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一小全稱為江城第一國小,位於廣東省陽江市,其源頭可追溯到1906年“陽江直隸州官立兩等國小堂”的建立,是一所百年國小,具有悠久的歷史。江城一小教學質量優良,現在是廣東省一級學校,獲得了廣東省電教優秀等級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多個優秀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城一小
- 地址:廣東省陽江市
- 占地面積:21200多平方米
- 建築面積:14300多平方米
- 教職工:150多人
簡介,第一國小校史志,
簡介
陽江市江城第一國小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頗有影響的國小。該校規模較大,現有64個教學班,學生3400多人,教職工150多人,校園占地面積212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4300多平方米。校園內既有古色古香的古建築,也有現代化的高樓。校園整潔優美,學校管理科學,教育教學質量優良,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電教優秀等級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城一小各種教學設備齊全,已做到“四機一幕”(電視機、投影機、錄音機、錄像機、投影螢幕)進課堂,此外,還有校內演播系統,衛星電視地面接收站,有可傳輸20套電視節目的校內閉路電視傳輸系統。校內各種專用場室、儀器室齊全,符合國家規範化標準。最近,學校投入大量資金建成具有標準200米跑道的運動場、造型新穎且功能齊全的新文體樓和一座具有現代氣息的、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師生飯堂。
江城一小擁有一支“安教、樂教、善教、積極向上”的教師隊伍。這支隊伍具有“愛生、嚴謹、求實、創新”的良好教風。該校名師薈萃,其中有“全國優秀中國小音樂教師”、“省勞動模範”、“省優秀教師特等獎”獲得者、“南粵優秀輔導員”、“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南粵優秀校長”、“南粵優秀美術教師”、“省優秀科技輔導員”、“全國'華杯賽'優秀輔導員”等優秀教師。
學校以“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接班人”為目標,做到五育並舉,德育為先,採用“三為主”(班主任為主、課堂教學為主、正面教育為主);“兩到位”(全員到位、科科到位);“一網路”(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教育網路)的德育工作模式。在德育工作中,堅持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強化學生文明行為養成教育,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建設,促進了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歷年來師生違法犯罪率為零。學校少先隊是全市少先隊的一面紅旗,其中有全國、全省少代會代表。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經驗登在《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紅皮書》及《陽江日報》上。學校結合學生實際,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學校致力使教師摒棄應試教育的舊觀念,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念;致力於教學領域改革,積極探索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體性課堂教學。積極開展最佳化學生作業試驗,提倡教師按學生的不同層次布置作業。在全市率先改革學生素質評價制度,改革學生評語,變枯燥無味的學生評語為優美的散文試式的短文。在全面提高素質的同時,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藝術教育、電化教育頗具特色,成果顯著,其先進經驗刊登在《廣東省教育現代化博覽》上。
近年來,學校大力開展教育科研,實施科研興教。全校有22個科研專題,其中三個是省試驗題目。現在,學校科研工作已初見成效,科研成果《電化教育促進國小教育教學整體最佳化》獲市普教科研成果獎,獲省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黃華獎。近兩年,教師的論文在省、市兩級獲獎或登在省級刊物的達80多篇。
