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波村委會隸屬於大理市銀橋鎮。
簡介,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簡介
該行政村隸屬 大理市銀橋鎮,地處鎮中邊,距鎮政府所在地1.5 公里,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東鄰洱海,南鄰馬久邑 ,西鄰雙陽,北鄰新邑 。轄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705 戶,有鄉村人口2996 人,其中農業人口 2996 人,勞動力 1477 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 1100 人。
全村國土面積 2.91 平方公里,海拔 1998 米,年夜樂平均氣溫 17 ℃,年降水量 700 毫米,適合種植 糧食、蔬菜 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2248 畝,人均耕地 0 .75 畝,林地 135 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17896 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965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 第三產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248 畝(其中:水田2150 畝,旱地 98 畝),人均耕地 0.75 畝,主要種植 糧食、蔬菜 等作物;擁有林地 135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3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2 畝,主要種植 茶園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46 畝,其中養殖面積 40 畝;荒山荒地 180 畝,其他面積 1751 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不通自來水,有 705 戶歸刪寒影飲用井水,有 705 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 %)。有705 戶通電,有 705 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 705 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 630 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 600 戶(分別占總數的 90%和 85 %)。
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 柏油、水泥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0 .2 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 .5 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 40 輛,拖拉機 9 輛,機車 300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2150 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1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2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 120 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60 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00 戶。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 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 400 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90 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 200 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 15 戶居住於其凝土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17896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625 萬元,占總收入的3.5%;畜牧業收入 2560 萬元,占總收入的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4000 頭,肉牛 150 頭,肉羊 0 頭);漁業收入 250 萬元,占總收入的1.4%;林業收入 4 萬元,占總收入的0.02%;第二、三產業收入 14457 萬元,占總收入的81%;工資性收入 600 萬元,占總收入的3.4%。農民人均純收入 4965 元,農民收入以 第三產業為主元章煉。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400 萬元.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400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280人(占勞動力的19%)。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省旬捆拳內。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14457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1%。該村目前正在愚虹罪挨發展 鋼門窗加工、橡塑加工、編織業、無公害蔬菜栽培、皮鞋加工業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鋼門窗加工、橡塑加工、編織業、無公害蔬菜栽培、皮鞋加工業產業。擁有企業 1 個,專業合作組織 1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1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5人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705 戶,共鄉村人口 2996 人,其中男性 1436 人,女性 1560 人。其中農業人口 2996 人,勞動力 1477 人。該村以白族為主,其中白 族 2990 人, 彝族4 人,其他民族 2 人。到2006年底,全拘騙狼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4 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2714 人,參合率91%;享受低保 23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24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6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1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9 個,建有村內牛櫻灑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個,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1446 平方米,擁有教師 13 人,在校學生234人,距離鎮中學1.5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54 人,其中小學生234 人,中學生120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圖書室 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1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連續三年在鎮舉辦的春節文藝匯演中獲一等獎。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4 個,下設 8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23 人,少數民族黨員 123 人,其中男黨員 53 人、女黨員70 人。該村黨支部2005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總支書記、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 8 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 1 個,團支部 4 個,共有團員 77 人。該村團總支 2004年被評共青團大理市委評為 先進基層團總支。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落後,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鋼門窗加工,編織業、橡塑加工業、皮鞋加工業、無公害蔬菜種植;,發展養殖業,豬5000頭,牛220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30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4965元增加到6000元。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 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 14457 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1%。該村目前正在發展 鋼門窗加工、橡塑加工、編織業、無公害蔬菜栽培、皮鞋加工業 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鋼門窗加工、橡塑加工、編織業、無公害蔬菜栽培、皮鞋加工業產業。擁有企業 1 個,專業合作組織 1 個,其中,已登記註冊 1 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 5人 。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705 戶,共鄉村人口 2996 人,其中男性 1436 人,女性 1560 人。其中農業人口 2996 人,勞動力 1477 人。該村以白族為主,其中白 族 2990 人, 彝族4 人,其他民族 2 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4 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 2714 人,參合率91%;享受低保 23 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24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6 人,該村距離鄉(鎮)衛生院 1 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9 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個,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1 所,校舍建築面積 1446 平方米,擁有教師 13 人,在校學生234人,距離鎮中學1.5 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54 人,其中小學生234 人,中學生120 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圖書室 1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11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連續三年在鎮舉辦的春節文藝匯演中獲一等獎。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4 個,下設 8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23 人,少數民族黨員 123 人,其中男黨員 53 人、女黨員70 人。該村黨支部2005年被評為 先進基層黨組織;2006年被評為 先進集體等等。
村委會由總支書記、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 8 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 1 個,團支部 4 個,共有團員 77 人。該村團總支 2004年被評共青團大理市委評為 先進基層團總支。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集體經濟薄弱,基礎設施落後,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鋼門窗加工,編織業、橡塑加工業、皮鞋加工業、無公害蔬菜種植;,發展養殖業,豬5000頭,牛220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30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4965元增加到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