可惜的呢?這裡,表現了當時廣大民眾的共同心聲;與其受壓迫而死,倒不如起義反抗而死!表現了當時人民對殘暴統治的無比憎恨,和視死如歸的反抗精神。
這首歌謠以通俗的語言,高昂的格調,熱烈的感情,鋪敘的手法,頗為成功地塑造了中國古代革命農民的英雄群相。它氣勢雄渾、豪放,形式質樸、生動。遣詞造句,也準確、精煉。特別是所用的動詞,大都寫得有聲有色。如“侵”字,表現出起義軍高昂的士氣夭矯天際,“耀”字,襯托出起義軍光輝的業績昭同日月。一個“盪”字,更生動有力地描繪出起義軍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氣概。“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真實地描寫了起義軍的一個生活側面。“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更喊出了起義軍寧死不屈的心聲。
隋代的民謠,流傳下來的並不多。現存的一些篇章,主要是反映當時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富於現實性和鬥爭性。這首《隋大業長白山謠》就是其中的代表。詩中通過對起義軍領袖的塑造、歌頌,表現了人民對黑暗統治的不滿,和對起義軍的無比愛戴。

名家點評

河南大學歷史系主任、河南大學出版社總編輯、教授朱紹侯:“盪”字作“突”字解,形容農民軍勇猛衝擊的英雄形象。末句其用意與陳勝所說的“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正相同。(《無向遼東浪死歌注——隋大業長白山民謠》)

作品爭議

資治通鑑·隋紀》記載“鄒平民王薄作《無向遼東浪死歌》,以相感勸,避征役者多往歸之。”北京大學中文系所編《中國歷代農民問題文學資料》認為,《隋大業長白山謠》即是王薄所作《無向遼東浪死歌》;但亦有學者(陳光崇)認為兩者之間並不能等同。

作者簡介

王薄(存疑)(?—622),隋末農民起義領袖。齊郡鄒平(今山東鄒平)人。大業七年(611年),以長白山為根據地起義。自稱知世郎,作《無向遼東浪死歌》以號召,有部眾數萬。屢敗隋軍,重創隋朝統治。619年,降唐,任齊州總管。後為仇家所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