近幾年,學校曾獲省、市文明單位,省、市少先隊紅旗大隊,市師德建設先進集體,省、市熱愛兒童先進集體,省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市定點照顧五保孤寡老人活動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現在,江城一小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努力創辦“規範加特色”學校,培養“合格加特長”學
生。
第一國小校史志
演變發展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陽江知州林翊,用城內卜巷街原考棚為校址,創辦了“陽江直隸州官立兩等國小堂”(江城一小前身)。任梁乙新(當時任陽江直隸州學務公所所長,相當於後來的教育局局長)為建校總理,任姜自駒主理校政(第一任校長)。翌年春,招初等和高等國小堂學生各兩班,正式開學,學制是初等國小堂四年,高等國小堂兩年。光緒三十四年末,本學堂已有首屆畢業生。
民國元年(1912年)陽江直隸州廢,復設陽江縣,該校奉縣政府令,改校名為“陽江縣立第一高等國小堂”,只招高等國小堂生。高等國小學堂學制改為三年。當時全校共四班。民國三年(1914年)教育部頒布《普通教育暫行辦法》,其中規定原稱“學堂”改稱“學校”,原稱“學堂監督”改稱“校長。同時該校又奉縣府令,將校名改為“陽江縣第一高等國小校”。
民國四年(1915年)當時校長譚以炯倡辦甲科農校,為辦好甲科農校,該校原有四班縮減為兩班。直至民國五年秋,甲科農校改為師範學校後,才與該校分立。
民國九年(1920年)秋,陽江城公立群育高等國小因經費奇缺,被迫停辦,將全部學生拼入該校,此時,該校復有高小四班。
民國十一年(1922年),按當時新學制規定,高等國小兩年畢業。此後,該校每年春秋兩季各招一班,保持高小四班的規模,直至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拼校時止。
民國十三年(1924年)八月,該校奉令改名為“陽江縣立第一高級國小校”。民國十四年教育部正式規定國小學制為“四.二制”,這樣的學制一直沿用至解放。 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五月,該校呈縣政府撥款增招初小班。七月奉縣府令,將縣立第三初小兩班學生拼入該校。八月奉令將校名改為“陽江縣立第一國小校”,並正式開始男女同校。十一月又奉縣府令再將校名改為“陽江縣立模範國小”。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春,該校增招初小兩個班,至此,全校共有高、初小各四班。該年八月二十四日,奉縣政府令,將學校遷入陽江城南恩路黌宮(即現校址)。並將師範附小二班,女師附小八班,黨立女校一班拼入該校。此時全校有高、初小各十班,學生852人,學校規模空前。由於學校規模擴大,教室和活動場地遠遠不夠,該校呈縣政府撥款,並發動教職工捐資,買下與學校相鄰的三口魚塘和一個果園,填築成體育場和休息室(原華因里舊校舍)。十月,又徵得縣黨部同意,撥鼉山為該校校園。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二月,當局又把與學校毗鄰的國民黨縣黨部地址,撥給該校改建教室。至此,校舍始覺寬敞。
學校規模大,管理比較困難。當時校長陳炳霈則首創分級管理辦法,把學校管理得很好,還動員教師集體創作了《陽江縣立模範小校校歌》。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一月,奉縣政府令減縮初小一班,而招收初小自費生一班。二月,該校又奉縣府令兼辦幼稚園一班。其實,在當時國小兼辦幼稚園十分困難,既無場地,又無師資。三月十五日,又奉縣府令,將縣立第二初級國小拼歸該校。當時,全校共有25班,學生900餘人。是年八月,得地方申士捐資,建成尊經閣前面東、西兩座雙層教室樓,以西樓下層為幼稚園教室。同年九月,又增招幼稚園一班。十月,縣府將該校義路旁文廟瓦鋪一間撥歸學校,改建成音樂室。是年十一月奉縣府令,將該校改名為“陽江縣立南恩國小”。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因日寇侵犯,當局宣布時局緊張,通令師生緊急疏散。是年底,該校遷址南門外的字祖廟、信孚祠、南恩書院、先農祠,育嬰堂、甘泉庵等處。
