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辛村

陽辛村

陽辛村屬移民建制村,位於湖北省陽新縣富水水庫,與鹹寧市通山縣接壤,區位優越、交通方便,是陽新、通山兩縣十幾個庫區鄉鎮主要商品交易集散地。全村有6個生產組,641住戶,人口2576人,外出打工700人。陽辛村舊址為古陽辛鎮,是陽新縣發祥地,三國至隋代300多年間,先後為陽新縣、富川縣治所(即縣城所在地)。隋末,縣治東遷至今興國鎮,此地遂更名陽辛。1958年,國家修建富水水庫,陽辛這一千年古鎮葬於水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陽辛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湖北省陽新縣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氣候區
陽辛村規劃,陽辛村景色,地圖信息,

陽辛村規劃

如今的陽辛村屬移民建制村,村莊依庫而建,新建的街道整齊劃一。全村擁有柑桔生產基地1000多畝,年產柑桔約500噸;2000多畝水面養殖了鱖魚、銀魚等10多種魚類;有500畝山場,生產油茶、甜橙等經濟作物。村里獨具特色的燻肉、竹筍、土雞、水鴨等土特產聞名遐邇,產品遠銷武漢、黃石、鹹寧等地。
在陽辛尋訪,見路邊有些房子上寫著“拆”字。原來,大(慶)廣(州)、杭(州)瑞(麗)兩條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將在這裡會合,不久,陽辛將會更多人了解。

陽辛村景色

陽辛之美,有人曾這樣描述:五百里青山,西向而來;三百里富河,東流而去;八萬畝水庫,煙波浩渺;二千里國道,蜿蜒南下。
富水水庫水面達8萬餘畝,總庫容量17。64億立方米。壩內碧波蕩漾,峰巒疊翠,山形帆影倒映水中,宛如一幅潑墨山水畫;這裡空氣清新,冬暖夏涼,氣候宜人。
古時有“富河十景”之說,其中三景在陽辛。村後有山,岩石色紅,酷似公雞雄冠,當地人稱雞冠台,為富河第一景。另外兩景也是山,分別叫牛頭山和牛鼻孔,均十分形似。
此外,陽辛周邊1公里範圍內,還有傳說中的望夫山和望夫石;有雲峰山的玄女洞,一進九重,神秘莫測;有傳說中三國時期魏國大臣、著名書法家鐘繇修身的鐘山,以及他使用過的洗墨池。。
在富水水庫邊的幕瀑山腰,有一個鳳棲洞,洞中鐘乳石維妙維肖,還有歷代名人碑刻30餘處。我們來到一個被稱作“地鼓”的地方,高舉石頭砸下去,只聽“咚”的一聲,迴響久久不絕。村民徐臣發說,“地鼓”下面應該也是一個大洞穴,不然不會發出如此迴響。
陽辛山川毓秀,人文薈萃。陶淵明的外祖、東晉名士孟嘉和宋代文人王質均為陽辛人。孟嘉的曾孫孟宗,以孝行著稱,《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生冬筍”的故事,說的就是他。據說,現在台灣人十分重視孟宗竹,謂其竹質堅韌,不生蟲蛀。
陽辛村有“五里三進士,一族九舉人”之說。相傳,明朝時期,陽辛徐育全、楊儒魯、鄭宗學考入同科進士。到清代,陽辛一鄭姓家族有9人先後高中舉人,傳為美談。
牛頭山邊緣一座古墓。只見碑文上寫著“宋禮部左侍郎鄉賢王質之墓”,墓碑製作粗糙,也沒有年代記錄。如果此墓為真,一代文人應在此長眠了820年。

地圖信息

地址:黃石市陽新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