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925年11月出生,浙江湖州人。中共黨員。肄業於上海大同大學。現任職於上海市盧灣區鄉政府。曾是第一屆上海市科技協會委員、盧灣區關心下一代協會會員,上海市菱松書畫社岳陽樓書畫社會員,中原書畫研究院高級院士。現退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陸楨秀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湖州
- 出生日期:1925年11月
簡介,經歷,
簡介
年輕時積極參加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入黨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曾在《上海黨史資料》、《火紅的青春》、《抗日戰爭時期上海學生運動史》、《上海市中學教師運動史料選》等書刊上專有個人和單位的回憶資料文章)。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在上海南市、常熟、徐匯等區級黨委、婦聯、政府機關擔任領導工作,在黨的領導下和廣大幹部民眾的支持下,我勤懇工作,也做出一定成績,50年代後期曾出席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先進工作者會議,對自己鼓舞很大。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出了一份力。十年內亂"文革"時受到衝擊,在五·七幹校,農屯部,工廠,和基層地段醫院勞動,工作。1978年、1979年平反後,在徐匯、盧灣,區級機關為分管婦聯、科委、科協等方面為振亂反正,恢復發展工作和秩序,進行改革開放等方面做出一定成績,但很快到離退休年齡,主動提出離休。1982年離休後,愛上書法藝術,在老師的指導和刻苦勤奮學習後參加了上海岳陽樓書畫社、菱松書畫社和中原書畫研究院,並榮獲海峽兩岸"王子杯"銅獎,全國民間工藝美術書法大展創新獎,"海峽兩岸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對我鼓舞極大。由於從年輕時就參加革命工作,勤奮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追求真理,聯繫實際,為宣傳和捍衛自己認為正確的理論而盡力。例為:在"文革"時,我在地段醫院工作對當時"要窮的社會主義,不要富的四個現代化"思潮進行批判,提出社會主義建設要四個現代化,人民生活應該好起來,阻止了鄧小平同志"赤腳醫生逐步要穿草鞋、布鞋、皮鞋"的批判,認為這是正確的對要割資本主義尾巴的思潮,我出一期黑板報闡明"我國還存在集體,個體不同所有的,須要用商品交易的辦法,換取農民和個體勞動者的生產品,不能強奪"在"反擊右傾反案風"時我公開反對講小平同志是中國的"納吉",我宣傳捍衛說:小平同志是愛國的老共產黨員,不可能賣國叛國。1978年底乘調動工作空隙,為紀念毛主席生日,專一篇《學習〈實踐論〉心得》,主要內容:贊同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但從認識論和辦事情來說更重要是從實際出發,然後理論聯繫實際再是實事求是,最後是實踐是體驗真理唯一標準,很高興此文由《人民日報》不具名在12月26日登載出來。
經歷
1979年在盧灣區科協和同志們學習時提到"科學技術應該是生產力的要素"。約在80年代中期,一位新華社駐香港的高級官員發言:"香港回歸我國軍隊可以不進駐",報紙登載了,我看後在辦公室同志們中大講"不妥,香港回歸軍隊應進駐,軍隊代表國家,並對香港進行保衛",後小平同志發表讀話,明確主權不可商量要進駐軍隊非常擁護。又如人民公社中發展集體所有制鄉鎮企業在80年代初曾被否定約在1981年上海社科院召開一大型座談會,會上大多數發言都否定人民公社,贊成包產到戶,我當場發言對農田包產對戶,贊成,但人民公社中發展的集體所有制鄉鎮企業,副業生產不能否定當時曾在嘉定縣調查,縣的經濟來源70%來自公社鄉鎮企業和副業生產,並在黨支部會上多次呼籲開始得不到支持,90年代中期黨中央發表檔案肯定了"農屯部中要發展個體、集體兩個所有制"見此種種還有很多我感到只要,肯刻苦學習,一定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