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乾魚

陽乾魚

2月25號上午11點多,在荊州中學新校址夏家台墓地考古發掘現場,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座戰國楚墓。從中午到下午,短短几個小時,考古人員又有重大發現:木豆、陶罐、鹿角、絲綢等多達30餘件隨葬品出土。另外,考古人員在棺槨上發現已被風乾的魚和一隻動物後肢,魚的中間還撒有疑似稻米、穀粒類的東西,都保存完好,清晰可辨。下午,墓葬頭廂又出土了近10條“陽乾魚”和不少動物骨頭。

這些乾魚的剖法以及風乾程度,確實跟陽乾魚很相像,這充分印證了荊州地區魚米之鄉的稱號,由此也可以推斷當時儲存食物的技術已經很成熟。

陽乾魚是傳統的美食之一,而它的名字是這樣的來的,人們先把魚肚剖開,把肚子裡面的髒東西掏出來,洗乾淨,再用鹽來醃,然後拿到外面晾曬,逐漸把魚曬乾,所以就叫陽乾魚。過去人們都沒有冰櫃,作鹹陽乾魚以後,就可以長時間儲存了,因為裡面有鹽,水份沒有了,因此它就會象木乃伊一樣,可以保存好長時間也不會壞。然而近日,考古人員卻在荊州中學新址夏家台258號墓發現了兩千多年前的陽乾魚,而且部分魚肉還沒有腐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陽乾魚
  • 出土地點:荊州中學新校址夏家台墓地考古發掘現場
  • 所屬年代:戰國
乾魚驚現荊州戰國楚墓 距今有兩千多年歷史。近日,荊州中學新校址夏家台墓地是一座保存相當完好的戰果楚墓。昨天下午,墓葬頭箱出土了13條兩千多年前的陽乾魚和不少動物骨頭。
據悉,這座古墓平面呈甲字型,而且整個棺槨屈才楠木,是最堅固耐潮的材質。透過內窺鏡,考古人員初步推測棺內有大量用黃色絲綢包裹的屍體,裡面是否有保存完好的骨屍,只有等開棺的那一刻才能揭曉。
據了解,該座保存完整的戰國周期楚墓整個棺槨因為氧化作用,整體呈現黑色。雖說之前發掘古墓的棺槨用麻繩綑紮並不少見,但像這座戰果楚墓這樣綑紮結實,麻繩脈絡清晰的情況則非常罕見。在棺槨的正上方,考古人員有一個驚人的發現,就是有4條魚和部分動物的後肢。更讓人稱奇的是,魚肉雖然大部分腐化,但依然清晰可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