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相斷陷盆地隱蔽油氣藏形成機制與勘探

項目名稱是陸相斷陷盆地隱蔽油氣藏形成機制與勘探陸,相斷陷盆地隱蔽油氣藏形成機制與勘探主要由李丕龍、張善文、潘元林、宋國奇、肖煥欽、李乾生、王永詩、龐雄奇、姜在興、譚明友、呂希學、邱桂強、石砥石、趙銘海、翟慶龍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有限公司石油大學完成。

項目名稱,課題研究背景,

項目名稱

陸相斷陷盆地隱蔽油氣藏形成機制與勘探

課題研究背景

新中國成立後的四十多年間,中國石油工業以尋找構造油氣藏為主,並形成了以陸相成油和複式油氣聚集帶為代表的理論體系,奠定了中國石油工業的基礎並保持了石油儲(產)量的穩定增長。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勘探開發程度的不斷提高,構造油氣藏的發現越來越少,中國東部主力油區油氣儲量和產量都相繼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已不能滿足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對原油的需求,"石油安全"正在威脅著國家的經濟安全,尋找隱蔽油氣藏成為實現我國石油大幅度增儲上產的重要出路之一。然而,由於陸相斷陷盆地隱蔽油氣藏形成過程的複雜性,國際上對這類油氣藏的研究幾近空白,國內也處於起步或探索階段。1999年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設立重大攻關課題,開始開展"濟陽坳陷第三系隱蔽油氣藏勘探目標及配套技術"研究。2000年國家科技部站在"國家資源戰略"的高度,決定以渤海灣盆地濟陽坳陷為試驗區開展"陸相斷陷盆地隱蔽油氣藏勘探理論和技術"研究,並於2001年設立了國家重大攻關課題"濟陽坳陷複雜隱蔽油氣藏地質評價及勘探關鍵技術研究",交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牽頭開展研究工作,以期通過新理論、新技術的建立,全面帶動中國東部乃至全國石油工業的更大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