民國三十年(1941年)秋,該校奉縣府令,改名為“陽江縣縣城鎮中心國民國小校”。該校名一直沿用至陽江解放。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秋,抗日形勢稍有好轉,該校才從南門外遷回南恩路原校址上課。在艱苦的環境中,經過幾代人的多年努力,該校教學設備已較齊全,圖書館藏書較豐富,實驗室儀器也較充實,教學掛圖應有盡有,且開闢了鼉山為學校的勞作基地。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成為社會公認的,是當時當地辦得最好的國小,在人民民眾中享有較高的聲譽。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十月,陽江解放,從此江城一小回到了人民的懷抱,成了人民的學校。民國期間的最後一任校長謝鼎熙被免職。由曾傳榮接任校長。
五十年代初至“文化大革命”開始,該校校名為“陽江縣江城鎮第一國小”。“文革”期間,因力求一切名字都要富有“革命意義”,“南恩路”認為是封建時代的命名而列為“四舊”,屬於“橫掃”、“大破”的對象。於是把“南恩路”改名為“解放路”,該校也隨之改名為“解放國小”。直至1978年“文化大革命”結束,又恢復為“陽江縣江城鎮第一國小”之名。
解放初至1957年,該校是一所完全國小(有初小和高小)。1958年附設有國中班,至1960年已有初一和初二兩個班。同年秋全部國中班搬至附近的醫靈廟(現江城區幼稚園)單獨辦國中。後來,這些國中班拼入江城中學管理。
1965年,當時有一些在社會上流浪兒童,他們中有的無心向學而退學,有的因為盜竊或打架而流浪社會。在壞人的教唆下累有違法犯罪行為,嚴重影響社會治安。為了教育這些孩子,經“四清”工作隊提議,在縣公安局的協助下,是年秋,該校派員到派出所查閱負案登記在冊的流浪兒童情況,把其中7—15歲共38人招到該校,舉辦了一個“頑童教育班”(一至六年級複式班),由黃萬喜老師擔任班主任。經過一年多的教育,這些“頑童”有了很大的轉變。對那些年齡較小的,分別編入了相應的普通班繼續讀書;年齡較大的則在有關部門的協助下安排就業。
1969年,該校再度附設國中班,招有初一兩個班,1970年秋,這兩個班剛升上初二年級時,又全部拼入陽江縣一中。
1982年,原陽江縣教育局提倡學習“桃江經驗”,“三育一齊抓”(成人教育、學齡教育、學前教育)。於是該校又附設學前班(幼稚園大班),此後每年都招收學前班6—8班,直至1998年,上級主管部門明令取消國小附設學前班為止。
1987年,為解決教師住房難問題,由政府補助一部分,教師個人出資一部分(當時只有21人集資),在華恩里的學校屬地,建成21幢單家獨戶的兩層教師住房,分給集資的21戶教師入住。
1988年秋,陽江撤縣建市後,該校改名為“陽江市江城第一國小”。在各級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學校取得長足發展,教學設備不斷完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社會上取得很高的聲譽,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該校就讀。1989年在校學生3212人,其中學前班學生386人。
1991年秋,在學校管理工作十分繁重的情況下,該校又接上級任務,開辦陽江市第一個弱智兒童教育班,招收弱智兒童11人。由賴小華老師擔任班主任。這個班開辦時取名為“特教班”。考慮到這個班的學生可能會受歧視,後改名為“開智班”。但仍覺得會影響家長和學生的自尊心,最後索性與普通班一樣排序,改名為“X(9)班”,直至1997年畢業都用此班名。幾年來,這個班的孩子處處受到關懷和愛護。根據他們智商低下、注意力不集中、且愛吵架的特點,老師們堅持“正面教育,循循善誘,耐心輔導”的原則,引導他們走上正軌,使他們在德、智、體各方面都得到發展。畢業後大多升上了國中,繼續接受義務教育。
為了最大限度滿足廣大家長渴望孩子入讀該校的要求,在上級的指導下,增加了招生人數,至1994年,在校學生多達4654人,其中學前班703人,特教班11人。是當時全國在校學生人數最多的國小之一。由於學生人數多,班額大(平均每班78人),管理工作極為繁重,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也有一定影響。因此,1995年後,採取各種措施,控制學生人數,減少班額。至現在學生已減少到3500多人。
1992年,廣東省教育廳建立“省一級學校評估制度”後,1993年和1994年,省教廳的有關領導多次到該校考察,認為該校各方面都具有向“省一級學校”目標發展的基本條件。在市、區人民政府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1994年秋,擬訂了“申報省一級學校方案”,加快了學校的軟、硬體建設 1995年4月18日至20日,省一級學校評估團的八位專家,對該校作了全面的,嚴格的,深入細緻的檢查評估,充分肯定了學校所取得的成績。同年7月6日,廣東省教廳正式發文,批准該校為“廣東省一級學校”(是陽江市第一批被命名為“省一級學校”)。12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又授予“廣東省文明單位”稱號。
