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八景

陽江八景

陽江八景位於廣東省西南沿海,是1988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地級市,現轄陽春市(縣級市)、陽東區、陽西縣、江城區;陽江八景,起於何年,無從考證。陽江名勝景跡,盛傳於清。鼉山春曉、龍水秋晴、王母仙蹤、羅琴雅操、東山石塔、西浦漁歌、曲水流觴、碧橋玩月,這是陽江人認為正宗的版本。時代變遷,滄海桑田。各個時期的陽江八景因時而變,名稱各異,有的逐漸流於荒廢以致湮滅,同時又產生了新的景點,興廢更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陽江八景
  • 地理位置:陽江市
  • 開放時間:早上九點到晚上六點
  • 著名景點:鼉山春曉
歷史,景觀,八景的變遷,濂溪書院,太傅祠,金雞古閣,石覺禪林,陽江新八景,

歷史

陽江歷代可供遊覽的名勝古蹟甚多。據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莊大中主編和道光二年(1822) 李沄主編的兩部《陽江縣誌》記載,陽江古時有著名的“八景”:鼉山春曉、龍水秋澄、王母仙蹤、羅琴雅操、東山石塔、西浦漁歌、曲水流觴、碧橋玩月(都在今江城區境內)。這兩部縣誌撰寫的時間雖然相距76年,但“陽江八景”的名稱卻完全一致。由此可以斷定,這八個景點是經過了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受到廣大民眾所公認的。

