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相生油

陸相成油說一般指本詞條

陸相生油(terrestrial facies of petroleum),資源地學術語,是指陸相沉積條件下的石油資源形成過程。人類發現並利用天然氣和石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但是套用近代科學技術手段發展石油、天然氣只是近100多年的事情。經過不懈的理論探討和勘探實踐,人們逐步確立和完善了系統的油氣生成、聚集和油氣藏形成、分布的理論。這一理論的基礎和結論都認為,石油的生成和油氣藏的形成都是在特定大地構造單元內的海相環境中進行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相生油
  • 外文名:陸相生油(terrestrial facies of petroleum
基本介紹,中國人創立並發展了陸相生油理論,西方中國陸相貧油結論,中國陸相地層找油探索,中國陸相生油理論提出與早期實踐,大油田發現與陸相生油理論的發展,陸相石油地質理論被西方接受,

基本介紹

傳統石油地質理論認為石油僅僅為海洋生物生成 長期以來,傳統石油地質理論認為石油僅僅為海洋生物生成。1863年,加拿大著名石油地質學家T.S.亨特闡明了石油的原始物質是低等海洋生物;前蘇聯地球化學之父B.A.別納科依在其名著《地球化學概論》中也明確指出,石油是海洋生物生成的;1943年美國地質學家W.E.普賴特再次強調,“石油是未變質的近海成因的海相岩層中的組成部分。”

中國人創立並發展了陸相生油理論

中國世界上發現石油及天然氣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先人就在陝北發現了石油,12世紀,先人們在四川鑽成了氣井。但自1878年近代石油勘探技術在中國出現以後的近半個多世紀,中國的石油工業幾乎沒有什麼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陸相貧油”的觀念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西方中國陸相貧油結論

1913年,美國美孚石油公司組織了一個調查團到中國的山東河南、陝西、甘肅、河北、東北內蒙古部分地區進行石油勘探調查,沒有什麼收穫。據此,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埃蒙斯教授於1921年斷言:“所有的產油層幾乎毫無例外地都是海相地層或與海相地層密切相關的淡水地層。”1922年,美國史丹福大學地質學教授勃拉克韋爾德在一篇題為《中國和西伯利亞的石油資源》的論文中再次強調,中國沒有中、新生代海相沉積,似乎為“中國陸相貧油”又增加了論據。

中國陸相地層找油探索

與國外所云的“貧油”論調相反,中國老一輩地質學家以紮實的地質理論基礎結合多年石油勘探經驗,指出“美孚的失敗,並不能證明中國沒有石油可辦。”(李四光,1928年)。從20—30年代,以謝家榮、潘鐘祥、黃汲清、孫健初等為代表的地質學家先後到陝北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及天山南北進行油氣地質調查,分別於1937年和1939年在陸相盆地中找到了新疆獨山子油田和甘肅玉門老君廟油田。1936年,孫健初三出嘉峪關,對玉門老君廟和石油溝進行了地質和石油資源詳細勘察。1938年冬,他與嚴爽、靳錫庚等一行9人騎著駱駝,頂沙冒雪到達玉門老君廟,次年陸續鑽淺井6口,發現了老君廟油田。老一輩石油地質學家正是以堅持實踐第一的工作作風,以及對大自然奧秘不斷求索的精神,拉開了中國陸相生油理論誕生的序幕。

