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市中華詩詞學會

陽江市中華詩詞學會是一個民眾性詩詞研究組織。該學會於1994年5月正式成立。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陽江市中華詩詞學會
  • 成立時間:1994年5月
  • 經營範圍:詩詞
  • 公司類型:公益
組織機構,首屆成員,組織經過,榮譽成績,中國詩詞之市,中國楹聯文化城市,《陽江詩聯》創刊詞,學會章程,創立艱辛,

組織機構

創始人:謝紹禎黎承堃林賢道。三人被陽江中華詩詞、楹聯兩學會會員尊稱為“三老”。社團登記證:粵陽社證字第99030號。會刊:《陽江詩聯》——由陽江市中華詩詞學會與陽江市楹聯學會合辦。主編:謝紹禎、黎承堃、林賢道。創刊號於1995年5月出版。現共出版29期,另有叢書二十多種。現已有會員200多人。會址:陽江市老幹部活動中心四樓。
詩聯兩會創始人“三老”詩聯兩會創始人“三老”
陽江市中華詩詞學會、陽江市楹聯學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每年一般舉行四次雅集(正式會議)。分別是蘭花雅集(春)、荷花雅集(夏)、菊花雅集(秋)、梅花雅集(冬)。

首屆成員

陽江市中華詩詞學會領導機構名單(1994年)
首席顧問:劉田夫(原廣東省省長,省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顧問:張漢青(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楊應彬(原省政協副主席,省詩詞學會會長)、
歐初(原廣州市人大主任,省詩詞學會名譽會長)、
黃施民(原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
張作斌(省中華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
關山月(原廣州美術學院院長,著名國畫大師)、
關振東(省楹聯學會會長,省詩詞學會副會長,著名作家,詩人)、
劉逸生(省詩詞學會副會長,著名詩人)、
李汝倫(省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詩人)、
陳廣傑(嶺南詩社副社長)、
呂坪(嶺南詩社副社長)。
名譽會長:雷家義(原市政協副主席,廣東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名譽會長:林舉英(原省國土廳副廳長,詩人。)
名譽會長:蔡廣道(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市中醫院副院長。)
會長:謝紹禎(省中華詩詞學會理事、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省作協會員,市政協常委。)
常務副會長:黎承堃(省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省楹聯學會理事。)
常務副會長:林賢道(省詩詞學會、楹聯學會會員。)
副會長:李靖(市楹聯學會成員。)
副會長:蔡廣信(原市民政局副局長,江城書協主席。)
副會長:譚理光(原市環保局幹部,書法家,畫家。)
副會長:康斯馨(市電力開發總公司副總經理,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秘書長:黎承堃(兼任)
副秘書長:蒲紀華(市教委副科長,市楹聯學會成員。)
副秘書長:黃德存(市農行辦公室副主任,原化州詩協理事。)
組織部長:林賢道(兼任)
組織部長:蔡廣信(兼任)
聯誼部長:李靖(兼任)
聯誼部長:譚理光(兼任)
聯誼部長:林立藹(陽江市楹聯學會成員,著名企業家。)
理事:吳潞(市一中特級教師,市楹聯學會副秘書長)
理事:梁如慶(市衛生局科長,市楹聯學會成員)
理事:關超(市楹聯學會成員)
財務工作聘會員何業池、林巧娜兼任。

組織經過

陽江建市後,廣大詩詞鐘愛者,多次提出增闢詩詞園地的要求。廣東中華詩詞學會為發展組織,繁榮文化,亦多次建議省詩會理事謝紹禎同志負責組織詩會。1994年5月,經過有關部門的同意批准,這株詩苑新花,雖曾受到一些意外的風雨影響,還是破土而出。出於對詩會的支持愛護,省中華詩詞學會函示吸收本詩會為集體會員,省方及省內外革命老輩、詩詞方家如劉老田夫、楊老應彬、黃老施民、陳老廣傑、關老山月及關振東、歐初同志等十多位受聘為詩會顧問;並與香港曾敏之、台北關保民等海內外詩畫大家及各兄弟詩社、詩會、詩友共七八十人,以詩、詞、聯、畫形式致賀;劉田夫、歐初兩位革命老詩人還一度蒞臨我市,對詩會表示關注;國畫大師關山月也為詩詞學會與楹聯學會合辦的《陽江詩聯》題寫刊名。當時市中華詩詞學會沒有會址,就以會長謝紹禎位於北門街26號的家作為臨時會址。會長謝紹禎的“斗室”被大家稱作“陽江詩詞組織的搖籃”。

