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書系短篇精品系列:遍地香草

陽光書系短篇精品系列:遍地香草

《陽光書系短篇精品系列:遍地香草》講述秋天的草生長得格外迅猛,是迫不及待的樣子。草一天一個變化,一天一個驚喜。拱出芽兒的草不幾天就連綴成片了,那被穿透或者頂起來的羊糞都碎做粉末壅在草根上,繼續散發著肥力。這時的像雨滴一樣的草芽兒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從挺直的莖稈的根部自覺地脫落,真正的草葉兒開始一層一層攀升擴展。那么不遺餘力。長到一尺高的時候,又開始分枝發權,往周圍擴散開去,再從枝權上長出更加茂密的葉兒,是一種深刻的墨綠。無數的草又組成了一個龐大的植物群落,莽莽蒼蒼、鬱鬱蔥蔥地覆蓋了大地。秋風拂過時,草浪就在遼遠空曠的原野上,夢幻般一波一波地蕩漾開去……

基本介紹

  • 書名:陽光書系短篇精品系列:遍地香草
  • 出版社:陽光出版社
  • 頁數:276頁
  • 開本:32
  • 品牌:寧夏人民
  • 作者:漠月
  • 出版日期:2013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251006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遍地香草》是漠月的第三部小說集。該集包括十四個短篇小說和兩個中篇小說,每篇作品都是已經在刊物上發表過的。小說將筆觸深入賀蘭山以西的阿拉善大高原,描寫了高原、大漠、戈壁,羊、駱駝,牧羊或者牧駝的男人女人,以及老人和孩子。將那片土地上的自然、動物與人之間的關係描寫得深刻而詩意。作家以一種理性清醒的態度,面對逐漸被現代文明侵染的城鎮,表達了對鄉土最後的召喚和挽留。文筆如行雲流水,故事引人入勝。

作者簡介

漠月,1962年出生於內蒙古阿拉善盟,1982年畢業於寧夏大學政治系,先後從事過教師、秘書、記者、編輯等職業。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文學創作,至今發表作品逾百萬字,作品被國內各種選刊和選本轉載六十餘次,曾入選中國小說學會和中國當代最新文學作品年度排行榜,連續四屆獲寧夏文學藝術獎,以及《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十月》文學獎等,部分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介紹到國外。著有小說集《鎖陽》《放羊的女人》、散文集《隨意的溪流》等。2004年入選《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和寧夏回族自治區“313人才工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寧夏文聯委員、一級作家,《朔方》常務副主編。

圖書目錄

謊花/1
老狐/16
孤樹/33
夏日的草灘/42
氈匠/55
福子/62
老麻和老德/69
巴音溫都爾/78
蘆草谷/95
眺望女兒山/111
少年與貓/130
野駝/143
崗崗灘/157
一個人的道班/180
許女的婚事/201
遍地香草/231
現實就是記憶(後記)/274

後記

這是我的第三部小說集。
該集包括十四個短篇小說和兩個中篇小說。前後的三部小說集,沒有重複收錄,每篇作品都是首先在刊物上發表之後,第一次在集子裡亮相。其中的一些作品,由於發表時間較長的緣故.出書時對個別地方作了修改,目的是讓作品更加順暢,完美自然是談不上的。我認為自己這樣做,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方式,一旦將作品呈現給讀者,就不能害怕批評,不能怕被讀者評頭論足,因為文章自古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老老實實地說,現在出書挺艱難的,尤其是短篇小說的前景總是不被看好,有被逐漸邊緣化的趨勢,所以我還是不想放棄這次出書的機會。如果我往後再出小說集,就將自己所有的小說進行一次求真務實的精選,然後心無旁騖地交給讀者。
有意思的是,這部小說集出版之前不久,我在《揚子江評論》上讀到了青年評論家倪萬軍的文論《現代化背景~.-T的艱苦掙扎——以漠月的小說創作為例》,將對我的小說研究作為課題之一,納入他主持的寧夏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階段性成果(此前,亦有他發表在學報上的文論、姊妹篇《鄉土小說的敘述空間及其可能》,與之一脈相承)。這是有關我的小說作品最近期的評論,有闡述,有對比,有引證,尤其是在小說的個案分析方面可謂詳盡,褒揚之詞溢於言表,卻少有批評。我認真仔細地閱讀了,微微竊喜之餘,就覺得汗顏,心生不安。不安的另一個原因是令我產生了警覺,警告自己必須始終保持清醒。當然,對關注我的評論家,心存感念,表示感激是應該的,於情於理都是這樣。一個長期不被關注的作家,多多少少會有點落寞和寂然;一個作家時時刻刻都被關注,也未必就是什麼好事,經常處在風口浪尖上,成為了眾矢之的,想必會影響自己的心境和創作情緒的。“風雨不動安如山”,這是一種大境界大胸懷,一般人達不到。我是一名屬於契訶夫曾經比喻過的“小狗也叫”的那類作家,默守寂寞,保持低調,恐怕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去年,《中華讀書報》的記者約我作訪談的時候,我的基本觀點是,與其重複自己,不如讀書思考。
評論家將我的作品歸於鄉土小說,對此我是認同的,沒有什麼異議。從本質上講,牧區和農村沒有區別。我的觀點是j牧人也好,農民也罷,除去物質的具象的差別,精神的抽象的異同確乎並不存在。一個牧人對草場和畜群的神往,如同一個農民對土地和莊稼的刻骨銘心,他們期待的是一份沉甸甸的收穫,包括人與人、人與大自然之間那種樸素的情感,以及天長地久的和諧,也因此使得他們生活的意義顯得單純了。儘管我的小說幾乎全部是以牧區生活為題材的,具體地說,就是賀蘭山以西的阿拉善大高原。草原、大漠、戈壁,羊、駱駝,牧羊或者牧駝的男人女人,包括老人和孩子。我的文學創作為什麼總是繞不開它們和他們呢?我把這種現象歸結為自己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的,日久沉澱而形成的“無意識積累”。而且我認為這是極其重要的,從內心出發,這是文學之所以產生的真正源頭。
“在城鎮和鄉村的對立中,城鎮的複雜表情和勢利心理是鄉村永遠也無法猜測和靠近的。”評論家如是說。問題是,作為鄉土小說,怎樣才能拓展敘述的空間?這就要求創作者既要捍衛自己的記憶能力,又要有敘說的激情,同時要防止情緒的無度宣洩。就是要將關於鄉村、家園和土地的“無意識積累”再度“活化”。做到“思理為妙,神與物游。”(劉勰《文心雕龍》)關注表象和喧譁背後的生命困境和衝突,以及所謂卑微者的無奈、嘆息和悲涼。甚至死亡,正是一個作家的良心所在,更加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的寄託和歸宿。其實,面對代表著工商業文明的現代化城鎮的冷漠和侵蝕,以及鄉土最後的召喚和挽留,作家也不必刻意地做出一種苦兮兮的表情。那么,作為一個作家的常態,我以為應該是:幽默地生活,智慧地寫作。
現實就是記憶。我深信不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