近幾年,該校還獲得“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和“廣東省民眾體育運動先單位”等光榮稱號。
校長一覽
姜 自 駒 學堂監督 光緒三十二年(1906)——光緒三十四年(1908)
羅 玉 麟 學堂監督 光緒三十四年(1908)——宣統元年(1909)
林 鐘 英 學堂監督 宣統元年(1909)——民國元年(1912)冬
梁 琦 校 長 民國元年(1912)冬——民國三年(1914)七月 民國三年(1914),教育部規定,把“學堂監督”改稱“校長”
譚 以 炯 校 長 民國三年(1914)七月——民國六年(1917)春
關 祝 齡 校 長 民國六年(1917)春——民國八年(1919)三月
林 鐘 英 校 長 民國八年(1919)三月——民國二十二年(1933)八月 復任該校校長
陳 炳 霈 校 長 民國二十二年(1933)八月——民國三十三年(1944)
一月
莫 益 培 校 長 民國三十三年(1944)一月——同年七月
譚 國 模 校 長 民國三十三年七月(1944)——民國三十七年(1948)
秋
何 雅 林 校 長 民國三十七年(1948)秋——民國三十八年(1949)春
謝 鼎 熙 校 長 民國三十八年(1949)春——同年冬 1949年10月陽江解
放,是年冬,謝被免職
曾 傳 榮 校 長 陽江解放——1950年8月 陽江解放後第一任校長
何 業 強 校 長 1950年8月——1953年8月
周 文 湊 校 長 1953年8月——1954年2月
陳 業 昌 教導主任 1954年2月——1956年8月 當時缺校長,由教導主任代理
校務。
林 耀 昌 第一副校長 1956年8月——1961年8月 缺校長,由第一副
校長主持校務
楊 基 華 校 長 1961年8月——1962年2月
譚 德 球 校 長
李 子 雲 校 長
李 勛 章 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1962年2月——1965年7月 這期間,學校設
有兩名校長。馮遠均接李勳章之任。
林 耀 棠 校 長 1962年2月——1966年7月
馮 遠 均 校 長 1965年8月——1966年7月
譚 宗 玉 校 長
陳 定 潮 校 長
余 宏 齡 校 長
陳 茂 芳 校 長
譚 訪 校 長
陳 茂 芳 校 長
龐 遠 昭 校 長 1988年8月——1997年12月 1988年8月,龐為第一副校
長,主持校務,教辦主任何鴻誠兼校長。1989年春,龐為正校長
蔡 秀 潔 校 長 1997年12月——2009年8月
張 明 鳳 校 長 2009年8月-------至今
校園特色
該校自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從卜巷街考棚遷至南恩路黌宮(孔廟)之後,這裡就一直為該校校址。
黌宮後面的鼉山,是城內唯一的一座小山,也是全城海拔最高的地方。鼉山上原有兩枝高大的木棉樹,相傳為南宋所植,樹身數十圍,樹高40多米。春日紅花燭天,照耀北津,成為一景——“鼉江春樹”,原是陽江舊八景之一。有詩云:
木棉千古直撐空, 花放年年送暖風。
曾道火燒天二月, 鼉山遙映北津紅。
(清.林乙連《鼉山春樹》)
學校校門是黌宮的大門,是座又高又大的三門牌坊。原來黌宮的整體建築緊湊均稱,飛檐斗拱,莊嚴肅穆。但因年代久遠,宮外色彩斑駁,宮內樑柱蛀蝕。雖仍作校舍,實已成危房。
為保護“黌宮”這一歷史文物和師生的安全,從1989年起至1990年,在區政府的領導下,多方集資,對黌宮大門(校門)、黌宮第一進的“戟門”、第二進的“大成殿”作了大修,第三進的“崇聖祠”作了小修。這樣,黌宮舊貌變了新顏,更顯雄偉壯觀。
至於“崇聖祠”後面的“大甬道”、‘明倫堂”、“儒學齋”、以及“尊經閣”前的東、西樓等建築,則於1992——1994年間的校園大改造中全部拆除,闢為活動場地。原在這些建築中所設的教室,全部遷至新建的教學大樓里。黌宮最後面的“尊經閣”,幾經周折,現改建成教學、辦公綜合樓——鼉峰樓。
該校原占地面積只有16000多平方米(包括華恩里的學校屬地約2000平方米),遠遠達不到生均占地面積的要求。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學校規模空前龐大,校園更顯得十分擁擠,學生活動場地奇缺。經校方多方奔走呼籲,引起了社會各界和政府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至1996年冬,陽江市人民政府決定,在原市公安局舊址(與該校相連)無償撥地5600平方米作為學校建運動場之用,使校園面積增至22000平方米。
1997年拆建新華北路時,原在華恩里的教學樓和教師宿舍全部拆除。於1998年一併遷至原市公安局舊址,建成新的教學樓和教師宿舍樓。
自此,整個校園連成一體。校園內有25米長,6條游道的室內游泳池(1989年建成);有占地5000多平方米,設有200米環形跑道的標準運動場;有占地約1600米的露天會場。更有紅牆綠瓦、古色古香的古建築,又有錯落有致,氣勢恢宏的現代高樓。校園內綠樹婆娑,花香四溢,實是育人的好殿堂。
