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刻烙著隋煬帝的歷史。隋煬帝是歷史上臭名遠播的昏君、暴君,他用盡一切兵力去疏浚河流,並以“猛虎”自居,剛愎自用,狂妄橫逆。詩人張祜的斥責之情毫不掩飾。站在隋堤上,昔日隋煬帝窮奢極欲、荒淫無度如在目前。“錦帆東去不歸日”又與陸楫《古今說海》卷一二二《煬帝開河記》所描述的“舳艫相繼,接連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聯綿不絕,錦帆過處,香聞百里”情形相印照,淫逸之行以致國破家亡引起詩人痛斥抨擊。“本欲山河傳百二,誰知鐘鼎已三千”又以嘲諷的口吻慨嘆霸業成空,朝代不斷更替,對事業的敗亡表露一種無可奈何的追悼。然而詩人不只是追悼,更多的是面對現實,“以史為鏡”照出當朝帝王已經踏上古朝的覆轍,為當朝一步步走向滅亡的深淵而憂心不已。在中晚唐的帝王中,除去文宗李昂還有一些去奢從儉的圖治之意,其餘的帝王大多如南朝的風流天子一樣,生活腐化,荒淫無度,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聲色犬馬等現實享樂之中。所以張祜面對如此讓人心憂的現實,不堪回首煬帝南遊江都,日夜縱酒荒淫,最後被縊死江都宮中這一悲慘歷史。無奈此時詩人不過是一介草民,人賤言微,無力回天,根本不可能力挽狂瀾拯救衰世,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只能化為聲聲無奈的嘆息、深深的哀慮,只能“空悲綠樹煙”。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隋堤懷古
隋季窮兵復浚川,自為猛虎可周旋。
錦帆東去不歸日,汴水西來無盡年。
本欲山河傳百二,誰知鐘鼎已三千。
那堪重問江都事,回望空悲綠樹煙。
作品鑑賞
詩人張祜立足現實寄寓興亡感的同時,也流露出對國家、對百姓的深深同情和關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憂國憂民的情懷。何焯曾評論李商隱《隋宮》其二“春風舉國裁宮錦,半作障泥半作帆”說“借錦帆事點化,得水陸繹騷,民不堪命之狀,如在目前。”此一評論用於評論張祜《隋堤懷古》同樣準確,切中肯綮。詩人對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懷深藏而愈顯。由此看來,張祜不僅僅對歷史的興亡特別關注,也不僅僅只有對現實的擔憂,更有對民生的深切關懷和同情。他面對遺址陳跡不只是慨嘆惋惜,也不只是追悼責備,更多的是面對現實,“以史為鏡”照出當朝的一些社會政治狀況,並為當朝一步步走向衰落滅亡的深淵而憂心忡忡,表現出高度的歷史責任感、使命感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批判精神。
作者簡介
張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