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信縣文化館,獲得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的傳統舞蹈“秧歌(陽信鼓子秧歌)”項目的保護單位資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信縣文化館
- 所獲榮譽:被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納入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一級文化館名單
陽信縣文化館,獲得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的傳統舞蹈“秧歌(陽信鼓子秧歌)”項目的保護單位資格。
陽信縣文化館,獲得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的傳統舞蹈“秧歌(陽信鼓子秧歌)”項目的保護單位資格。1所獲榮譽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的傳統...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秧歌(陽信鼓子秧歌)項目保護單位陽信縣文化館評估合 格。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2月7日,陽信縣舉辦了“2017中國·陽信鼓子秧歌文化藝術節”,陽信鼓子秧歌參與表演。2018年2月26日-28日,在洋湖鄉府前廣場,陽信鼓子秧歌進行了集中匯演...
文廣新局職責陽信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由原來的縣文化體育局與縣廣播電視局合併組建,現有幹部職工189人,下轄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研究中心、圖書館、文物管理所、廣播電視台5個事業單位和電影公司、影劇院、2個國有文化企業。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具體落實國家、省、市、...
陽信縣自古民風淳樸,人文薈萃,素有“農桑之地、鄉舞之鄉”美稱。作為黃河三角洲文化與齊文化發祥地之一,有鼓子秧歌、木板大鼓、泥塑、水火流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2022年,陽信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72.7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4.6%。歷史沿革 新石器時代,境內聚居人群已經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少昊時,為爽鳩氏...
建有文化館、文化站、圖書館、廣播電台、電視台、影劇院、呂劇團、雜技團等,形成了覆蓋全縣的教育、文化網路體系。 陽信人才輩出,明代進士董琦、董邦政父子,現代戲曲教育家、中國戲曲學院院長史若虛,國畫家陳維信,樂隊指揮家趙河,皆陽信籍人。 本志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時代特點。陽信自1945年解放建立人民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