名師薈萃
江城一小歷來飲譽陽江,其重要原因是匯聚著眾多的辦學強手,育人良師。他們甘於獻身教育事業,為培養高素質的後代而嘔心瀝血。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和強烈的育人責任感,使人感動,令人欽佩。他們在這塊教育的淨土上,艱苦奮鬥,不斷創新,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社會英才。
這裡收集的只是該校教育精英中的部分典型。
該校第一任校長(當時叫“學堂監督”)姜自駒,字軼群,江城五馬坊(東門街)人,年幼時十分勤奮,刻苦讀書,青年時參加陽江州考試名列前茅,考取秀才。光緒元年(1875年),赴廣州參加鄉試,中了舉人。光緒六年(1880年)赴京考試,中了進士,入翰林院,被皇帝欽點為庶吉士,是陽江數百年來進入翰林院詞館的第一人。光緒九年(1883年)他改入刑部,任刑部主事。
回鄉後,致力於地方教育,先後在江城濂溪書院、南恩書院和織 圩的七賢書院講學授徒,擔任主講。後又被聘到陽春的存著堂講學。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陽江知州林翊創辦“陽江直隸州官立兩等國小堂”(江城一小前身),姜被推舉為學堂監督(即校長)。
他身為進士,又曾被皇帝欽點為高官,但他對官場仕途十分淡泊,甘願隨鄉投身教育,主政一所“國小堂”,造福鄉梓,實是難能可貴。
校長林鐘英,字少瓊,號拙庵。陽江城人,光緒貢生。曾於宣統元年(1909)~民國元年(1912)任該校校長,民國8年(1919)~民國22年(1933)再度復任該校校長。在擔任該校校長期間,先後還兼任陽江官立中學堂(陽江一中前身),陽江官立師範學堂(陽江師範前身)國文教員。他愛生勤教,循循善誘。與門生相處,謙和平易,藹然一忠厚長者。其常勉勵學生“立德、立功、立言”,努力造就社會之棟樑。
林校長為人剛直不阿,胸懷磊落,不染塵俗,唯重讀書,不慕仕途經濟。對逐臭官場的無恥這輩,對不學無術,獨善鑽營之徒不屑一顧。
其著作甚豐,著有《讀左拙記》、《拙庵文集》、《拙庵詩稿》、《拙庵耕錄》、《修身教授》、《鄉土地理》……總共八十餘卷。
其還熱中於社會慈善事業,屢次倡議修路建橋,以利民眾往來,多辦善堂,使無家可歸者有所寄宿;每逢饑饉之年,與同仁友好為食於道,以濟饑民。隆冬季節,勸募寒衣,使受凍之人得以暖身。
民國13年(1924)他參加續修縣誌,廢寢忘食,悉心釐訂,先完成《陽江鄉土志,》次年《陽江志》脫稿。修志三人中,他能始終其事,甚為可貴。
民國二十五年(1926),《陽江半月刊》載文對林校長所贊:“少負異才,宅心仁厚。內行修潔,外物不乾。負而力學,博極群書。教授生徒,成材甚眾。居恆著述,其書滿家。……總其生平行誼,無愧完人。”
該校莫嘉毓、譚自強等六位優秀音樂教師,於民國24年~25年(1936)選編了一本鉛印音樂教材—《模範國小唱歌集》,內容豐富,是本縣第一本學校自編教材,在陽江教育界中影響較大,對音樂教育作出了很好的貢獻。
莫嘉毓老師還是陽江第一位用國語教讀《國語》課文的老師。
校長陳炳霈,字叔文,陽江阜場人,1929年畢業於中山大學英語系,曾任陽江縣立師範校長。於民國22年(1933)8月~民國33年(1944)1月任該校校長。在任十年中,該校取得很大發展,學生近千人,教職員60多人。他努力爭取各方支持,不斷擴大校園面積。
由於學校規模大,管理較困難,他在陽江首創分級管理辦法,把學校管理得很好。為激勵師生團結奮鬥,他發動教師集體創作校歌——《陽江縣立模範國小校校歌》。
他積極支持黨的革命鬥爭,接受安排多位中共地下黨員在該校任教,使該校成為當時黨的地下活動聯絡點。
以後,他曾出任陽江漠南中學校長,再後又創辦宏中中學,任校長。當宏中與文范中學合併改為漠江中學(三中前身)時,他任校長至1952年下半年。
陳校長一生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成績斐然,是陽江教育名家。曾先後被選為陽江縣第一、二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校長曾傳榮,江城麥屋巷人,1932年在陽江縣立師範學校畢業後,歷任國小教師、校長。1945年7月在陽春大塘村龍池國小任校長時參加中國共產黨,1948年秋任陽江崗背國小校長,參加中共江城區委委員。1949年10月,陽江解放前夕,為保護國家財產,維護地方治安做了不少工作。
陽江解放後,他出任該校校長,此後曾任儒垌中學、織 中學、大溝中學師範學校、兩陽中學、塘口中學、崗列中學等校副校長、校長。他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善於團結教師,愛護學生,忠於職守,為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少貢獻,深受教育界人士尊重。
