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擂茶由漢魏的粥茶和唐宋的鹽茶衍變而成,是中國古老的茶俗,起源於黃河北方,客家的祖先們南遷時將它一併帶了過來,並不斷地創新光大。
據《明·海豐縣誌》、《清·陸豐縣誌》和諸姓譜牒(族譜)記載,陸河客家先民多於唐、宋年間避戰禍匪難分批次從中原舉族南遷至陸河。儘管生活條件和飲食對象發生了很大變化,但老祖宗留下的“日進五膳,三主兩輔”的飲食習慣基本不變。隨著一次次南遷,陸河客家先民將中原飲食習慣帶到了南方。陸河擂茶正是陸河山區特定環境下飲食方式發展、變化的產物,是中原飲食傳統的遺留。
工藝特徵
陸河擂茶,葆有中原“吃茶”文化古風,是中國茶文化的“活化石”,是對客家擂茶的傳承與變異,在陸河以擂茶待客是普遍的禮節,無論是婚嫁喜慶,還是親朋好友來訪,即請喝擂茶。陸河擂茶是集飲食和保健於一體的客家傳統美食,並在“充飢、解渴、提神、暖胃、去寒”功效之外不斷增加生活、文化內涵,同時吸納了潮、粵、湘、川菜系精華,發展、豐富了各色茶食,並逐步形成別具一格的陸河擂茶文化。
工藝流程
製作工具
陸河擂茶工具:一是內壁有粗密溝紋的陶製擂缽;二是用上等山蒼樹或油茶樹幹加工製成的約1米長左右的擂茶棍。
基本形式
陸河擂茶的基本形式是用木棒將茶葉在陶缽中研碎成漿、用開水沖開食用。具體做法眾多,豐儉變化隨意。主要分為兩大類:一稱鹹茶,只用茶葉、芝麻、花生三樣擂成;二為油茶,亦稱“生茶”,用新鮮艾葉、薄荷葉,生茶葉、楓樹嫩葉、生薑、軟樟樹葉等各種具有藥用效果的野菜和剛採摘未炮製過的生茶葉上鍋經油炒後擂成。
製作過程
陸河擂茶的整個過程講究“一粗二順三韌勁”,“粗”指研磨茶葉時可以簡單擂幾下,粗略粉碎即可;“順”是指研磨芝麻時力求用力均勻平順,不可用力過猛過急,要將芝麻盡數研磨成醬,不要將芝麻壓進陶紋里;“韌勁”是指隨著熟花生米等佐料的不斷增加,研擂越來越費勁,擂茶工作要持之以恆。
擂茶品種
陸河擂茶的主要品種有:家常菜、主餐茶。家常茶,即以少量焙制茶葉、熟芝麻、炒花生置於牙缽中用樟木棒研磨成糊狀,用開水沖開,放鹽調味,以之泡乾飯或炒米花充飢,或直接用大米粥沖茶食用;主餐茶,選料比較豐富,製作認真,嚴格按照做一頓飯的要求來進行,伴有多種小炒,如各種豆莢、豆粒、及時令蔬菜煮油茶,這是對傳統“七樣菜茶”的發展與豐富,擂茶製作中加入新起鍋肉渣、芫荽菜、香蘇菜、薄荷、楓樹芽、山蒼芽、雞腳刺玫嫩芽、欖核肉等一起研碎,佐餐小炒注重“七豆”、“七菜”和“七葷”,佐餐小食有粉餃、“七米炒飯”和鹹肉炒粿條等,選料奢華講究,製作精細;藥膳茶,如驅風散熱的生薑茶需加入生薑、山蒼、胡椒等原料,專治屙嘔的布荊茶需加入特製布荊茶、上等幼茶等原料,暖胃滋陰的米骨茶則以陳年烳米骨、家雞、野兔、幼茶為原料等。
分布區域
擂茶是陸河客家人世代相傳的傳統飲食方式,其製作技藝分布區域廣,遍及陸河縣全縣並輻射到
揭西縣五雲、上砂、下砂,
陸豐市八萬、西南、大安,
海豐縣平東、黃姜、公平等周邊地區。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陸河擂茶是陸河客家先民勤儉持家、艱苦創業、傳承文化的現實縮影。
傳承狀況
近些年,由於城鄉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廣大青壯年勞工外出和外來飲食方式滲透影響,以及生活方式電氣化、制茶工藝機械化等的影響,陸河擂茶的傳統製作方法逐漸遺失,與陸河年輕一代已經漸行漸遠,陸河擂茶手工技藝有走向消失、淡出現代生活的傾向。
社會影響
2016年2月14日,陸河縣首屆客家擂茶文化節暨擂茶比賽活動在陸河縣省級古村落——水唇鎮石下壩村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