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的療愈力》內容簡介:沒有陽光就沒有人類。我們在陽光下誕生、進化,數千年來與光和熱協調。但過去幾十年來,由於發現過度曝曬會導致皮膚病,我們喪失了與陽光及其治癒力量的親密接觸。但陽光是人體安康、保健的關鍵——許多人的健康問題源於缺乏陽光。太陽的光和熱在大自然各方面都必不可少,而人類作為大自然的一部分,其安康、保健、活力和幸福都離不開陽光。國外很多醫生和日光浴理療師通過研究和實踐發現了陽光的神奇作用──陽光可以預防、治療某些常見病,甚至某些致命疾病,如乳腺癌、心臟病、多發性硬化症、骨質疏鬆症……本書作者總結了人類過去如何運用陽光預防和治療疾病,並展望了在未來,如何更多、更安全地運用陽光治病助人。本書給出了我們亟需的安全地重返陽光的原因和做法,讓我們學會正確使用排名宇宙第一的超級健康能量──陽光──來保健,甚至治癒絕症!
基本介紹
- 外文名:The Healing Sun:Sunlight and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
- 書名:陽光的療愈力
- 作者:理察·哈代
-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 頁數:169頁
- 開本:16
- 譯者:劉仲敬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433197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陽光的療愈力》編輯推薦:
世界自然療愈經典譯叢第四彈!
英國皇家自然醫學協會最高榮譽獎獲獎作品!
從現在起,讓陽光回到我們生活中!拋開防曬霜和太陽鏡,讓春天和初夏的晨曦與你親密接觸,你將感受到太陽光對心靈和肉體的神奇療愈力!
世界自然療愈經典譯叢第四彈!
英國皇家自然醫學協會最高榮譽獎獲獎作品!
從現在起,讓陽光回到我們生活中!拋開防曬霜和太陽鏡,讓春天和初夏的晨曦與你親密接觸,你將感受到太陽光對心靈和肉體的神奇療愈力!
作者簡介
理察·哈代博士(Richard Hobday,MSc,PhD)出生於英格蘭,先後在克蘭菲爾德大學(Cranfield University)的工程學院、伯明罕藝術設計學院(Birmingham Institute of Art and Design)學習,是一名註冊工程師,其太陽能建築設計聞名全球,並因長期關注建築與陽光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成為全球日光浴療法(Heliotherapy)研究的領軍人物。同時,他也是一名註冊輔助治療師,長期研究傳統中醫和中藥體系,併到中國進修。他經常在世界各地傳授如何安全使用陽光對人體健康的正向性影響的科學方法,在眾多主流媒體上接受採訪或發表觀點。除了本書,他還著有深受好評的《光的革命:健康、建築與太陽》(The Light Revolution: Health, Architecture, and the Sun)一書。他也是英國紅十字會(BRCS)的成員。
圖書目錄
(中文版序)
(感謝)
(簡介)
(第一章讓身體和心靈都沐浴在陽光中吧!)
為什麼要曬太陽?因為我們需要“陽光激素”
缺鈣就服維生素D?錯了!
陽光能改變你的膽固醇與血壓值
凡事都有一個度:過度暴曬與皮膚癌
曬太陽能預防高血糖與黃疸病
陽光決定母嬰血液中的激素水平
陽光心理學:缺少陽光會忠心理疾病
陽光是冬季抑鬱症的最佳良藥
(第二章陽光不足或錯誤曬太陽都是作死)
為什麼人造光不宜於健康?
成天賴在戶內的巨大危害
臭氧層空洞會讓陽光更“毒”嗎?
白內障:眼睛與陽光的愛恨情仇
皮膚癌的元兇:錯誤地曬太陽
防曬霜真相:弊大於利
當陽光激活不好的自由基,靠什麼來抑制?
(第三章陽光的光榮史:專注攻克各類頑疾N多年)
維生素D缺乏有多普遍?
缺乏維生素D,你會知道有一種痛叫骨折
骨質疏鬆:年少時避曬太陽種下的禍根
佝僂病與軟骨病:都是陰暗惹的禍
肺結核的元兇:不曬太陽
“外科結核”:陽光是所有肺外結核病的剋星
正確曬太陽能預防大多數癌症
陽光VS.結腸癌
陽光VS.乳腺癌
陽光VS.前列腺癌
陽光VS.卵巢癌
陽光療法有助於治癒部分癌症
陽光VS.心臟病
陽光VS.糖尿病
太陽VS.多發性硬化症
陽光VS.牙損
陽光VS.牛皮癬
(第四章陽光:過去、現在、未來的治病良藥)
戶外還是戶內,你的選擇決定了孩子的健康
肺結核的戶外療法:陽光是肺結核的終結者
陽光療法的歷史:上下數千年
重新發現陽光的療愈力:全宇宙排名第—
陽光與天花之間不得不說的過往
殘酷戰爭中的溫暖陽光
伯恩哈德博士的實踐:陽光癒合了創傷
伯恩哈德博士的戰傷日光浴療法
羅勒博士——日光浴療法的“高級祭司”
“羅勒法”——人人都應踐行的日光浴保健法
掌握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段
日光浴加上海水浴:簡單的方式就能挽救生命
關於日光浴,我們究竟誤會了多少?
(第五章如何安全地曬太陽)
為什麼老年人更應多曬太陽?
正確曬太陽的時間:一天之內和一年之間
什麼是太陽曆?
什麼是太陽年?