景觀

鼉山遙映一津紅:鼉山春曉
陽江八景之首是“鼉山春曉”,又名“鼉山春樹”。鼉山,位於現在的江城一小和縣公安局舊址之後面,以山形似“鼉”而得名。陽江因有此山而名為鼉城,漠陽江亦因流經其西而名曰鼉江。此鼉山頂上,有南宋時所植的兩棵木棉樹,至明清時代,樹姿巍峨,枝幹挺拔,直插雲霄,高達三四十米。樹身蒼勁雄偉,寬達數十圍。
每年仲春二月,兩棵木棉樹鮮花盛開,花紅似火,蕊黃如焰,英姿勃發。特別當朝陽升起之時,陽光與紅花交相輝映,雲霞盡赤,春滿江城。最奇的是,相距三十里外的北津港口,海面上亦映照得一片通紅。清人林乙蓮有詩云:“木棉千古直撐空,花放年年送暖風。曾道火燒天二月,鼉山遙映一津紅。”
幾百年來,鼉山頂上的兩棵紅棉樹,一直作為陽江的象徵,民眾亦視之為神樹。可惜幾十年前的一次暴雷轟擊毀損了其中最大的一棵,而致兩棵均被砍掉,“鼉山春曉”一景也就從此泯滅。
龍濤秋月爛如銀:龍水秋澄
龍水秋澄,又名“龍濤秋月”,是陽江古八景的第二景。
江城北五公里處,有一條龍濤村,漠陽江流經其北。據《清一統志》記載:古時江水流至此處時,頗顯洶湧澎湃之氣勢,水聲嘩啦直響,湧起堆堆雪白波濤,後浪緊推前浪,上下翻滾,把此處河床衝擊成為深淵。仿若蛟龍騰躍其間,故“龍濤”村名由此而來。
這裡兩岸樹影婆娑,遠處煙樹朦朧,畫意詩情,景色怡人。特別是當中秋之夜,碧霄萬里,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像水似的傾瀉下來,給龍濤村這一段江面照耀得白晃晃一片晶瑩。江水銀波閃閃,有如蜿蜒白練。這時,天上又大又圓的月亮映照江心,天上江中,形成兩輪明月,堪稱奇絕!夜半之時,岸邊神廟鐘聲傳來,激響清越,更增詩意。民間還有著美麗的傳說:當此秋月照臨的靜夜之時,江中“雙石”即化為採蓮小船一隻,船中承載著仙女數名,各捧琵琶簫管,一邊划船玩月,一邊合奏吹彈。清風輕拂,仙袂飄飄,樂聲起處,音韻悠揚。而兩岸村舍,在月色水光的反照之中,光亮如同白晝,即使持針穿線也不感困難。所以還傳說古時龍濤村民夜晚是靠月光照明的,不需購買燈油點燈。
南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高中進士的陽江才子曾躍麟,曾就此景色吟詩一首曰:“龍濤滾滾飲雙虹,涼月清秋萬里風。映水桃花丹瀲艷,綴林霜月玉玲瓏。樵驚落雁催殘照,漁傍浮鷗聽晚鐘。幾度臨秋耽野趣,無邊詩思許誰同?”這是現存的詠贊陽江風景最早的一首詩。此後各個時期均有詩人的佳作傳世,如 “龍濤秋月爛如銀,泛棹前來特問津。萬里清風千迭浪,空江何處覓重輪。”等等。
留得瑤池一片春:王母仙蹤
陽江城東三里處原有一小山岡,約在鴛鴦湖以西,相傳古時王母曾經到此處停留過,故名之曰“王母岡(或王母崗)”。
後來,人們就在山岡上建起了一座王母殿,周圍種滿果樹花卉,成為一景。“王母岡”也因此而得名。王母殿前,刻有曾躍麟的一副對聯曰:“翠竹影搖湘浦夜;碧桃香靄武陵春。”清人馮蘭階亦有一聯:“不信瑤池嫌寂寞;愛從鼉海辟行宮。”前人還有不少詠贊的詩作,如“尋蹤何必向瑤池,東郭墦間尚有之”;“仙凡隔絕路難通,王母緣何此駐蹤”;“荒山有幸來仙駕,”等。
清道光十一年(1831),王母岡上建起了麻風院,從此遊人不敢涉足。1934年夏,王母岡上廟宇被焚毀,“王母仙蹤”久成陳跡。
碧澗錚琮琴韻聲:羅琴雅操
距離陽江城二十多公里的羅琴山,高448米。相傳,晉朝尚書郎羅含曾攜琴到此山漫遊,因而得名。
羅琴山峰巒重疊,有百重嶺之稱。在南北嶺之間一系列巨石自西北向東南壘疊而下。碧水清泉在岩石的裂縫中湧出,滔滔不絕地奔流直瀉。岩石凸凹不平,泉水流經其間,與棱起之石急激撞擊,水波騰跳,錚琮發聲,音韻悠揚,有如琴鳴。“羅琴雅操”之名即由此而來。
流泉下面,有一方潭,四周巨石圍繞,直徑約20米,水深而清,名曰“龍潭”。龍潭上方的山嶺有一石刻如琴形,另一石上刻有“捷如形響”四字。歷代文人對此一景點題詠頗多。明代著名戲劇家、禮部主事湯顯祖,於萬曆十九年(1591)被貶往廣東徐聞縣當典史,道經陽江,題羅琴詩中有云:“何得羅琴隱君子,海風吹絕夜弦清。”羅琴山頂有石像棋盤,傳說古時有仙人在此處對弈。龍潭澗水下流入石河,解放後已於石河口築水庫,方圓十餘里,集雨面積28公里。遠望石河水庫,水中山嶺如海中孤島,別有風光。
健筆一枝撐碧漢:東山石塔