榮譽成績

中國詩詞之市

2003年12月,中華詩詞學會正式批准陽江市成為“中國詩詞之市”。陽江市中華詩詞學會為之作出了巨大貢獻。2004年6月20日至24日,由中華詩詞學會、陽江市委宣傳部主辦,陽江市中華詩詞學會、陽江市楹聯學會協辦的全國第十八屆詩詞研討會在陽江召開。市詩詞學會謝紹禎、黎承堃、康斯馨、馮志椿、李勛高等五人的論文入選,因而成為正式代表參加會議。林賢道、黃德存、梁如慶等三十人作為列席代表同時參加。大會開幕式上,中華詩詞學會孫軼青會長向我市市長林少春授予“詩詞之市”牌匾。
市長林少春接中華詩詞學會孫軼青會長授匾市長林少春接中華詩詞學會孫軼青會長授匾

中國楹聯文化城市

2005年6月27日中國楹聯學會第五屆六次常務辦公會議審定,同意命名陽江市為“中國楹聯文化城市”,並於7月31日由中國楹聯學會多位領導蒞臨陽江舉行授牌儀式。

《陽江詩聯》創刊詞

《陽江詩聯》在絢麗的春光中面世了。春,雖然也經過風雨冰霜的洗禮,畢竟是一個詩的季節,是必然收穫詩的果實的。
本刊是陽江市中華詩詞學會和陽江市楹聯學會合辦的刊物。作為詩(包括新、舊體)和聯的載體,它將貫徹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和“雙百”、“兩為”方針,不定期地就正於市內外廣大讀者。
詩詞、楹聯,是中華民族文化地瑰寶,千百年來,雄視寰瀛。它是詩聯作者抒懷言志的心聲,它將發揚“興觀群怨”的文藝功能,以收匡時壽世的社會效應。
陽江,是著名書家鄧琳、南國詩人阮退之、國畫大師關山月等等古今名流誕生地。鼉山聳翠、漠水流芳;人傑地靈,英賢輩出,被譽為“詩書畫文化之鄉”。我們,作為詩聯界同仁,應該繼承、發揚前輩、先輩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鄉土精神,學習他們刻苦自勵,艱苦鑽研的修藝態度,使陽江的詩聯之花,與書畫交相輝映。讓陽江才人的靈氣,化為地方文化之光,照耀南天,熒煌北斗。
鄉土之情,是天生深厚的。陽江建市以來,二百多萬鄉親,固然戮力同心,掀起了建設家鄉的熱潮;許多海外赤子,也隨海燕歸來,把家鄉打扮得更加繁榮美麗。這是物質文明方面的成果。我們詩聯界、文藝界,完全是靠真情實感創作的,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家鄉,自然更加熱愛。如果講搞好家鄉精神文明建設的話,我們理應責無旁貸,理應作出應有的貢獻。
這個創刊號,承蒙市、省內外各位有關領導和詩聯組織以及詩友聯友的大力支持,我們在此謹表衷心的謝意。仍望多加扶掖,時賜佳璋,使這個詩聯苑囿的花枝,開放得更加璀璨。
一花獨放不成春,文藝之春,也是要群芳競放的。只要有春風吹拂,春雨時滋,我們堅信:《陽江詩聯》的滿樹新葩,必將和萬紫千紅,給大地增添春色。