經緯度對日光浴的影響
空氣污染對紫外線質量的影響
環境對紫外線強度的影響
溫度與濕度對紫外線水平的影響
你吃什麼,陽光有意見
有些病是吃出來的
預防皮膚癌,你得吃對東西
我們不僅要曬得對,還得吃得對
人造陽光——太陽燈與日光室
(第六章戶內戶外,我們都需要日光浴)
建築物也需要日光浴
倫納德·希爾爵士:要舒適還是要健康?
南丁格爾的病房:病房也要曬太陽
除了日光,新鮮空氣也是健康的左右手
走向歧途的現代醫院建築
沐浴在日光中的建築有益健康
城市方位:讓城市也曬太陽
讓陽光照進每個房間
(第七章21世紀,保健將與陽光有關)
從中國的古老療法到亨利爵士的“光衝擊”療法
臭氧層空洞與防曬霜利弊再檢討
總結:規避風險,盡情享用陽光的療愈力!
(2007年義大利版·附言)
維生素D—健康的重要關卡
預防癌症,陽光功不可沒
青年老年都需要曬太陽
讓陽光洗滌心靈
陽光——殺菌達人
陽光給予你的是最好的
(感謝)
(簡介)
(第一章讓身體和心靈都沐浴在陽光中吧!)
為什麼要曬太陽?因為我們需要“陽光激素”
缺鈣就服維生素D?錯了!
陽光能改變你的膽固醇與血壓值
凡事都有一個度:過度暴曬與皮膚癌
曬太陽能預防高血糖與黃疸病
陽光決定母嬰血液中的激素水平
陽光心理學:缺少陽光會忠心理疾病
陽光是冬季抑鬱症的最佳良藥
(第二章陽光不足或錯誤曬太陽都是作死)
為什麼人造光不宜於健康?
成天賴在戶內的巨大危害
臭氧層空洞會讓陽光更“毒”嗎?
白內障:眼睛與陽光的愛恨情仇
皮膚癌的元兇:錯誤地曬太陽
防曬霜真相:弊大於利
當陽光激活不好的自由基,靠什麼來抑制?
(第三章陽光的光榮史:專注攻克各類頑疾N多年)
維生素D缺乏有多普遍?
缺乏維生素D,你會知道有一種痛叫骨折
骨質疏鬆:年少時避曬太陽種下的禍根
佝僂病與軟骨病:都是陰暗惹的禍
肺結核的元兇:不曬太陽
“外科結核”:陽光是所有肺外結核病的剋星
正確曬太陽能預防大多數癌症
陽光VS.結腸癌
陽光VS.乳腺癌
陽光VS.前列腺癌
陽光VS.卵巢癌
陽光療法有助於治癒部分癌症
陽光VS.心臟病
陽光VS.糖尿病
太陽VS.多發性硬化症
陽光VS.牙損
陽光VS.牛皮癬
(第四章陽光:過去、現在、未來的治病良藥)
戶外還是戶內,你的選擇決定了孩子的健康
肺結核的戶外療法:陽光是肺結核的終結者
陽光療法的歷史:上下數千年
重新發現陽光的療愈力:全宇宙排名第—
陽光與天花之間不得不說的過往
殘酷戰爭中的溫暖陽光
伯恩哈德博士的實踐:陽光癒合了創傷
伯恩哈德博士的戰傷日光浴療法
羅勒博士——日光浴療法的“高級祭司”
“羅勒法”——人人都應踐行的日光浴保健法
掌握曬太陽的最佳時間段
日光浴加上海水浴:簡單的方式就能挽救生命
關於日光浴,我們究竟誤會了多少?
(第五章如何安全地曬太陽)
為什麼老年人更應多曬太陽?
正確曬太陽的時間:一天之內和一年之間
什麼是太陽曆?
什麼是太陽年?
經緯度對日光浴的影響
空氣污染對紫外線質量的影響
環境對紫外線強度的影響
溫度與濕度對紫外線水平的影響
你吃什麼,陽光有意見
有些病是吃出來的
預防皮膚癌,你得吃對東西
我們不僅要曬得對,還得吃得對
人造陽光——太陽燈與日光室
(第六章戶內戶外,我們都需要日光浴)
建築物也需要日光浴
倫納德·希爾爵士:要舒適還是要健康?
南丁格爾的病房:病房也要曬太陽
除了日光,新鮮空氣也是健康的左右手
走向歧途的現代醫院建築
沐浴在日光中的建築有益健康
城市方位:讓城市也曬太陽
讓陽光照進每個房間
(第七章21世紀,保健將與陽光有關)
從中國的古老療法到亨利爵士的“光衝擊”療法
臭氧層空洞與防曬霜利弊再檢討
總結:規避風險,盡情享用陽光的療愈力!
(2007年義大利版·附言)
維生素D—健康的重要關卡
預防癌症,陽光功不可沒
青年老年都需要曬太陽
讓陽光洗滌心靈
陽光——殺菌達人
陽光給予你的是最好的
序言
中文版序:走出戶外,去曬曬太陽吧!
