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穀哨
- 類別:樂器
- 特點:形狀多變
- 地點:陽穀
基本介紹,歷史起源,外形特徵,創始人,製作工藝,不斷創新,傳人,
基本介紹
陽穀哨來源於古老的樂器種類“塤”。陽穀哨,原名“咕咕蟲”,用膠泥燒制而成,是陽穀流傳的一種土製娛樂用品。從其外型、發音和原料製作來看,應是從古代樂器“塤”演變而來。陽穀哨從3寸許至1尺大小不等,其上有7—10個孔,音域廣,可運用單吐、雙吐、花舌等技巧吹奏,發音清脆嘹亮,委婉動聽。陽穀哨,是一種利用我國北方各地普遍出產的“膠泥”(黏土)製作而成的一種“圓葫蘆”狀,類似於中國古代樂器“塤”的一種民間樂器。“陽穀哨”與“塤”的不同之處在於,“塤”的吹奏孔是在頂部的一個簡單的圓孔,吹奏方法較難掌握,而“陽穀哨”的吹奏孔則型同“哨子”的嘴,扁長且有一個圓形的風口,吹奏省力,老少皆易。這種既象“塤”又似“哨”的民間樂器,因其發明者李保正是山東省陽穀縣的一個農民,故而,在1953年,被原中國音樂家協會的音樂家們定名為“陽穀哨”。李保正1952年和1953年先後兩次到北京,受到中國音協副主席查阜西同志、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楊大均教授、中國音協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張趙渢同志等專家指導幫助,特別是屆時了原文化部副部長丁西林通貨子,經他介紹推薦,李保正到中央美術學院陶瓷附屬廠試驗製作瓷哨,北京市文化處還派專人交李保正識譜。配製成功後,李保正把改良後的陽穀哨贈給參加第二屆全國文代會的各地音樂家們,陽穀哨從此吹響全國。
從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陽穀哨銷往冀魯豫及東北三省各地,深受人民喜愛,可以說是婦孺皆知。隨著時間推移,現代科技發展,人民物質文化水平不斷提高,陽穀哨逐漸遭受冷視。1980年,國家對民間藝術進行挖掘整理,陽穀哨被市縣文藝工作者系統整理後,被編入《中國民族民間樂器曲集成(山東卷)》、《中國民歌曲集成(山東卷)》、《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山東卷)》、《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山東卷)》。陽穀哨能吹奏的小曲有山東民歌《送情郎》 、 《四貝上工》 、 《十杯酒》 、 《二姑娘要陪送》 ;山東民間小調《賣餃子》 、 《鋦大缸》 、 《鬥鵪鶉》 ;山東民間戲曲曲牌《四根弦大原版》 、 《大梆子原版》 、 《大梆子開門》 、 《秧歌舞》等曲調。
二OO二年起,陽穀哨第二代傳人辛福春帶著陽穀哨,連續參加了五屆“聊城市江北水城”文化旅遊節,並獲得第五屆旅遊節民間絕活現場製作並吹奏演藝大賽金獎。2006年5月18日至21日,陽穀哨參加了在深圳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同年6月13日至15日,參加了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展和6月16日至18日召開的山東省首屆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深受國內外遊客喜愛,河南、山東等地客商紛紛訂製貨物,陽穀哨也將迎來第二個春天。