1975年離休後仍在發揮餘熱,1980年被選為陽江縣第四屆政協常委,並任中共陽江縣黨史徵集研究領導小組成員、縣委黨史研究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積極宣講陽江革命鬥爭史,常對陽江基層幹部和中國小師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1984年又被選為陽江縣第五屆政協委員,兼任文史委員會主任,主編《陽江文史》,致力於地方史資料的蒐集和研究,為編寫地方史作出了貢獻。1990年參加 組織陽江市老幹部關心青少年成長研究會,任副會長,並於當年獲廣東省老乾局“老有所為獎”。
全國優秀班主任、金質獎章獲得者許良老師,江城人,他從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矢志不移地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他對學生親如父母,既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又十分重視學生思想品德的成長。教育學生嘔心瀝血,事跡感人。
在教學上,許老師不斷改進方法,根據少年兒童的心裡特點,堅持啟發式教學,注重因材施教,對優生積極扶持,對差生更不遺餘力輔導。他所教的班,在江城鎮的統考中總是名列前茅。在升中考試中,考進重點中學——陽江一中的學生總占全班學生人數的一半以上。
許老師為教育事業作出了不少貢獻,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高度讚揚,曾多次被評為縣、市、省的優秀教師,曾被選為江門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83年又被評為全國優秀班主任,並獲金質獎章。同時應邀到北京參加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大會,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英才蔚起
該校自創建以來的百年歷史中,孕育了一代代的英才。
當祖國危難之際,他們表現了強烈的愛國情懷。
民國十四年(1925年)六月,廣州爆發了“六.二三”沙基慘案、上海“五卅”慘案,該校學生熱血沸騰,與縣中、師範和縣立女高學生一起,走上街頭宣傳呼籲,舉行各種集會和遊行,反對帝國主義暴行,積極支持省港大罷工。
軍閥鄧本殷喪心病狂地與英人勾搭,密謀以海陵島為抵押,向英貸款300萬元。此事為學生所悉,該校學生又與縣城各中國小學生一起,舉行大規模的反帝示威遊行。並於同年七月十六日與各校學生向政府發出銑電,開展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對鄧本殷出賣國土—海陵島的鬥爭,使鄧的陰謀無法得逞。
在反帝浪潮中,該校學生還參加了查緝仇貨(主要指英貨、日貨)的鬥爭。大大打擊了奸商,推動了當時農會、工會的成立。
民國十五年(1926年)九月,該校率先成立了“學生協進會”,這是後來“學生自治會”的前身。並與縣中、師範、縣立女高、證光高小的學生一起,成立了“陽江縣學生聯合會”,大大推動了當時的學生運動。
民國十七年(1928年)五月三日,日寇出兵山東,炮轟濟南,大肆屠殺我同胞。該校學生又迅速走向社會,與縣城各中國小學生一起,聲討日寇的滔天罪行。
民國二十年(1931年)十月該校學生痛恨“九.一八”之恥,組織“抗日救國會”,支援抗日鬥爭。還以《國恥》、《鐵血歌》、《武裝自己》等歌曲,激勵我同胞抗擊日寇的侵略。
在科學道路上,該校畢業學子中的英才們,刻苦攻關,攀登一個又一個科學高峰,為祖國爭光。
關履權,1918年生於陽江縣城一個貧苦家庭,1931年在該校高小畢業。是中外著名的宋史專家,學識淵博。歷任華南師範大學教授,獻身於教育事業和史學研究50多年。幾十年來,筆耕不輟,著作豐碩,撰寫研究宋史的文章及其他文史論文等共100多萬字,對宋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
黃伯榮,是陽江海陵島人,1922年出生於一個書香家庭,他周歲喪母,與庶母過著孤兒寡母的生活,常受人欺凌。他在村里讀完初小就考入該校讀高小。在該校就讀的兩年中,因成績優異,每學期都受到免交學費的獎勵。
他是我國著名的漢語語言學家和漢語語言教育家。數十年,從事現代漢語的教學和研究,碩果纍纍,是我國第一批碩士研究生導師,為新中國的漢語語言學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莫益麟,1928年12月出生於陽江崗列鄉。國小在該校畢業。曾任職於國家民族經濟司,是中央民族大學經濟所研究員。是中國著名的民族工作專家,數十年來共發表近400萬字有關民族經濟政策、民族統計等方面的報告和論文;同時他又是中國著名的畫家。他的畫作獨具風格,在參加國際、國內美術大賽中,多次獲大獎、重獎。有的作品被編入多種美術精品集,為重點美術院校收藏。
