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城街道

陸城街道

陸城街道隸屬於湖北省宜都市,是宜都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因三國名將陸遜在此築城抗蜀而得名,也是清末著名學者、“日本現代書道之祖”楊守敬的故居所在地。陸城地處長江中上游南岸與清江出口南岸交匯處,素有“三峽門城”和“楚蜀咽喉”之稱,是鄂西南地區主要門戶和輻射川東鄂西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宜都市級黨政機關駐陸城,人口90849人(2010年),面積59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陸城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
  • 面積:59平方千米
  • 人口:90849人(2010年) 
基本概況,經濟發展,農村工作,

基本概況

陸城街道轄8個居委會、10個村委會:東風、勝利、清江、頭筆、紅春、中筆、解放、亮家垴、太寶湖、驛馬沖、車家店、尾筆、十里舖、三江、寶塔灣、龍窩。國土面積59平方公里,山林面積72公頃,耕地面積1314.6公頃。全處轄9個村、8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90849人(2010年)。
陸城街道距宜昌市中心、三峽機場、三峽工程大壩僅30公里、25公里、50公里,距焦枝鐵路枝城站僅15公里,市內有長江四大煤炭中轉港及九大水路聯運港之一的枝城港,318國道貼境而過。完善“五個基本”建強基層黨組織,創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開展民眾性文化活動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創建“全國和諧示範街道”。 先後獲得“全國衛生城市”、 “全國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鄉鎮”、“省級文明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等稱號。

經濟發展

陸城街道辦事處以十里舖工業園區為依託,高端規劃建設百億元產業園。延伸十里舖園區9號路,高端規劃5000畝的陸城機電產業園,力爭每年新引進5個投資過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五年內規模工業企業達到60家以上,其中,工業產值過億元的達到5家,稅收過千萬元的達到5家。形成工業產值100億元、稅收過5億元的工業園。通過建設陸城機電產業園,與宜都市工業園遙相呼應,抱緊成團,聚群產業,規模發展,形成精細化工、機械裝備、新型建材、輕工電子四大支柱產業,成為引領陸城工業經濟的“四駕馬車”。
陸城街道
2007年全處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8.86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4.2億元;區域性財政收入1.4億元,其中本級財政收入5052.58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7.68億元,農民人平純收入5684.8元。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轉型發展,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做為處域經濟快速發展的突破口,不斷轉變觀念,穩抓各種發展機遇,將二、三產業擺在了突出位置,紮實推進轉型發展,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全處經濟工作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 目前完成新簽約投資6個,分別是:宜昌都順汽車4S店項目;宜都鑫東科技400萬套汽車片氧感測器項目;冰河貿易有限公司8000噸冷庫項目; 九州方園年產20萬立方米新型建築材料項目;明恆工貿年產1000噸微電子材料項目;華陽化工二期年產3000噸二苯甲酮類紫外線吸收劑系列產品項目。
陸城街道完成新開工投資500萬元以上項目5個,目前完成5個,分別是:民富汽車宜都汽車大市場項目;譽峰機電年產120台套化成箔專用機電設備項目;中旺年產50萬套增氧型汽車節油器項目;宜都鑫東科技400萬套汽車片氧感測器項目;華陽化工二期年產3000噸二苯甲酮類紫外線吸收劑系列產品項目。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處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凝心聚力謀發展,創新機制求突破,有序有效推進了全處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經濟快速增長、發展後勁增強、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街道黨工委再次被省委表彰為“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處、村(社區)、部門獲得宜昌市級以上榮譽達40多項。
一工業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全處簽約投資過500萬元的項目6個,開工建設7個,竣工投產6個,通過市政府驗收6個,規模企業達到42家,實現規模工業產值4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4億元,工業經濟呈現強勢發展。
二處域實力逐年壯大。實現財政收入3.1億元,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億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24.85%、27.78%。
三村級經濟不斷增強。通過多種方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2011年全處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0萬元,農村人平純收入達到11071元。
四民生保障得到改善。堅持突出重點,集中財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得到改善,民眾幸福指數得到提升,基礎設施網、社會保障網、公共服務網、居住規劃網日趨完善。全處新農合參合率達99%,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續保率達100%,安全飲水達100%,硬化路到戶達80%,城鄉低保實現了應保盡保。
五基層黨建不斷創新。全處圍繞“五個基本”、“七大體系”、“十個全覆蓋”制定工作方案,開展創先爭優,推進黨建創新。以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和執行力為重點,深入開展特色創建,爭創學習型黨組織,全面加強非公黨建,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形成了風清氣正、勤政廉政濃厚氛圍,全處黨建工作創新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農村工作

堅持因村制宜、分類指導、政策扶持原則,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組織凝聚力和號召力。5年內,陸城街道13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20萬元,其中500萬元以上3個,1000萬元以上1個,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突破3000萬元。建設宜居村莊,形成一個民俗文化村(紅春民俗文化村)、兩個園林山莊(十里舖、寶塔灣)、三個還建安置中心(陸城還建中心、解放農民公寓中心、中筆還建中心)、七個特色新村(頭筆、尾筆、太保湖、三江、驛馬沖、車家店、龍窩)的格局,打造古樸與現代交融、都市與農村互動的新村莊。解放、紅春、頭筆、中筆、尾筆、十里舖6個村(社區)要成為全處跨越發展的“第一方陣”,要成為全處挺進“全省鄉鎮十強”的排頭兵、示範點、探路者。
陸城街道
2012年完成陸城機電產業園前期建設、解放商貿城、解放公寓二期工程、紅春民俗文化村二期建設、十里舖工業園9號路延伸等8項重點工作,並堅持重點項目責任到人,實行項目建設硬考核,全力服務項目建設,壯大村集體經濟,為全處“挺進全省鄉鎮十強”奠定堅實的基礎。名都、東風、勝利、清江4個城市社區圍繞全處創“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和諧示範街道”的目標,突出社區文化提煉和踐行、社區服務的覆蓋和提升、社區管理的拓展和創新三項重點工作,爭當“三種”角色,即創先爭優的生力軍、和諧穩定的主陣地、先行示範的主戰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