學會章程

總 則
陽江市中華詩詞學會,是陽江市詩詞愛好者自願組織的民眾性學術團體。本會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廣東中華詩詞學會和本市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雙百方針,堅持古為今用,團結詩詞愛好者,學習、研究、創作、弘揚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詩詞,為兩個文明建設作貢獻。
第一章 組織
第一條:會員大會是本會的最高決策機構,本會實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條:本會的領導核心是理事會。理事會由會員大會民主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五年(可連選連任)。正副會長、秘書長人、常務理事由理事會選舉產生,負責本會的日常工作。
第三條:本會設組織、編輯、聯誼、財務等部,由理事分工負責。
第四條:本會可由常務理事會決定聘請詩詞界前輩,社會名流和德高望重人士擔任顧問、名譽會長或名譽理事。
第五條:理事會、常務理事會和各部工作會議視工作需要隨時召開。
第二章 會員
第六條:凡對詩詞有興趣並具有一定的創作能力者,均可填表申請參加本會,但須有本會會員介紹、經理事會討論通過。會員有退會自由。
第七條:凡承認並願意遵守本會章程、積極參加本會活動,同時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申請參加本會。
1、在市級以上(含市級)報刊發表過詩詞作品或有關文章,有相當水平者。
2、對組織詩詞活動表現積極並作出成績者。
申請入會必須填寫申請表並有本會會員一人介紹,經本會常務理會通過。
第八條:本會會員享受下列權利:
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2、參加本會組織和舉辦的各項活動。
3、達到一定水平的詩詞作品可在會刊發表或向上推薦。
4、對本會工作進行監督,提出批評或建議。
第九條:本會會員應按規定繳交會費,無故不交會費達兩年者作自動退會論。
第十條:本會會員要維護本會的團結和聲譽,遵守本會章程和規章制度,完成常務理事會布置的學習和創作任務。
第三章 任務
第十一條:本會每年舉行雅集二至四次,不定期舉行詩詞研究座談會或詩詞知識講座。
第十二條:出版會刊,作為會員作品交流,介紹及研討詩藝的園地。
第十三條:與兄弟學會、詩社加強聯繫,互通信息,交流經驗,爭取省學會的指導,支持。
第四章 經費
第十四條:本會經費來源:
1、會員會費。
2、社會贊助。(含個人)
3、政府部門某項撥款。
4、其他收入。
第五章 其他
第十五條:本章程由會員大會通過,報請上級備案後生效。
第十六條:本章程如需修改,須經會員大會討論通過。