中國陸相生油理論提出與早期實踐

1941年,《中國陝北和四川白堊系陸相生油》這篇放射光芒的劃時代論文首次在美國石油地質學家協會會議上宣讀。“中國陸相生油”,這一嶄新的命題,出自當時正在美國堪薩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一位中國青年——潘鐘祥。1931年,潘鐘祥從北京大學畢業後,先後4次到陝北進行石油地質調查,並在四川等地進行了多次實地考察。他指出:陝北的石油產自陸相三疊系侏羅系,四川產天然氣的自流井無疑也是陸相地層。赴美求學後,他在浩翰的文獻中也發現了諸如美國科羅拉多州西北部泡德瓦斯油田的原油產於陸相第三系的例證。
“陸相生油”理論的提出,為在中國陸相盆地中找到大量石油提供了依據。40年代中期,中國地質工作者在玉門油田所開展的古生物研究工作,又為證實“陸相地層”生油提供了新的佐證。從1955年開始,人們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找到了克拉瑪依油田,並陸續在酒泉、柴達木、塔里木、四川、鄂爾多斯等盆地找到了油氣田,這一切充分展示了陸相地層的含油氣遠景。
至50年代末,地質學界還在分析世界各地發現的陸相地層產出的原油,儘管存在不同的來源與成因解釋,但已孕育著陸相生油理論,它將作為石油地質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衝擊著唯海相成油理論的絕對主導地位。但應當說明的是,這一時期一些中外學者雖承認陸相石油生成和聚集的存在,卻還不能證明具有較大規模的有機質堆集、轉化、運移,並形成較大型油氣田的事實。

大油田發現與陸相生油理論的發展

50年代中期,我國石油勘探根據陸相生油理論,進行了找油重點戰略東移。至50年代末,松遼盆地發現了特大型油田——大慶油田,原油產自白堊系陸相儲層,油源岩也由陸相湖泊沉積物形成,厚度達1000米以上,油田規模約1000平方公里。大慶油田從規模開發以後,年產量穩定在5000萬噸達幾十年。這一重大突破不僅是勘探實踐上的重大進展,更重要的是對石油地質學的極大豐富和完善。大慶油田的發現雄辯地證明了陸相油氣藏的形成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可以存在很大規模的油氣聚集,形成大中型乃至特大型油田。這不僅甩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而且表明了依靠對陸相地層的研究可以發展中國的石油工業。
從60年代以後,中國相繼開發了渤海灣(包括大港與遼河油田)、江漢、南襄、蘇北、北部灣、二連等油氣盆地和地區,它們都是在陸相含油氣盆地中形成的油氣藏。儘管陸相盆地的石油地質條件相對海相盆地要複雜得多,但油氣儲量是豐富的。例如,在渤海灣盆地發現的一系列陸相油田,具有大中型規模,有的單井日產量可達千噸以上。陸相石油地質研究在短時期內從勘探實踐到確立理論取得如此明顯而巨大的進展,的確使世界石油地質界的一部分科學家難以理解和接受。直到1966年,仍有一些國外著名地質學家發表文章,認為中國人在渤海灣地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陸相生油論”是“不可能的,是聳人聽聞的說法”。
從60年代後期到70年代,世界陸相盆地中又有一重大發現,人們在澳大利亞的吉普斯蘭盆地和庫珀盆地找到了一系列由陸相沉積所形成的大中型油氣田
中國在進入70年代以後,先後在湖北江漢盆地、陝甘寧地區以及蘇北和豫西南等地區發現了一批油氣田。1975年末,河北任丘的古潛油田的發現開拓了石油勘探的新領域。陸相石油地質理論也經歷了從背斜油田、斷塊油田到複式油氣聚集帶等不同的認識論發展階段。

陸相石油地質理論被西方接受

隨著中國、澳大利亞等國石油地質專家對一些陸相盆地的深入了解和研究,陸相成油理論已被越來越多的石油地質學家、地球化學家所接受。美國、澳大利亞和德國的一些著名學者也發表了不少關於陸相生油的論述。當然,不容置疑的是中國石油地質學家、地球化學家對陸相生油及油氣藏形成理論作出的極其卓越的貢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地質系主任A.D.馬洛爾教授在了解了中國陸相含油氣盆地的情況後,著文說:“中國油氣藏普遍形成於陸相沉積。作為陸相沉積盆地專家,我從那裡(中國)學到了許多有關盆地的知識。”
陸相石油地質理論是石油地質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將提高石油地質學的整體水平。陸相石油地質理論也將不斷吸收海相石油地質的理論,以促進世界石油與天然氣勘探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