丁東
一、萬物永恆的能量來源 在我所生活的這個內陸城市,秋冬季節總是被烏雲細雨籠罩,難得見到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偶爾老天開眼,太陽從雲縫裡鑽出來,熟絡的人們便紛紛使用QQ、電話呼朋喚友,但凡有空能脫開身的,便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相約於各個露天的茶館酒吧。一碟瓜子,一杯清茶,曬著太陽,說著閒話,這陽光下半日的閒暇,確可抵十年的塵夢。 大約三年多前,我從擁擠的城市中心搬到了近郊的一處坐北朝南的公寓樓。生活在這個少見陽光的城市裡,對於方位,我一向並未留意,但有一天清晨起床,忽然看到冬天的陽光從南回歸線方向一直照進客廳的大落地窗,家具、沙發籠罩著一層淡淡的紅光,溫暖的氣息一下子瀰漫了整個房間,我的精神頓時振奮起來,一種微微的感動充滿內心,讓我對於建築方位與陽光的關係及由此造成的身心影響,開始有了更加直接的體驗。 古代神話里的夸父為了追尋陽光,不惜渴死於西方的大漠;寒冷北方的候鳥為了追尋陽光,可以進行數千公里的飛翔。生命的本質,不過就是一種能量的呈現。世間萬物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繁衍,都需要不斷地從大自然中獲取能量,而這些能量,歸根到底都來自於太陽的光芒。正如當代物理學家布賴恩·格林(Brian Greene)在《宇宙的琴弦》(The Elegant Universe: String Theory)一書中所說:“地球上的生命全靠電磁波從太陽帶到地球上來的太陽能而生存”。以人類社會而言,在慢長的時間裡,人們靠燃燒樹木取暖、烹飪,樹木的能量其實就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轉換而成的太陽能。後來,人們學會了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而這些又是在漫長的遠古地質時期,被埋在地下的動植物轉化而成的能量。就連風能、水能,也是太陽能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在人與自然的密切聯繫未被現代文明割裂的古代,人類充分依賴太陽的能量安排生命的節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種植作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狩獵採集“斧斤以時入山林”。作為個體短暫的生命,要想健康安然的度過一生,更是必須與太陽的起落保持一致,中國最古老的醫典《黃帝內經》稱之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飲食有節。” 在遙遠的古希臘,人們同樣認識到太陽能量與生命健康的聯繫,他們把“醫療之神”的桂冠戴在了太陽神阿波羅的頭上。“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陽光、空氣、水和運動,乃是生命與健康的源泉。”《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第一句就提到“我以醫神阿波羅及諸神的名義起誓”,他還曾說“醫學生應該研究季節氣候及其身心的影響”。 而在最近短短一百年時間裡,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現代照明設備的普及,人類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我們在室內享受了更多的夜晚時光,卻離太陽的照耀越來越遠。 不久前,在我關於自然療愈與身心健康的系列閱讀中,偶遇了理察·哈代(Richard Hobday)所著的《陽光的療愈力》(The Healing Sun:Sunlight and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 )一書。閱讀是令人愉悅的,作者以科學的最新理論和詳實的歷史材料,完整講述了陽光與健康之間的種種故事,從書的縫隙中,不經意間透露出了那久違的太陽光芒。 二、日光浴的前塵往事 有關日光浴的前塵往事,理察·哈代在書中娓娓道來。在古希臘羅馬,曾經有一個崇拜自然、人神共處的黃金時代。在奧林匹亞山巔,希臘的勇士們在地中海燦爛的陽光下裸露著健壯的肌肉和黝黑的皮膚,他們相信太陽能帶來健康的力量。但隨著羅馬沒落,基督教的興起,太陽崇拜被視為了異教,日光浴療法開始日漸萎縮,此後整整一千年,它仿佛從人們的集體記憶里消失了。 直到19世紀末,在醫學專家的研究和實踐中,日光浴才再次得到提倡,並在預防和治療佝僂病、肺外結核、傷口抗感染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1903年的諾貝爾醫學獎甚至就頒給了研究太陽紫外線對微生物影響的尼爾斯·呂貝里·費森博士(Niels Ryberg Finsen),他以太陽的能量成功的治療了一直被視為絕症的天花和皮膚結核。 20世紀的前半期,日光浴療法得到廣泛推廣,許多醫生以陽光作為療愈的藥物,但受限於科學的認知,對陽光治癒的機理卻並不完全了解。戲劇的是,到了20世紀下半葉,隨著陽光會造成皮膚衰老以及對皮膚癌變的擔憂,陽光療法再次落入低谷;加上現代化妝品行業推波助瀾,防曬霜的應運而生,現代都市人對陽光產生了極為矛盾的心態。不少人用遮陽傘、防曬霜、太陽鏡把自己緊緊包裹起來,而另一些太陽依賴者卻長時間暴露在強烈的紫外線下,對正確的日光浴一無所知。 理察·哈代具有良好的現代醫學背景,同時,也長期從事中國傳統醫學的研究。在書中的第七章,他還詳細談到古老中國的太陽療法。順著他的思路,我想對中國的故事稍加補充。 戰國時代的典籍《列子》中曾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宋國的農夫,家裡很窮,有一天曬到了春日的暖陽,覺得是莫大的享受,於是就告訴妻子:“負日之喧,人莫知其,以獻吾君,將有重賞”。