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波,蘭州鐵路局迎水橋機務段工程師,參與和主持完成了40多項重大技術創新和研發工作,先後獲得蘭鐵局“中青年科技人才”、原鐵道部“學習型職工標兵”等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永波
- 出生地:寧夏中衛
- 職業:蘭州鐵路局迎水橋機務段工程師
- 主要成就:蘭鐵局“中青年科技人才”
原鐵道部“學習型職工標兵”
人物經歷
陸永波是寧夏中衛人,遇事喜歡刨根問底。還是中學生的時候,他就可以幫著大人修理損壞的農機具和家用電器。1998年,從蘭州交通大學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專業畢業後,陸永波來到迎水橋機務段設備車間工作,不到兩年就熟練掌握了架車機、镟輪車床等40多台大型生產設備的檢修技能。
“那時,與他同齡的職工很怕遇到故障,而他恰恰相反,總是立刻衝到現場參與故障處理。回到班組還會抽時間把故障現象、故障點排查和處理過程詳細記錄下來,運用掌握的專業知識琢磨技術創意來提高設備質量的安全穩定性。”迎水橋機務段設備車間主任黃國平介紹陸永波時說道。
2000年9月,陸永波首次獨立提出了天車控制電源防燒損技術改造項目,順利通過了段民眾技術創新活動領導小組審核。項目完成後,全段5台大型天車再未發生控制電源燒損現象,陸永波獲得了技術創新獎勵。“這次激勵,使我更加堅定了搞技術創新的願望。”回憶當初,他平靜地說。
“只要承擔了技術創新課題,必須獲得滿意結果,否則絕不罷休。”這是陸永波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2001年7月的一天,他與班組技術骨幹實施抱軸瓦離心澆鑄機技術創新時,合金溶液的溫度高達700攝氏度,無法近距離觀察合金溶液覆蓋情況。幾位合作夥伴感到解決瓦面合金覆蓋厚度不均問題不會有結果,紛紛打了退堂鼓。陸永波不甘心。冷靜思考了一整天后,他借來了一台高清攝像機,自掏腰包買了一架普通望遠鏡,連續2天全程觀察細節、錄製視頻資料。一周后,他提出了焊裝合金溶液刮板的方案,一舉解決了這個技術難題。
參加工作10餘年來,陸永波取得了70多項技術創新成果,為企業創造了近千萬元的經濟效益。其中有4項還分別獲得蘭州鐵路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原鐵道部全面質量管理優秀獎。
“現在,鐵路現代化建設步伐越來越快,大量新裝備、新技術、新工藝得到廣泛套用,我的技術創新之路還要越走越快才行!”談起未來,陸永波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