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的建立,結束了三百多年的南北分裂和局面,重對使中國歸為統一。政治的統一,經濟的發民展促進了繪畫藝術的發展。中國傳統山水畫在對大千世界恣意縱情的描摹中表達了對於自我的無限升華和對於自然的鼎禮膜拜。“浮雲高士意,枯木道人心。”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充滿了人類自我心靈的寫真和思想的回聲。“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中國傳統山水畫追求和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至高境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隋唐山水畫
- 所屬年代:隋唐
- 手法:潑墨
- 目的:描繪景物、抒發感情、表達思想
隋代的山水畫比南北朝時期作為背景的山水“群峰之勢、若全飾犀節,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樹石,映帶其地列植之狀,則若伸臂布指”的面貌有很大改變,各種不同景象的形態及其相互間的關係,在畫面里都得到了較好的處理。人這裡表映出當時觀察與認識自然景象的能力和表現技巧都比之前有了極大的提高。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的文化藝術得到了空前而蓬勃的發展。雖然早期山水畫還殘留著從人物故事分離出來的痕跡,在表現技巧上也多繼承前人青綠工細的體制,但著眼點已明顯的集中在道釋和歷史故事,而且著意於表現山水的秀麗和春日的明媚,表現山川景致及寄寓的情思,表達了當時士大夫追求山水意趣。
盛唐時期與青綠山水同時存在的畫有另一種風格,即以吳道子“怪石崩灘”畫風為代表的疏放風格。晚唐時期還出現了潑墨山水。潑墨山水以樹石近景為表現主體,畫家寄愛情、情操、思緒於所描繪的山川、人物等,從而給人們以精神感染,使繪畫成為描繪景物、抒發感情、表達思想、陶冶性情和重要手段,標誌著唐代人們對繪畫功能全面認識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