負者背負,喧者日也,負喧就是背對著太陽曬,真是太舒服了。宋國的農夫想到,要是把這樣的快樂告訴國君,一定會得到獎賞。列子本想揶揄一番宋國的農夫,沒想到卻透露了中國日光浴的一大法門:負喧曬背。 中醫經絡學說為此提供了理論依據。人體有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背部從頭至足有一條最長的正經──足太陽膀胱經,顧名思義,它是人體接受太陽能量和抵禦虛邪賊風的第一道防線。此外,背部也是人體奇經督脈之所在,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陽氣,以督脈承接陽光,可以振奮陽氣驅逐陰寒。 清代的慈山居士在他的《長壽秘訣》中寫道:“清晨略進飲食後,如值日晴風空,就南窗下,背日而坐,《列子》所謂:‘負日之暄’也。脊樑得有微暖,能遍體和暢。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極為補益。” 陰陽是中國傳統哲學與醫學的獨特概念,古人從觀察自然得到啟發,認為太陽是萬物的能量來源,能夠曬到太陽的地方就稱之為“陽”,曬不到太陽的地方就叫“陰”。有陽則生機勃勃,萬物滋生。《黃帝內經·素問》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明代大醫張景岳說:“人是小乾坤,得陽則生,失陽則死。”而曬太陽就能夠直接吸收陽氣,提升機體的活力。 如果一個人缺乏陽氣,就如同一個地方缺乏陽光,生命不能得以舒展。古人不能像現代人那樣隨意轉換空間,沒有陽光,就乘飛機到海南或雲南去曬太陽。古人怎么辦呢?不能改變世界,就去改變自身,中醫巧妙地利用自然界動植物寒涼溫熱和升降沉浮的不同屬性,設法在人體內營造出一個與人體疾病相對應的小環境,以幫助身體自我癒合,這就是中醫的乾坤挪移大法。當今有一個非常流行的中醫學派叫做“火神派”,就是中醫里的太陽崇拜者,其理論認為人體疾病大多起於虛寒,養生治病就是養護人體的陽氣,用藥大量使用熱性的附片、乾薑來扶陽驅寒。以我的認識,這就是憑空在體內構築一個陽光燦爛的內環境。“火神派”發源於清末的川西平原,四川盆地常年雲遮霧罩,少見陽光,古來就有“蜀犬吠日”的說法,難怪會產生火神派的扶陽學說。 道家的內丹學說是中國最隱秘的養生術,丹道師一直秘密地從太陽那裡吸取能量而獲得健康與長壽。“丹”字就是日月二字的合寫。修煉者常常在清晨面對初生的太陽練習吐納,夜晚靜坐時意念陽光。當修煉有成,性光圓滿時,他們會在閉目的黑暗中“看”到“圓坨坨、光灼灼”如太陽般的神秘存在。《道藏》中就記載有《服日月氣法》:“直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錢,在心中赤色,有九芒,從心中上出喉至齒間,即迴環胃中。如此良久。臨目存見心中、胃中分明……行之一年,疾病除;五年,身有光彩。” 中國社科院的胡孚琛教授曾解說過道家的認識:“人的食物及一切生命物質,皆是光合作用的產品。丹道關於精氣神的修煉,本質上也是光合作用。因之人的性光或心光,究極而言皆源自陽光。陽光是丹道攝入生命能量的主要來源,丹道之采日光法、拜日功、存想日光功、日光運睛功乃至密宗大圓滿以‘唵啊吽’咒語采日光積聚能量以達到虹化之身等,皆和攝入日光精華有關。” 在中國,日光浴除了接受太陽的能量,還總是和精神的愉悅聯繫在一起。唐朝的詩人白居易在一首《負冬日》的詩歌中就歡快地表達了這種情緒。其詩曰:“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白居易的直觀感受是正確的,但直到不久前,現代醫學通過對神經及內分泌的研究,才揭示了身體的內在機制。無論是對我們的機體還是情緒,陽光如同一個高超的魔術師,通過晝夜的交替、光線的明暗影響著我們的激素分泌和細胞功能,進而促進身心的健康。如果能夠如白居易這樣時不時地曬曬太陽,生活再多坎坷,也很難患上抑鬱症的。 三、陽光缺乏的健康問題 鳳凰衛視的記者閭丘露薇不久前曾作過一個關於中國抑鬱症的採訪專題,據她轉述業內專家的意見,中國目前約有一億多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其他的資料顯示,在北美,自殺是排在機動車事故之後的第二大青年死亡原因,大約10%的美國青年經歷過一次嚴重的抑鬱症。在較寒冷的北歐國家,冬季的季節性抑鬱症(SAD)更是相當普遍的現象。目前在較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中,抑鬱症人口幾乎每十年就增加一倍,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抑鬱症是一種身體與心理相互作用的身心疾病,對於致病的原因,專家們提出了不同的假說。但隨著現代神經醫學、內分泌醫學的發展,人們日益了解到致病的部分機制。美國的尼斯(Randolph M. Nesse)和威廉斯(George C. Williams)在《我們為什麼生病:達爾文醫學的新觀念》(Why We Get Sick: The New Science of Darwinian Medicine)一書中提到了過生物學家的一個實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兩位研究員在研究猴群中的領袖時,發現地位最高的雄猴體內血清素水平要比其他雄猴高兩倍,但當高等級的雄猴失去領導地位後,血清素水平立即下降,而且雄猴萎縮木僵,象一個憂鬱的人。如果隨機選擇一個雄猴,給他服用提高血清素水平的藥物──百憂解,每次實驗中這個雄猴都成了新的領袖。那么,陽光與此有何聯繫呢? 理察·哈代說:“光線進入眼睛,刺激虹膜。這時,兩件事發生了。首先,神經脈衝沿著視神經通向大腦視覺詮釋區域。同時,有些神經脈衝從視神經通向大腦內的腺體:下丘腦。下丘腦分泌血清素。血清素在下面這些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控制情緒;規範睡眠類型、體溫、消化和性衝動。