創立艱辛

耕耘詩苑汗拋珠——從市詩會成立談起
林賢道
鼉山毓秀,漠水源長。在南國詩人阮退之先生的故鄉,又一株詩詞新花——陽江市中華詩詞學會——沐浴著淡盪的春風,迎著燦爛的朝陽開放。
本來縣詩社早已成立,陽江建市後,廣大詩詞鐘愛者,又多次提出增闢詩詞園地的要求。廣東中華詩詞學會為發展組織,繁榮文化,亦多次建議省詩會理事謝紹禎同志負責組織詩會。經過有關部門的同意批准,這株詩苑新花,雖曾受到一些意外的風雨影響,還是破土而出。出於對詩會的支持愛護,省中華詩詞學會函示吸收本詩會為集體會員,省方及省內外革命老輩、詩詞方家如劉老田夫、楊老應彬、黃老施民、陳老廣傑、關老山月及關振東、歐初同志等十多位受聘為詩會顧問;並與香港曾敏之、台北關保民等海內外詩畫大家及各兄弟詩社、詩會、詩友共七八十人,以詩、詞、聯、畫形式致賀;劉田夫、歐初兩位革命老詩人還一度蒞臨我市,對詩會表示關注;梁振元書記也為詩會與聯會合辦的《陽江詩聯》題詞祝賀。這都給予我們極大的支持鼓舞。
詩會初創,困難頗多。但由於有較深厚的民眾基礎,廣泛的社會聯繫和取得多方面支持,在短短半年中,做了不少工作;搞專訊;辦專刊;舉行民眾喜愛的征詩聯活動;根據會員要求定期作學術專題講座,如《詩與民歌的分野》、《詩與楹聯的關係》、《學點語法、修辭基礎知識》等,特別是在我會首次雅集時,省學會張作斌、李汝倫兩位負責同志也駕臨指導工作。使詩會既注重於扶掖後進,又傾注力量於詩詞改革理論之探討,種種事跡,引起市領導的重視,得到社會人士的好評,會務工作,紮實地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花開兩樹,詩脈相連。從市詩會的誕生,聯想起漠江詩社成立及早期工作之維艱:解放後,由於左的政策,詩詞處於逆境,但素以筆桿子為對敵鬥爭武器的老共產黨員曾傳榮校長,卻以詩結友。早在六十年代初,便與謝紹禎同志交流詩作,切磋詩藝;撥亂反正後,彼此交往更密,詩緣更深。暇時假日,每邀同好者多人,聯袂而至謝家或談詩論文;或質疑解難;或出示新作交相賞析。而謝君充滿戰鬥激情之批林、江的“討妖狐檄”、“批林彪文”等編,最為大家所愛傳誦。故當時有人笑謂之“詩宴”。嗣因室小朋多,促膝敲詩,也成湫隘。謝君又戲成“斗室賦”以志其事。中有句云:“面彼東山,我室如斗。……唯我良朋,不以為陋,連袂時至,茶斯當酒……誰謂其小?別具宇宙,燦綻心華,紛呈口繡……”如此詩餚詞饌,共席多年,風雨無間。至八二年底,全國各地之文藝組織“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許多新詩人亦紛紛“勒馬回韁寫舊詩。”,而吳有恆同志在《懷安詩社》(見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廿七日《羊城晚報》)又極力贊成老人學詩。於是斗室詩友,結社之心,油然共生,商量組織詩社。為了加強黨的領導,曾老便和幾位黨員幹部,聯名發起。這樣,一個由私人家庭的“文藝沙龍”便發展成了代表陽江縣詩詞界的“漠江詩社。”
最初成員僅十二人,曾傳榮同志任社長,謝紹禎同志任副社長兼“漠江詩詞”編輯,黎承堃同志任秘書兼財務工作。另編委數人。組社伊始,面臨最大的困難是經濟無著,為解燃眉之急,曾、謝、黎等幾位同志在省刊物發表詩作的稿酬,也拿作社務開支。其後,為詩社籌劃經費,還是謝副社長爭取糖廠領導每年贊助一千二百元的支持,問題才得以解決。又因曾社長長期患病,詩社工作實際由副社長主持,內外大事,親臨辦理,秘書協助。如為《漠江詩詞》取得省報刊準印證;為《漠江詩詞選》(第一輯)買取書號,力爭從原價一萬元減為五百元;編輯第一輯《漠江詩詞選》赴穗聯繫、印刷以至出版等工作。每次都十分順利。而一年多次的雅集活動,亦開展得紮實而有意義,特別是大家一致公推謝副社長定期作的詩詞學術講座,對擴大視野、提高賞析、創作水平,深有助益,也最受社員歡迎。總之,作為首屆社員,對篳路藍縷以耕耘詩詞園地的“老黃牛”誰也不能忘記。今天,歷史又翻新頁,在“雙百”方針指引下,結社自由,創作天地愈加寬廣;最有意思的是,謝君之斗室,不但早已改觀,而且常來談詩論文者,今尤勝昔:人次多了,中青年比例也大了。二十年來如一日,斗室主人,樂此不疲,其精神的的難能可貴!
詩國春穠,繁花似錦。“一水陽江才百里”,僅詩詞群體就出現了幾個,將來還會更多。正如一位詩社領導人所說:詩詞學會組織,一百個也不多。誠然,這是時代的需求,文化繁榮的標誌。今年,漠江詩社已經進入第三屆中期了,(五年一屆),市詩會方才起步。但共同的愛好,使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追求和任務——振興詩詞,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激濁揚清,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願兩樹之詩花爛熳,碩果盈枝。
一九九四年九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