歷史起源
陽穀哨來源於古老的樂器種類“塤”。塤是一種用陶土燒制的樂器,同其它樂器一樣,它是伴隨著勞動而產生髮展的。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那時,我們的祖先在用石榴星狩獵時發現,若對準石榴星上用來繫繩索的小孔吹氣,可以發出嗚嗚的聲音,這種聲音很像野獸的鳴叫聲,古人就用它來誘惑野獸,這大概就是原始單孔塤的雛形了。目前我國發現的最古老的塤,一個是7000年前我國浙江杭州灣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一孔塤,另外兩個是我國西安半坡村母系社會遺址出土的。其中一個只有吹孔,另一個除吹孔外,還有一個音孔,能吹兩個音。這兩個塤大約也有6000多年的歷史了。後來塤逐漸發展,由一個音孔發展到六個音孔,可以吹出七聲音階。塤的音色幽深、悲悽、哀婉、綿綿不絕,具有一種獨特的音樂品質。也許正是塤這種特殊音色,古人在長期的藝術感受與比較中,就賦予了塤和塤的演奏一種神聖、典雅、神秘、高貴的精神氣質。《樂書》說:“塤之為器,立秋之音也。平底六孔,水之數也。中虛上銳,火之形也。塤以水火相和而後成器,亦以水火相和而後成聲。故大者聲合黃鐘大呂,小者聲合太簇夾鐘,要皆中聲之和而已”。
外形特徵
“陽穀哨”與塤類似,陽穀哨形如雛鴨,陽穀哨的創製人李保正,1921年出生於陽穀縣四角棚鄉大碾部村,自幼喜愛笛、管、哨之類樂器,常用粘泥製成可吹的長短不等的哨管。上個世紀40年代,李保正在哨管的基礎上,參照嗩吶、笛子的形制,改為六孔、並做一扁嘴,後又改為七孔和一風孔,即成為陽穀哨的原始模樣。由於這種既象“塤”又似“哨”的民間樂器的發明者是陽穀人,原中國音樂協會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趙颯1953年為其定名為“陽穀哨”。1953年10月3日, 《北京日報》對陽穀哨進行了報導;1978年,陽穀哨曾在“全國民間工藝品、少數民族用品展覽會”上展出,銷到全國各地。 它分為泥制、陶製兩種,從3寸許至1尺大小不等,上有10孔,音域在10度以上,可運用單吐、雙吐、花舌等技巧吹奏,發音清脆嘹亮,委婉悅耳,特別適於模仿各種鳥類的叫聲,又可以吹奏多種民間小調及流行歌曲,也可為山東梆子、兩夾弦等地方戲曲伴奏。陽穀哨從最初的3個孔逐步增加到9個孔、10個孔,能吹出包括5個半音的12個平均律的曲子。品種由單一雛形,發展到現在的十二生肖、魚、鳥、龜、獸等五十餘個品種。
創始人
辛福春的老師——陽穀泥哨的創始人李保正,是陽穀四棚鄉大石碾郭村人,解放前,初創了第一代陽穀泥哨。當時的卵形泥哨有7個孔,其中一孔貼哨膜,能發出7個音階。演奏時用嘴控制氣流,聲音清脆響亮、婉轉悠揚,可吹奏多種民間小調及流行歌曲,也可為山東梆子、兩夾弦等地方戲曲伴奏。在模仿各種鳥類的叫聲時,陽穀泥哨更見功力,啁啾的鳴叫聲悅耳動聽,非常逼真,令人稱道。
新中國剛成立時,李保正將陽穀泥哨拿到了北京,在當時首都的音樂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陽穀泥哨,以它音韻柔美和簡便的吹奏方式,博得了北京人的喜愛。當時眾多音樂內行認為,人人能吹的陽穀泥哨,若經過創新與改良,定會前途無量。1953年,原中國音樂協會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趙颯欣然將其定名為“陽穀哨”。