最近的研究提示:SAD患者下丘腦有異常之處,光照可以使之逆轉。下丘腦的血清素水平在冬季的幾個月里下降,血清素水平低與焦慮和抑鬱有關。確實,最近發明的抗抑鬱藥,例如百憂解,能夠提高腦內血清素水平,從而緩解抑鬱症狀。因此,明亮的光線可以從根本上矯正血清素不足,從而有效治療抑鬱症。” 埃斯特·M. 斯滕伯格(Esther M. Sternberg MD)醫學博士在《康復的空間》(Healing Spaces:The Science of Place and Well-being)一書中也說到:“正如陽光可以激勵情緒、促進生理反應,缺乏陽光也可以導致情緒的低落和生理反應的減少。長時間暴露在螢光燈照明下而非長時間暴露在自然光下(是辦公場所里的常見情況)會令大多數人變得沮喪。” 除了對人體情緒的影響,在機體健康方面,陽光照射的重要作用在於能夠顯著激活維生素D的合成。維生素D對維護骨骼鈣質吸收及免疫系統健康必不可少。哈代引用數據說明:“科學家在歐洲11個國家測量了824位老年人的血液維生素D水平,發現36%的男性和近半數的女性缺乏維生素D。”此外,“皇家海軍醫學研究所調查了飲食結構正常但留在室內不曬太陽的年輕人,發現6周內他們的維生素D水平就下降到無法吸收足夠鈣質的地,陷於負鈣平衡。兩個月後,他們的維生素D水平下降到開始時的一半。” 目前的中國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而老齡人口的一大健康隱患就是鈣流失造成的骨質疏鬆。數據顯示,女性從35歲,男性從55歲起,每年喪失1%的骨質,45歲的女性大約有1/3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由此造成的身體骨折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命質量。人體內大部分的維D是皮膚通過吸收紫外線反應合成,雖然可以口服維D,但它也會產生另一些副作用。哈代說:“如果你在一年中適當的時間曬太陽,就根本用不著服用任何維生素D。相反,如果你不出去曬太陽,就可能陷於維生素D缺乏或是無效。” 當你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陽光還會幫助你的身體自動發生以下的事件:血液白細胞的數量增加了,以更有效地應對感染;血液的氧含量增加了,有毒物質的排泄加快了;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等多種疾病開始進行良性的癒合。甚至對於癌症,哈代引用其他專家的研究說明:“越接近赤道,乳腺癌、結腸癌、肺癌和各種癌症的發病率就越低。皮膚癌的發病率會增加;但在低於攝氏5.5度或華氏42度的更冷氣候下,連皮膚癌也會減少。正如其他人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後的建議一樣:曬太陽可以有效地降低體內癌症的發病率。”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轄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幾年前的一項研究中也間接支持了這一論斷。他們發現了足夠的證據,表明夜班工作與癌症有關,儘管目前還沒有找到這種相關性的內在原因。部分研究者已開始從全光譜照明中尋找治療的方法。 四、理察·哈代的幾個建議 人類皮膚的顏色根據距離赤道遠近,由黑色漸過渡到白色,這是人類在漫長進化過程中對太陽的適應:皮膚越白,越能在較短時間吸收太陽的能量,同時,對陽光照射也越敏感,更容易被陽光灼傷。的確,過多的日曬會導致細胞破損、皮膚炎症,最終造成DNA損傷;而過少的日曬會造成維生素缺乏,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哈代為如何安全地吸收太陽的能量提出了建議,雖然黃皮膚的中國人相較於白皮膚的西方人更能適應陽光,但仍需給以必要的警惕。我大致歸納了其中最重要的幾個建議: 1、早晨曬太陽比一天其他時間更有益,一年中最好的時間是春天和初夏的6-9點。 2、最好在攝氏18度以下的氣溫下日光浴,皮膚不習慣強烈紫外線的人不要在攝氏25度以上環境裡曬太陽。因為寒冷條件下日光浴,能讓身體產生熱量,這與高溫時人體力圖散熱時的機制不同。 3、日光浴時間並非越長越好,當你計畫到海濱度假時,最好提前逐步加大日曬量,不要突然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過久。 4、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陽光,因為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隨年齡而減退。 5、生活在緯度較低地方、皮膚較黑的人到高緯度的地區居住,需要加大日曬量才能維持維生素D的需求。 6、除了雪地等極端環境,在能夠適應的光線強度內,不需要佩戴太陽鏡,眼睛能夠適應全光譜的陽光。而防曬霜雖對紫外線B有效,卻不能阻礙紫外線A對皮膚的刺激,塗抹防曬霜也不能成為過度曝曬的理由。
...... 從地球誕生起,陽光就一直無私地照耀著這顆星球,從單細胞的生命到蓬勃的萬物,從非洲的古猿到直立的人類,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太陽都為我們提供了全部的能量。 在遙遠的古代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衣(Diogenes)衫襤褸地躺在破木桶里沉思,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在眾人簇擁下來到了他的面前:“我有什麼可以幫你嗎?”第歐根尼回答:“請讓開,不要擋住照耀我的那一縷陽光。” 在第歐根尼看來,權力、財富的輝煌不過是過眼煙雲,只有陽光永恆。 當你翻讀這本關於陽光的書籍時,如果戶外碰巧有陽光照耀,我的建議是:放下書本,出去曬曬太陽吧!