曾慶豐,出生於陽江縣江城崗列鄉玉沙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是曾慶存的大哥。當時,他家種田無牛,常常是父親扶犁,由他拉犁耕作,終年辛勤勞動,猶難得溫飽。國小時在該校就讀,由於勤奮好學,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常獲得免交學費的獎勵。
他是著名的地質學家,從事礦床和礦田構造的研究。1964年因積勞成疾,而在他帶病的二十一年中寫出了四部專著和五十多篇論文,共100萬字。1986年越級晉升為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韓樹榮,1933年出生於陽江江城,1942年在該校讀書,直至國小畢業。他是我國著名高能物理學家,在高能物理的研究實驗中取得重要成果,曾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研成果獎”。1986年提為科學院副研究員。後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培訓中心聘為教授。
曾慶存,1935年生於崗列鄉玉沙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是曾慶豐之弟。當其兄已到入學年齡時,父親想盡辦法送其兄弟倆一起入該校讀書,直至高小畢業。他們深感上學來之不易,所以讀書非常勤奮,又積極參加勞動。春耕時,家貧無牛,其兄當牛在前頭拉著犁繩艱難前行,其父則在後面扶犁拚命向前推,而慶存就隨後彎腰搬泥塊。冬天放學回家,兄弟倆又自覺挑水到菜地澆菜,入夜才收工回家。他們勤奮好學,刻苦耐勞的品質,得到當時該校老師的高度評價。
他從蘇聯留學回國後,一直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研究所工作,連續兩屆任該所所長,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是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全國政協委員。是個有卓越貢獻的世界著名科學家。在大氣動力學和地球流體力學理論、數值天氣預報法、氣候數值模擬和預測理論、遙感和自然控制論等科學領域中有重大的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該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教育教學質量紮實提高,學生品學優良,不斷湧現出一個又一個俊傑英豪。
“捨己救人的少年英雄”利春曉,在該校讀書時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國小畢業後考上陽江市一中。1995年遇同學溺水時,她奮不顧身,下水相救。溺水的同學被救起來了,而她不幸犧牲。利春曉的英雄事跡,激勵著我市乃至全省的廣大青少年。1996年6月,廣東省教廳發出通知,要求各地組織師生收看電視劇《漠江春曉》,繼續深入開展向少年英雄利春曉學習活動。
“見義勇為的英雄”霍健敏,199×年畢業於該校,1999年8月在與歹徒的鬥爭中英勇犧牲。中共陽江市委、市府追授他為“優秀共產黨員”,並作出《向霍健敏學習的決定》;中共廣東省軍區委員會給他追記一等功;廣東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追授他“見義勇為英雄民兵”稱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國家民政部、解放軍總政治部追授他“模範退伍軍人”榮譽稱號。他那見義勇為的英雄氣節,深深地教育著年輕一代。
第二屆全國少先隊代表大會代表李計籌,在該校讀書時,是個道德美而又天資聰穎的女孩,多次評為區、市“優秀少先隊員”。1990年10月,被選為第二屆全國少先隊代表大會代表,光榮地出席了在北京召開的代表大會,並受到國家主席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她在該校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陽江市一中。現在是中山大學博士研究生。
第三屆全國少先隊代表大會代表李伊瑾,沉靜文雅,品學兼優。她以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愛集體,助人為樂的良好品德而贏得老師和同學的愛戴。她勤奮好學,學業成績優良,尤其語文成績拔尖。學科競賽多次獲獎。1995年10月被選為第三屆全國少隊代表大會代表,到北京出席了本屆少代會。
1997年在該校國小畢業後,考上陽江市一中。2003年以優異成績考上中國人民大學,現正在大學深造。
(註:以上史料由江城一小老校長龐遠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