陽穀泥哨有了正式名稱後,李保正先後收了20多個徒弟,但既懂製作又通音樂的徒弟寥寥無幾,單靠製作小哨子的徒弟們很難維持生計,大都沒堅持下來。擅長繪畫、雕刻和音樂的辛福春,起初走村串巷給人畫像維持生活。1965年,在一次趕集畫像時,李保正和辛福春臨攤而坐,李保正嘆服小伙子逼真的畫像,而辛福春也對一個個圓溜溜的泥哨產生了濃厚興趣。懂樂曲的辛福春拿起一個泥哨便吹,美妙的韻律頓時吸引了他,也迷住了在場的所有人,辛福春索性非要拜李保正為師不可。看到眼前這個懂音樂的小伙子的執著勁,李保正爽快地答應了。鑒於當時音樂界對“陽穀哨”到底是“樂器”還是“音樂玩具”的爭論一直沒有定論,後來又趕上文化大革命,“陽穀哨”被當作民間一種“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把戲”,從音樂界漸去漸遠。
1983年,近七旬的李保正感到他的泥哨不被世人所關注,非常失望。遂將陪伴了他幾十年的壓箱底的泥哨製作工具一骨碌全給了辛福春,從此再也不做泥哨了。接過老師的傳世工具,辛福春心裡很沉重,他翻閱大量文獻資料,並拜訪了音樂內行。後來發現,陽穀哨以其洪亮低沉的韻律填補了樂器的空白,這著實給他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製作工藝
製作陽穀哨時,用粘土(膠泥)燒製成形,從其製作原料、外型以及發音原理看頗似陶塤,是陽穀縣流傳的一種土製娛樂用品。最早產生年代不詳,起初為紅泥捏制、晾乾,比較粗糙。目前,知道最早製作表演的是解放前40年代陽穀縣大碾郭村農民李保正,當時稱“咕谷蟲”。,要將挖出的膠泥弄碎、晾乾,再泡成泥漿、控水,晾到一定濕度,摔熟、切成塊,捏成各種形狀,再放上哨眼,陰乾,放在小火窯燒2小時就製成了。辛福春老人對泥哨的製作工序毫不隱瞞。辛福春說,泥哨的主要特點是哨音清脆響亮。因此,在製作時,須將哨子內壁做圓潤,哨孔搞圓滑,目的是傳送空氣時沒有阻礙,形成很好的空氣對流,從而使得音響清晰、音調高亢。
不斷創新
擺弄陽穀哨40多年,辛福春不斷對哨子進行創新和改進,他根據泥哨內腔空間的大小和吹孔的位置不同,設計出了不同音質的泥哨,陽穀哨由最初的無嘴到有扁平嘴,由7個孔改成了9孔、10孔,能夠吹出包括5個半音的12平均律的曲子。
辛福春還把泥哨捏成十二生肖,做成龜、鳥、魚、獸等各種造型,或在泥哨上雕出栩栩如生的花鳥草魚以及龍鳳等吉祥物,或用油彩繪出秀美風景。在他的精心打扮下,陽穀哨不但音質美,而且還成了玲瓏剔透的工藝收藏品。目前,陽穀哨已發展出近50個品種。
2002年“江北水城(聊城)首屆文化旅遊節”,辛福春作為陽穀哨的惟一傳人,為水城人和各地遊客製作泥哨。他精心製作的300個陽穀哨剛剛擺上攤面,就被紛至沓來的遊人爭相購買。很多河北、河南和省內的諸多經銷商也慕名而來,找辛福春訂做陽穀哨。
2005年5月7日,在“江北水城文化旅遊節”的民間絕活大賽上,辛福春老人現場製作並演奏的“陽穀哨”,贏得了在場評審和觀眾的陣陣喝彩,被評為民間絕活“金獎”。
傳人
辛福春,是陽穀哨的唯一傳人。在製作和吹奏陽穀哨的40多年裡,他根據泥哨內腔的空間的大小和吹孔的位置不同,設計出了不同音質的泥哨。目前,由最初7個孔,改成了9孔、10孔,能夠吹出包括5個半音的12平均律的曲子。
辛福春還把繪畫和雕刻藝術融進泥哨製作之中。把泥哨捏製成鳥、魚、龜、獸等形狀,或在泥哨上雕刻出花草龍鳳,或用油彩繪製出秀美的山水。經過他的點綴,陽穀哨不僅是音色優美的樂器,而且成了漂亮的藝術收藏品。目前,陽穀哨擁有近50個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