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齊祥

陸齊祥,1934年3月15日出生在內江縣友好鄉一個貧農家庭。1951年參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共青團,195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內江縣稅務局幹部、凌家區區委書記、內江縣計委主任,中共內江縣委常委、內江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常務副縣長、代理縣長等職務。1990年4月,任內江市東興區人民政府正縣級督導員,1994年10月退休,1997年6月10日因病逝世。

基本介紹

  • 本名:陸齊祥
  • 出生地內江縣友好鄉
  • 出生日期:1934年
  • 逝世日期:1997年
個人貢獻,個人文學,

個人貢獻

1981年春,內江縣農村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各行各業如何適應農村的發展,這是個新的問題,時任副縣長的陸齊祥帶領50多位縣級機關幹部,深入區鄉,進行深入調研,提出了一系列適應措施,促使了內江縣的經濟有了大的飛躍。同年夏天,百年不遇的洪水淹沒了沱江兩岸大片農田,沖毀了不少住房,一部分集鎮、工廠也慘遭淹毀,損失嚴重。陸齊祥同志日以繼夜堅守崗位指揮抗洪,並組織民眾抗災自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為此付出了巨大辛勞。1989年末撤銷內江縣建立東興區,由於原內江縣所轄各縣級機關及縣委、縣政府均在市中區文英街、河壩街等地,而撤縣建區後,東興區委、區政府將設在東興鎮,陸齊祥絞盡腦汁,既要考慮辦事方便而又集中的地理位置,更要考慮東興區財政困難得節省開支,他力排非議,經千方百計地努力,終於與即將搬遷的中央部屬“四一六醫院”達成購買房地產協定。
這樣,東興區委、區政府、區人大、區政協及區政府所屬的部分單位有了房屋辦公,且解決了許多職工的住房問題。該處地理位置佳,所花搬遷入駐經費少,此舉獲得廣泛讚揚。
陸齊祥最突出的貢獻在於關心、支持、指導修志工作。修志工作是一個既艱辛又無名和利的工作,其效果遠不及經濟成長被人們所重視,不乏領導幹部在實際行動上對修志工作欠缺支持。身為副縣長、常務副縣長、代縣長的陸齊祥其工作十分繁忙,卻能認真地努力地把修志工作搞好。內江縣財政十分困難,時有拖延發放工次的情況,但陸齊祥從來都保證了修志工作在節約的原則下的經費開支,如修志人員的辦公費,收集資料的旅差費,業務培訓費、稿費等。他常在不同會議上說:“編修地方志是政府行為,歷朝歷代、包括國民黨時期的縣太爺都編出了志書,難道我們連他們都不如么?當然不能!何況志書是服務當代、惠及子孫的大事!以史為鑑,以史為鏡、古為今用這些道理人人都知,為什麼不認真地支持修志、搞好修志呢?”。陸齊祥是言行一致的。《內江縣誌》試寫時,首分32卷分志,成稿120萬字,陸齊祥不僅審閱完了各分卷及定稿縣誌,而且每卷分志的討論會他都親自參加,並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陸齊祥工作量很大,但他總是在每天晚上抽出時間審讀志稿,並作好審讀筆記,然後與編輯人員交換意見。作為領導,他為《內江縣誌》的編纂成功作出了很大貢獻!

個人文學

陸齊祥參加工作時間早,文化程度不高,但他十分勤奮好學,喜歡購書、讀書、藏書。經過數十年努力,他不僅能看懂各種體裁的文章,而且能寫文章,尤善古體詩詞,且書法頗佳,例如他寫的三首待:
一、春蠶不死絲難盡,志士暮年心不甘;
盡瘁鞠躬而後己,丹心耿耿獻人間。
二、風雨勤政數十秋,為民報國何所求
西林身隱人來去,壯志難盡丹心留。
三、綠水青山猶自多,瘟君病患奈吾何
人間能解困與苦,豈懼地府到閻羅。
陸齊祥從一個沒有讀過多少書的貧苦農民青年,經過數十年的自學,能寫出如此語句工整、意境頗佳的古體詩,可見其勤奮好學精神和持之以恆的學習態度。
陸齊祥長期擔任領導工作,特別是掌管全縣的經濟,他十分廉潔自律,留給家裡的遺產除了四壁書籍、花草而外,只是很一般的生活用品了。正如他逝世時東興區委、區政府送的輓聯:“一身正氣為革命,有膽有謀,苦樂甘甜露豪氣;兩袖清風辭人寰,無私無物,功名利祿顯情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