東山石塔,又稱北山石塔,位於陽江城東半里的東山(今北山公園)上。曾用名有“東山泉石”、“北山聳翠”、“紅陵古塔”等。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山石塔建於南宋寶佑年間(1253—1258),光緒二年重修,1983年重修,是閣樓花崗岩結構,為省內唯一無灰砌石塔。高18.5米,共九層,由1000多塊重達幾百公斤的長方石條壘成,塔身往上逐漸縮小,美觀大方,造型巧妙。上有“福祿來朝”四字。塔旁有著名的瑞禾石,又叫蓮花石,它像一朵巨大的蓮花。瑞禾石高、寬各5米,上面刻“瑞禾”兩字,直徑1米。石塔如健筆一枝直撐碧空,富有民族傳統特色,是陽江唯一現存的珍貴古代建築物。1983年,再重修,以花崗岩石材更換塔剎,於塔基周寬8米鋪築花崗岩條石,築建雙重石雕圍欄,穩固塔基。再遭雷擊,1991年,再重修塔剎,並加築避雷裝置。清人林乙蓮有贊石塔詩云:“嶙峋石塔屹城東,怪石蒼松點綴工。健筆一枝撐碧漢,獨留鼉海作文峰。”
健筆一枝撐碧漢:東山石塔健筆一枝撐碧漢:東山石塔
北山石塔旁的烈士陵園占地面積5千多平方米,1957興建,1984年重修。烈士紀念碑內藏革命烈士骨灰盒120多個,是我市重要的愛國教育基地。北山公園內還有摩崖石刻、亭台樓閣等景點。
摩崖石刻位於烈士紀念碑後山,現存《瑞禾》、《恩平歌》、《熙春亭詩》、《塔綱紀興》、《瑞禾捧月》等刻字。
北山石塔、革命烈士紀念碑、東山摩崖石刻、“熙春亭”等與東山嶙峋怪石、參天濃綠等自然環境連成一片,共同構成江城著名的歷史文化人文自然景觀。
西浦漁人唱晚歌:西浦漁歌
西浦,本應是整個西瀨,但“西浦漁歌”則是指下瀨一帶。古時陽江城漁洲路和河對岸的下瀨都是漠陽江沖積的沙洲,也是當時漁民集中生活的地方。每當夕陽西照,漁舟返航,漁民引吭高歌,此唱彼和。天光水色帆影漁歌,構成了一幅美妙的圖景。
每晚的漁歌,總要唱至二更時分方止。當時河邊沙洲長滿榕樹,樹蔭里結網的漁民女眷,也參加進這漁歌晚唱之中。所唱漁歌多屬鹹水歌,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鄉土氣味。
“西浦漁歌”,最早時原名“漁洲晚唱”。後因漁洲這一邊已建起了眾多店鋪,於是漁舟返航時便集中於西瀨那邊,故又改稱為“西浦漁歌”。
歷代文人對此一景點均有贊詠。清人林乙蓮詩:“煙籠西浦夕陽過,信宿漁人唱晚多。掩映燈紅迷蓼岸,隔江聲雜采菱歌。”清人李春元詩:“潮來西浦聽漁歌,乘興江中撥棹過。夜半月高弦索響,問誰攜得月明多。”
古時“西浦漁歌”原址,正是現在陽江船廠和水上學校一帶,而今樓台屋宇鱗次櫛比,另是一番景象了。
石泉且作流觴醉:曲水流觴
“曲水流觴”一景在北山上。
“觴”,是酒杯。古代文人雅集時,置酒杯於流動的泉水上,泉水流亦載酒杯漂流,當酒杯流至某一坐客之前,則罰客飲酒或罰賦詩填詞以助興。此舉是從晉代王羲之蘭亭修禊中學來的,謂之“曲水流觴”。
北山上不僅風景優美,且頂端還有一葫蘆形巨石,可坐十餘人,俗名“仙人石”。宋代州守王亘在此石面上鑿環形溝渠,渠中每隔三尺又鑿一大碗形的凹坎,統稱為“流杯池”。當時文人遊覽北山時,多喜歡在此石上環坐,引山泉流入石面渠中,謂之“石泉”。再置酒杯於石泉上,激水使杯漂流,仿古代文人“曲水流觴”之雅興,因而此景也就得此雅名。
流觴石南邊的一巨石上,刻有詩二首。其一云:“古昔相傳望海樓,誰知此地有蓬萊。流觴曲水裁成巧,瑤草琪花次第開。”由於北山上石刻眾多,“曲水流觴”這一景點亦名為“北山泉石”。又因北山松竹幽森,樹木蒼翠,故亦有所謂“北山聳翠”景名。名稱雖不同,實際均指北山這一地點。
碧橋映眺一天秋:碧橋玩月
碧橋村,距離陽江城八公里左右。漠陽江西支流經該村附近。古時,橫跨河面建有石橋一座,是一色青石板構築,日光映照,翠綠髮光,因名“碧橋”。碧橋村乃因此橋而得名。
碧橋橋頭古木參天。每當夜晚明月升起,此處更是一片清涼寂靜。碧橋青石,發出銀光,宛如用銀子鋪成的橋。橋下河水本來清澄,清風吹來,河水閃著明亮的光波。橋上橋下,都如水晶體般剔透晶瑩。使人如置身於奇異的童話般的世界。古時,不少人專程從城裡僱船夜泊碧橋玩月。所以前人有詩讚曰:“碧天裁作一天橫,小艇搖波泛月明。牛女迢迢看不厭,遙聞牧笛動幽情。”
然而,物換星移,昔時碧橋的原址在很早以前就已無從尋覓了。所謂碧橋之美景,即使在清代後期,也僅僅是存在於詩人的想像之中罷了。清代詩人林乙蓮,因慕碧橋美景,專程雇舟夜傍碧橋村,想來一番尋古探幽,但大為失望,發出了“何處是”的詢問。他寫有《碧橋玩月》詩云:“一泓明月浸寒潮,涼夜乘舟傍碧橋。風景依稀何處是?也應攜酒問漁樵!”另一詩人馮蘭階,也曾親自到碧橋村尋訪,同樣失望地寫下:“自昔碧橋風景好,可憐風景逐時新。只今唯有空中月,照盡當年玩月人!”