--------------------------
丁東,自由學人,問學啟蒙於當代新儒家,踐行匯融中西、返本開新之路徑,冀以科學實證觀念察照傳統思辯學術,於舊學商量中涵養新知新見。現居重慶。
丁東
一、萬物永恆的能量來源 在我所生活的這個內陸城市,秋冬季節總是被烏雲細雨籠罩,難得見到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偶爾老天開眼,太陽從雲縫裡鑽出來,熟絡的人們便紛紛使用QQ、電話呼朋喚友,但凡有空能脫開身的,便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相約於各個露天的茶館酒吧。一碟瓜子,一杯清茶,曬著太陽,說著閒話,這陽光下半日的閒暇,確可抵十年的塵夢。 大約三年多前,我從擁擠的城市中心搬到了近郊的一處坐北朝南的公寓樓。生活在這個少見陽光的城市裡,對於方位,我一向並未留意,但有一天清晨起床,忽然看到冬天的陽光從南回歸線方向一直照進客廳的大落地窗,家具、沙發籠罩著一層淡淡的紅光,溫暖的氣息一下子瀰漫了整個房間,我的精神頓時振奮起來,一種微微的感動充滿內心,讓我對於建築方位與陽光的關係及由此造成的身心影響,開始有了更加直接的體驗。 古代神話里的夸父為了追尋陽光,不惜渴死於西方的大漠;寒冷北方的候鳥為了追尋陽光,可以進行數千公里的飛翔。生命的本質,不過就是一種能量的呈現。世間萬物為了自身的生存與繁衍,都需要不斷地從大自然中獲取能量,而這些能量,歸根到底都來自於太陽的光芒。正如當代物理學家布賴恩·格林(Brian Greene)在《宇宙的琴弦》(The Elegant Universe: String Theory)一書中所說:“地球上的生命全靠電磁波從太陽帶到地球上來的太陽能而生存”。以人類社會而言,在慢長的時間裡,人們靠燃燒樹木取暖、烹飪,樹木的能量其實就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轉換而成的太陽能。後來,人們學會了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而這些又是在漫長的遠古地質時期,被埋在地下的動植物轉化而成的能量。就連風能、水能,也是太陽能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在人與自然的密切聯繫未被現代文明割裂的古代,人類充分依賴太陽的能量安排生命的節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種植作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狩獵採集“斧斤以時入山林”。作為個體短暫的生命,要想健康安然的度過一生,更是必須與太陽的起落保持一致,中國最古老的醫典《黃帝內經》稱之為“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起居有常,飲食有節。” 在遙遠的古希臘,人們同樣認識到太陽能量與生命健康的聯繫,他們把“醫療之神”的桂冠戴在了太陽神阿波羅的頭上。“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說“陽光、空氣、水和運動,乃是生命與健康的源泉。”《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第一句就提到“我以醫神阿波羅及諸神的名義起誓”,他還曾說“醫學生應該研究季節氣候及其身心的影響”。 而在最近短短一百年時間裡,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現代照明設備的普及,人類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我們在室內享受了更多的夜晚時光,卻離太陽的照耀越來越遠。 不久前,在我關於自然療愈與身心健康的系列閱讀中,偶遇了理察·哈代(Richard Hobday)所著的《陽光的療愈力》(The Healing Sun:Sunlight and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 )一書。閱讀是令人愉悅的,作者以科學的最新理論和詳實的歷史材料,完整講述了陽光與健康之間的種種故事,從書的縫隙中,不經意間透露出了那久違的太陽光芒。 二、日光浴的前塵往事 有關日光浴的前塵往事,理察·哈代在書中娓娓道來。在古希臘羅馬,曾經有一個崇拜自然、人神共處的黃金時代。在奧林匹亞山巔,希臘的勇士們在地中海燦爛的陽光下裸露著健壯的肌肉和黝黑的皮膚,他們相信太陽能帶來健康的力量。但隨著羅馬沒落,基督教的興起,太陽崇拜被視為了異教,日光浴療法開始日漸萎縮,此後整整一千年,它仿佛從人們的集體記憶里消失了。 直到19世紀末,在醫學專家的研究和實踐中,日光浴才再次得到提倡,並在預防和治療佝僂病、肺外結核、傷口抗感染等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1903年的諾貝爾醫學獎甚至就頒給了研究太陽紫外線對微生物影響的尼爾斯·呂貝里·費森博士(Niels Ryberg Finsen),他以太陽的能量成功的治療了一直被視為絕症的天花和皮膚結核。 20世紀的前半期,日光浴療法得到廣泛推廣,許多醫生以陽光作為療愈的藥物,但受限於科學的認知,對陽光治癒的機理卻並不完全了解。戲劇的是,到了20世紀下半葉,隨著陽光會造成皮膚衰老以及對皮膚癌變的擔憂,陽光療法再次落入低谷;加上現代化妝品行業推波助瀾,防曬霜的應運而生,現代都市人對陽光產生了極為矛盾的心態。不少人用遮陽傘、防曬霜、太陽鏡把自己緊緊包裹起來,而另一些太陽依賴者卻長時間暴露在強烈的紫外線下,對正確的日光浴一無所知。 理察·哈代具有良好的現代醫學背景,同時,也長期從事中國傳統醫學的研究。在書中的第七章,他還詳細談到古老中國的太陽療法。順著他的思路,我想對中國的故事稍加補充。 