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城棉紙
- 外文名:Yangcheng tissue
- 起源:陽城縣東城辦下孔村一帶
- 製作:選、泡、燕、曬、碾等多道工藝
起源,製作,特點介紹,用途,
起源
在陽城縣東城辦下孔村一帶,至今仍保留著一項古老的手工技藝——造紙。這裡所造的棉紙質量優良,用途廣泛,遠近聞名。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下孔村,去探尋一下這門古老的手工技藝。下孔村位於蘆葦河的下游,是陽城縣東部的門戶。這裡水源豐富,桑林茂密,為造紙業的興起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陽城棉紙的起始年代已經無法查證,但是清朝雍正年間澤州知府朱樟所寫的《下孔行》中就已經有了“碧欄桿外梨花重,白粉牆低蠶紙乾”的詩句,詩人還在“蠶紙”二字後加了“村人多以造紙為業”的夾注,可見當時下孔的造紙業已經十分興盛。由此可以推斷,至少在清朝雍正年以前,下孔村的手工造紙就已經非常興盛。當時,下孔村曾經還存有一座明代古廟,廟內立有石碑,塑有中國造紙發明人蔡倫的全身,村民們把它視若神明,四季香火不斷,可見當時人們對於造紙的重視和推崇。到了民國時期,下孔一帶的造紙業進一步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基本上是家家設池,戶戶造紙,年產各種土紙、棉紙和黃裱紙約十萬多刀。陽城手工造紙的主要原料是桑皮,輔助原料有石灰、油膠等等。所用的工具有氈、柵、壓尾板、搗餅錘、切皮刀、芭、卜藍等,這些都是手工造紙的特用工具。
製作
造紙的主要過程為選、泡、燕、曬、碾、切、造等多道工藝,俗稱七十二道工序。大致是這樣的:採訪 老藝人:從外邊收回桑皮來,去河裡頭泡著,揀皮,就揀成那種三四斤一把,罷了把它泡到石灰水裡邊,弄成白的,把它上鍋蒸,蒸出來後重去河裡化皮,就是把那石灰揉掉,把那紅皮皮揉掉,把它泡到河裡邊,泡上三天,出來後,在竹籃裡頭碾皮,把它弄出來以後,重到河裡泡上兩天,撈出來去河裡邊搭皮,搭皮出來就做成這個成品了,半成品。採訪 老藝人:這叫桑皮,罷了以後下到河,把它淘淨以後回來,把那棍棍、雜質撿完,撿完以後把它剁成一大片,到這裡一切,切完了以後就可以上打漿機。採訪 老藝人:這個水槽裡頭放上水, 瓤子丟上,丟進去以後,把這(氈和柵)再搭上它,完了再搭到這上邊,現今這么放下,一撈(紙漿),撈起來,空乾以後,(把紙漿)下到這上邊,這樣(一扒拉)以後,掀起(紙漿就平鋪在上面了),這一張一張擺上來,摞到這個下紙板上,摞到這兒以後,用這個木頭槓桿擠壓,把水分擠完,擠完了以後,吧乾紙漿放到這個圪杈上。採訪 老藝人:把水分擠完以後,放到這個圪杈上,就一張一張揭的,把它刷到牆上,刷的平整,這個男女勞力,小孩都能幹,一個小時後把它揭下來,一張一張摞的齊齊的,80張為一刀。曬過的紙當天或隔天要及時收拾起來,不能攢下一大堆。收拾紙看起來簡單,實際做起來並不容易,一是不能對了刀,二是不能捆崩了,三還得捆齊捆緊,把紙捆兒外表拾掇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給買主一個良好的第一感覺,就憑這實打實的功夫,陽城棉紙一度名滿澤州,享譽晉南。
特點介紹
紙面無圪瘩,柔軟光滑,潔白細膩,薄如蟬翼,邊沿整齊,拉力強。它的規格型號有4開、尺三、8寸等多種,計量單位為噸、刀、張、1噸等於2000刀,一刀有80張。當年,先人們利用當地資源,土法上馬,自產自銷,為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等傳統節日祭奠活動,人們都會購買大量的土紙。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也會用到大量的包裝紙和其它用紙,如糊窗戶、打仰塵等。除此之外,許多書畫愛好者還會把它當作書畫練習的必需品,認為廉價的陽城棉紙比起書畫宣紙來更具有獨特的妙處。由於它的拉力強,十分利於裝裱、裱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戰爭後期,當時太岳行署駐紮在陽城,行署機關報《新華日報》的印刷用紙就是由下孔村提供的,村民們以日產土報紙0.15噸的速度,保證了《新華日報》的順利發行。在上個世紀50年代農業合作化以前,下孔村以家庭為單位進行手工造紙,農業合作化以後,村里先後成立了造紙生產互助組,造紙生產合作社,實行集中生產。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家庭個體造紙業再度興起。據資料顯示,僅造紙一項收入占到全村總收入的40%以上。90年代中期,由於各類集體和個體行業迅速發展,村里大部分勞動力發生轉移,加之造紙原料、市場價格等因素,家庭手工造紙逐漸冷落下來。
用途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手工造紙因其工藝複雜,勞動強度大,同工業造紙相比較成本也大,現今已經很少有人願意再從事這項工作,傳統的手工造紙面臨著即將消亡的局面,好在廣大有識之士已經關注到這一點,隨著手工造紙被列入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這一古老的技藝必將引起人們的重視,進一步進行挖掘、搶救,將會產生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