八景的變遷

時代變遷,滄海桑田,陽江八景有的逐漸流於荒廢以致湮滅;同時又必然會產生新的景點。因此,《李志》中又提到“古志”記載的“陽江十二景”,增加了“金雞古閣”、“石覺禪林”、“濂溪書院”、“太傅祠堂”等。

濂溪書院

“濂溪書院”即今第一市場旁的江城八小,書院街、近賢里均憑此書院而得名。但歷史上這一院址經多次變動:南宋時始建於南恩州城北,後毀;元代又遷徙於州學之東,元末又毀;清康熙十三年(1674)始建於今址。由於院址多次遷移,景物難以確述。

太傅祠

“太傅祠”是紀念宋太傅張世傑而建。張世傑於南宋末年(1279)在海陵島外海遇颶風殉國,葬於海陵平章山赤坎村。明弘治十二年(1499)陽江知縣柯昌大封其墓,並建祠於墓前。前臨碧海,每當潮汐,如千軍呼嘯萬馬奔騰,氣勢雄偉。但年久失修,墓祠漸遭摧圮,至“文革”期間已被徹底毀除。

金雞古閣

“金雞古閣”,原在城北數百步處,東接拱橋大道,前有小河半繞。閣中有一大石,刻有“金雞古蹟”四個大字。相傳宋太祖開寶初年(968)有金雞飛集此石上,三位異人跟從,墜水不見。後州人建閣於石側,後來又在閣西建金雞寺,寺前有聯曰:“雞跡辟開金粟界,溪光環照寶蓮台。”古閣四周古木參天,閣前有榕樹林,榕樹蔭下臨水處遍布巨石,詠刻頗多。清林葆瑩有詩云:“近郭須爭樹石奇,是何幽剎隔漣漪。過橋便覺紅塵少,神祇奚嫌綠蔭移。”“文革”期間,該閣已拆除改建為城西公社辦公樓,今僅餘一棵古榕,掛一木牌標誌:“1612年種”。

石覺禪林

“石覺禪林”,即今石覺寺之處,唐代於此建有開元寺,後毀。明永樂二十一年(1423)才在原址上重建石覺寺,康熙三年(1664)建準提亭於放生池中,嘉慶二十二年(1817)建文昌宮和財神廟於寺旁,統稱“石覺禪林”。隔江有頓砵山,上有明萬曆年間建的磚塔,當落日紅光照映,塔上呈現一片紅霞,因而民眾又傳頌“頓砵霞雲”景,其實此景在舊縣誌中並無記載。砵山磚塔與石覺禪林隔江相望,兩相輝映,塔影波光,風景秀麗,確有“遊人乍覺入桃源”之感。十年動亂時期全毀,現寺院群體(除‘八角亭’為民國時期建築外)均為八十年代以後重建,1984年重新開放。1986年,原陽江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陽江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碧橋玩月”一景已較早荒廢,又由於“曲水流觴”與“東山石塔”同一地點,可合二為一,因此,近人所稱陽江古八景,就把“金雞古閣”和“石覺禪林”納入其中了。
石覺禪林石覺禪林

陽江新八景

1987年,原陽江縣政協組織評選“陽江新八景”,江城區“紅陵古塔”(北山公園內)和“瑤池泛月”(鴛鴦湖公園)入選。2003年,市政府組織評選“陽江十景”,江城區“鴛水飛箏”(鴛鴦湖公園)、“北塔迎曦”和“石覺禪林”入選。
鴛鴦湖公園位於城區鴛鴦湖畔。現建成景區面積16.7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0.8萬平方米,有鴛鴦湖、南國風箏場、風箏博覽館、海鷗觀禮台和廣場雕塑“放飛之夢”等景點。還有風格古樸漠陽樓、陽江市博物館、李萁烈士墓等景點以及游泳池、溜冰場、遊樂園、健康中心、動物園等設施。
鴛鴦湖水面積為47公頃,是市區最大人工湖,為天然的氣溫調節湖。鴛鴦湖湖水清澈,湖岸楊柳垂堤,山清水秀,花繁葉茂,樓台閣榭點綴其間,與綠樹相映成趣,別具南國湖光韻味。
南國風箏場1991年建成,占地12萬平方米,由原廣東省省長葉選平題字。風箏場可容數萬民眾同時進行放飛風箏娛樂活動,是我國極負盛名的風箏放飛場,每年在這裡舉行放風箏比賽。近年進行了改造,鋪設花崗岩地面和草坪,種植風景樹,點綴一些人文景觀,安裝了燈飾。每當華燈初上,流光溢彩,美麗璀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