戰國時代的典籍《列子》中曾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宋國的農夫,家裡很窮,有一天曬到了春日的暖陽,覺得是莫大的享受,於是就告訴妻子:“負日之喧,人莫知其,以獻吾君,將有重賞”。負者背負,喧者日也,負喧就是背對著太陽曬,真是太舒服了。宋國的農夫想到,要是把這樣的快樂告訴國君,一定會得到獎賞。列子本想揶揄一番宋國的農夫,沒想到卻透露了中國日光浴的一大法門:負喧曬背。 中醫經絡學說為此提供了理論依據。人體有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背部從頭至足有一條最長的正經──足太陽膀胱經,顧名思義,它是人體接受太陽能量和抵禦虛邪賊風的第一道防線。此外,背部也是人體奇經督脈之所在,督脈為“陽脈之海”,總督一身之陽氣,以督脈承接陽光,可以振奮陽氣驅逐陰寒。 清代的慈山居士在他的《長壽秘訣》中寫道:“清晨略進飲食後,如值日晴風空,就南窗下,背日而坐,《列子》所謂:‘負日之暄’也。脊樑得有微暖,能遍體和暢。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極為補益。” 陰陽是中國傳統哲學與醫學的獨特概念,古人從觀察自然得到啟發,認為太陽是萬物的能量來源,能夠曬到太陽的地方就稱之為“陽”,曬不到太陽的地方就叫“陰”。有陽則生機勃勃,萬物滋生。《黃帝內經·素問》說:“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明代大醫張景岳說:“人是小乾坤,得陽則生,失陽則死。”而曬太陽就能夠直接吸收陽氣,提升機體的活力。 如果一個人缺乏陽氣,就如同一個地方缺乏陽光,生命不能得以舒展。古人不能像現代人那樣隨意轉換空間,沒有陽光,就乘飛機到海南或雲南去曬太陽。古人怎么辦呢?不能改變世界,就去改變自身,中醫巧妙地利用自然界動植物寒涼溫熱和升降沉浮的不同屬性,設法在人體內營造出一個與人體疾病相對應的小環境,以幫助身體自我癒合,這就是中醫的乾坤挪移大法。當今有一個非常流行的中醫學派叫做“火神派”,就是中醫里的太陽崇拜者,其理論認為人體疾病大多起於虛寒,養生治病就是養護人體的陽氣,用藥大量使用熱性的附片、乾薑來扶陽驅寒。以我的認識,這就是憑空在體內構築一個陽光燦爛的內環境。“火神派”發源於清末的川西平原,四川盆地常年雲遮霧罩,少見陽光,古來就有“蜀犬吠日”的說法,難怪會產生火神派的扶陽學說。 道家的內丹學說是中國最隱秘的養生術,丹道師一直秘密地從太陽那裡吸取能量而獲得健康與長壽。“丹”字就是日月二字的合寫。修煉者常常在清晨面對初生的太陽練習吐納,夜晚靜坐時意念陽光。當修煉有成,性光圓滿時,他們會在閉目的黑暗中“看”到“圓坨坨、光灼灼”如太陽般的神秘存在。《道藏》中就記載有《服日月氣法》:“直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錢,在心中赤色,有九芒,從心中上出喉至齒間,即迴環胃中。如此良久。臨目存見心中、胃中分明……行之一年,疾病除;五年,身有光彩。” 中國社科院的胡孚琛教授曾解說過道家的認識:“人的食物及一切生命物質,皆是光合作用的產品。丹道關於精氣神的修煉,本質上也是光合作用。因之人的性光或心光,究極而言皆源自陽光。陽光是丹道攝入生命能量的主要來源,丹道之采日光法、拜日功、存想日光功、日光運睛功乃至密宗大圓滿以‘唵啊吽’咒語采日光積聚能量以達到虹化之身等,皆和攝入日光精華有關。” 在中國,日光浴除了接受太陽的能量,還總是和精神的愉悅聯繫在一起。唐朝的詩人白居易在一首《負冬日》的詩歌中就歡快地表達了這種情緒。其詩曰:“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負暄閉目坐,和氣生肌膚。初似飲醇醪,又如蟄者蘇。外融百骸暢,中適一念無。曠然忘所在,心與虛空俱。” 白居易的直觀感受是正確的,但直到不久前,現代醫學通過對神經及內分泌的研究,才揭示了身體的內在機制。無論是對我們的機體還是情緒,陽光如同一個高超的魔術師,通過晝夜的交替、光線的明暗影響著我們的激素分泌和細胞功能,進而促進身心的健康。如果能夠如白居易這樣時不時地曬曬太陽,生活再多坎坷,也很難患上抑鬱症的。 三、陽光缺乏的健康問題 鳳凰衛視的記者閭丘露薇不久前曾作過一個關於中國抑鬱症的採訪專題,據她轉述業內專家的意見,中國目前約有一億多的人口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其他的資料顯示,在北美,自殺是排在機動車事故之後的第二大青年死亡原因,大約10%的美國青年經歷過一次嚴重的抑鬱症。在較寒冷的北歐國家,冬季的季節性抑鬱症(SAD)更是相當普遍的現象。目前在較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中,抑鬱症人口幾乎每十年就增加一倍,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抑鬱症是一種身體與心理相互作用的身心疾病,對於致病的原因,專家們提出了不同的假說。但隨著現代神經醫學、內分泌醫學的發展,人們日益了解到致病的部分機制。美國的尼斯(Randolph M. Nesse)和威廉斯(George C. Williams)在《我們為什麼生病:達爾文醫學的新觀念》(Why We Get Sick: The New Science of Darwinian Medicine)一書中提到了過生物學家的一個實驗: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兩位研究員在研究猴群中的領袖時,發現地位最高的雄猴體內血清素水平要比其他雄猴高兩倍,但當高等級的雄猴失去領導地位後,血清素水平立即下降,而且雄猴萎縮木僵,象一個憂鬱的人。如果隨機選擇一個雄猴,給他服用提高血清素水平的藥物──百憂解,每次實驗中這個雄猴都成了新的領袖。那么,陽光與此有何聯繫呢? 理察·哈代說:“光線進入眼睛,刺激虹膜。這時,兩件事發生了。首先,神經脈衝沿著視神經通向大腦視覺詮釋區域。同時,有些神經脈衝從視神經通向大腦內的腺體:下丘腦。下丘腦分泌血清素。血清素在下面這些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控制情緒;規範睡眠類型、體溫、消化和性衝動。