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村位於湖南省桂陽縣正和鄉境內,距郴州市區30公里,經高等級公路、郴仰公路與萬華岩、仰天湖形成旅遊金三角。村落因依陽山而得名。這裡青山環繞、秀水縈迴,頗似《桃花源記》所記述的境界。何氏族人自明初從廬江郡遷徙而來,子孫繁衍,聚族而居,已逾數百年。村落始建於清弘治年間盛於道光年間,占地1萬多平方米,現存古民居建築60餘棟,5000平方米。村落座北朝南,依山造屋,傍水結村,小溪流貫全村。房屋結構嚴謹、錯落有致、屋檐飛翹、雕樑畫棟,在通風、採光、排水、防火處理上獨具匠心。壁檐彩繪,木雕石刻,精緻素雅,栩栩如生。村落在布局上講究“天地人合”,結構上體現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與建築的完美結合。 何氏族人崇文尚武,重倫理,求和睦,明理義,事農桑,湧現出進士、舉人十餘人,官至將官、翰林者多人,不以望族自居,助弱扶貧,自發設立了“重九會”(敬老)、“議學會”(助學)、“女兒會”(扶孺)、“禁戒會”(自律)等,形成了“寬容誠厚重,和氣致禎祥”的數百年家風,是我國古民俗風情的“活化石”。陽山古民居是集人文與自然為一體的民居景觀。
相關詞條
- 陽山古民居
陽山古民居編輯 鎖定 陽山村位於湖南省桂陽縣正和鄉境內,距郴州市區30公里,經高等級公路、郴仰公路與萬華岩、仰天湖形成旅遊金三角。村落因依陽山而得名。這裡青山...
- 陽山古村
桂陽縣陽山古村因依騎田嶺而得名(騎田嶺是南嶺五山之一,秦時稱陽山)。始建於明朝弘治年間,存古建築60餘棟。結構上體現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與古典建築...
- 陽山古村風景區
陽山古村已累計投入資金1600餘萬元,編制了陽山古村景區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備,並且實現了景區美化、亮化、綠化。村內現有古民居群、...
- 陽山古建築群
陽山古建築群:位於桂陽縣正和鄉陽山村。古民居始建於明弘治年間,(1488——1505),清乾隆已成村落。嘉道年間鼎盛。房屋坐東北朝西南,磚木結構。現存住房60棟為...
- 陽山村(湖南省桂陽縣正和鄉陽山村)
陽山村主要景點有古民居群、原始次生森林、驛道古橋、明清古墓、太平天國古戰場、高山草甸、天然溶洞等十餘處。 [1] 村中現存古建築60餘棟,五千平方,房屋結構...
- 湘南民居印象
湘南民居文化初步研究 湘南古民居磚瓦藝術 聚落背後的人文情懷 湖南民居印象 ...湘南民居形態與自然性回歸 遠親不如近鄰——觀陽山古村感悟現代 都市淡漠的鄰里...
- 古村(歷史自然村落)
為進一步推進我國古村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由中國旅遊報社和2006年中國郴州生態(民俗民居)旅遊節組委會聯合發起的“中國十大古村結盟”活動,於2006年9月16日上午在陽山...
- 桂興市
陽山古民居旅遊區:位於郴州市桂陽縣正和鄉陽山村境內,距離郴州市區約30公里,距桂陽縣城15公里。主要景點有古民居群、原始次生森林、驛道古橋、明清古墓、太平天國...
- 正和鄉
初步形成以陽山古民居群為亮 點的陽山民俗文化旅遊風景區,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一 定影響。正和鄉農業 編輯 正和鄉農業開發有較大發展。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
- 東塔風景區
東塔風景區以湖南省桂陽縣縣城為中心,以古文化為特色。主要景點有東塔公園、蔡倫井、蒙泉、龍潭書院、平陽古街、桂陽賓館、正和陽山古民居、落坦坪落天十八岩、...
- 方世敏
《古商城竹海生態旅遊區總體規劃》、《衡陽常寧天堂山旅遊開發可行性研究》、《郴州陽山古民居旅遊開發可行性研究》、《郴州蓉湖生態園旅遊開發可行性研究》、《郴州...
- 桂陽縣
陽山古民居 2018年,桂陽縣地區生產總值376億元,比2017年增長8.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55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166.42億元,增長7.6%,第三產業...
- 郴南大道
小埠古村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有550年的歷史,現有明古民居50棟,能同時容納...陽山古村始建於明初,至今逾600餘年,這裡依山造屋、傍水結村,已保存古建築60...
- 正和中學
正和中心校地處中國十大古村—美麗的陽山古民居旁,因此地山美、水美、人更美,特推出“尚美”特色教育理念:即“以美益德,以美啟智,以美怡情”,培養學生的語言...
- 南塘村(湖南省郴州市桂陽縣流峰鎮下轄村)
鹿峰塔,陽山古民居,相山瀑布 車牌代碼 湘L 目錄 1 簡介 2 地理位置 3 經濟 南塘村簡介 編輯 南塘村地處在流峰鎮的西北,與板橋鄉交界,全村共轄5個自然...
- 郴南旅遊大道
小埠古村始建於明朝永樂年間,距今有550年的歷史,現有明古民居50棟,能同時容納...陽山古村始建於明初,至今逾600餘年,這裡依山造屋、傍水結村,已保存古建築60...
- 亞倫帝尼(歌手)
礦山公園資格;“中國十大古村”之一的陽山古村被譽為湘南民俗文化與古民居建築的...《古郡桂陽》是亞倫帝尼繼《煙雨鳳凰》之後的第二首中國風R&B創作。歌曲由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