最近的研究提示:SAD患者下丘腦有異常之處,光照可以使之逆轉。下丘腦的血清素水平在冬季的幾個月里下降,血清素水平低與焦慮和抑鬱有關。確實,最近發明的抗抑鬱藥,例如百憂解,能夠提高腦內血清素水平,從而緩解抑鬱症狀。因此,明亮的光線可以從根本上矯正血清素不足,從而有效治療抑鬱症。” 埃斯特·M. 斯滕伯格(Esther M. Sternberg MD)醫學博士在《康復的空間》(Healing Spaces:The Science of Place and Well-being)一書中也說到:“正如陽光可以激勵情緒、促進生理反應,缺乏陽光也可以導致情緒的低落和生理反應的減少。長時間暴露在螢光燈照明下而非長時間暴露在自然光下(是辦公場所里的常見情況)會令大多數人變得沮喪。” 除了對人體情緒的影響,在機體健康方面,陽光照射的重要作用在於能夠顯著激活維生素D的合成。維生素D對維護骨骼鈣質吸收及免疫系統健康必不可少。哈代引用數據說明:“科學家在歐洲11個國家測量了824位老年人的血液維生素D水平,發現36%的男性和近半數的女性缺乏維生素D。”此外,“皇家海軍醫學研究所調查了飲食結構正常但留在室內不曬太陽的年輕人,發現6周內他們的維生素D水平就下降到無法吸收足夠鈣質的地,陷於負鈣平衡。兩個月後,他們的維生素D水平下降到開始時的一半。” 目前的中國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而老齡人口的一大健康隱患就是鈣流失造成的骨質疏鬆。數據顯示,女性從35歲,男性從55歲起,每年喪失1%的骨質,45歲的女性大約有1/3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鬆,由此造成的身體骨折嚴重影響到患者的生命質量。人體內大部分的維D是皮膚通過吸收紫外線反應合成,雖然可以口服維D,但它也會產生另一些副作用。哈代說:“如果你在一年中適當的時間曬太陽,就根本用不著服用任何維生素D。相反,如果你不出去曬太陽,就可能陷於維生素D缺乏或是無效。” 當你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陽光還會幫助你的身體自動發生以下的事件:血液白細胞的數量增加了,以更有效地應對感染;血液的氧含量增加了,有毒物質的排泄加快了;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等多種疾病開始進行良性的癒合。甚至對於癌症,哈代引用其他專家的研究說明:“越接近赤道,乳腺癌、結腸癌、肺癌和各種癌症的發病率就越低。皮膚癌的發病率會增加;但在低於攝氏5.5度或華氏42度的更冷氣候下,連皮膚癌也會減少。正如其他人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後的建議一樣:曬太陽可以有效地降低體內癌症的發病率。” 世界衛生組織(WHO)下轄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幾年前的一項研究中也間接支持了這一論斷。他們發現了足夠的證據,表明夜班工作與癌症有關,儘管目前還沒有找到這種相關性的內在原因。部分研究者已開始從全光譜照明中尋找治療的方法。 四、理察·哈代的幾個建議 人類皮膚的顏色根據距離赤道遠近,由黑色漸過渡到白色,這是人類在漫長進化過程中對太陽的適應:皮膚越白,越能在較短時間吸收太陽的能量,同時,對陽光照射也越敏感,更容易被陽光灼傷。的確,過多的日曬會導致細胞破損、皮膚炎症,最終造成DNA損傷;而過少的日曬會造成維生素缺乏,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哈代為如何安全地吸收太陽的能量提出了建議,雖然黃皮膚的中國人相較於白皮膚的西方人更能適應陽光,但仍需給以必要的警惕。我大致歸納了其中最重要的幾個建議: 1、早晨曬太陽比一天其他時間更有益,一年中最好的時間是春天和初夏的6-9點。 2、最好在攝氏18度以下的氣溫下日光浴,皮膚不習慣強烈紫外線的人不要在攝氏25度以上環境裡曬太陽。因為寒冷條件下日光浴,能讓身體產生熱量,這與高溫時人體力圖散熱時的機制不同。 3、日光浴時間並非越長越好,當你計畫到海濱度假時,最好提前逐步加大日曬量,不要突然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過久。 4、老年人需要更多的陽光,因為皮膚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隨年齡而減退。 5、生活在緯度較低地方、皮膚較黑的人到高緯度的地區居住,需要加大日曬量才能維持維生素D的需求。 6、除了雪地等極端環境,在能夠適應的光線強度內,不需要佩戴太陽鏡,眼睛能夠適應全光譜的陽光。而防曬霜雖對紫外線B有效,卻不能阻礙紫外線A對皮膚的刺激,塗抹防曬霜也不能成為過度曝曬的理由。
...... 從地球誕生起,陽光就一直無私地照耀著這顆星球,從單細胞的生命到蓬勃的萬物,從非洲的古猿到直立的人類,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太陽都為我們提供了全部的能量。 在遙遠的古代希臘,哲學家第歐根尼衣(Diogenes)衫襤褸地躺在破木桶里沉思,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在眾人簇擁下來到了他的面前:“我有什麼可以幫你嗎?”第歐根尼回答:“請讓開,不要擋住照耀我的那一縷陽光。” 在第歐根尼看來,權力、財富的輝煌不過是過眼煙雲,只有陽光永恆。 當你翻讀這本關於陽光的書籍時,如果戶外碰巧有陽光照耀,我的建議是:放下書本,出去曬曬太陽吧!
--------------------------
丁東,自由學人,問學啟蒙於當代新儒家,踐行匯融中西、返本開新之路徑,冀以科學實證觀念察照傳統思辯學術,於舊學商量中涵養新知新見。現居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