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郅

陶郅

陶郅(1955年11月-2018年12月7日),男。1985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系建築學專業,獲得了碩士學位。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工程勘察設計專家,曾任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副總建築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曾獲得2004年亞洲建築推動獎,2006年羊城十大設計師,第四屆中國環藝設計學年獎,第六屆梁思成建築提名獎。

2018年12月7日,陶郅因病醫治無效在廣州逝世,享年63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郅
  • 出生日期:1955年11月
  • 逝世日期:2018年12月7日
  • 職業:建築師
  • 畢業院校:華南理工大學
  • 性別:男
  • 職稱: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學習簡歷,工作簡歷,社會兼職,人物逝世,科研成果,所獲榮譽,

人物經歷

學習簡歷

1978~1981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系建築學專業 獲學士學位
1982~1985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系建築學專業 獲碩士學位
1998.9~1998.12 首批入選中法政府學術交流計畫《50位中國建築師在法國》項目,赴法國巴黎機場公司工程部進修.

工作簡歷

1994年~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副總建築師
2000年~ 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 國家註冊諮詢工程師(投資)

社會兼職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理論與創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建築學會教育建築委員會委員
《建築師》雜誌編委
廣東省建築學會副會長
廣州市人民政府諮詢顧問
廣州市城市規劃協會常務理事
廣州市建築與環境藝術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校園規劃、交通建築、大型公共建築和文化與教育建築

人物逝世

2018年12月7日晚,工程勘察設計專家、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華南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副總建築師陶郅教授,因病醫治無效在廣州逝世,享年63歲。

科研成果

長期活躍在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研究的第一線,工程設計成果豐碩,多項工程設計中標實施並得獎。過去的5年中,共有四十餘項工程中標並正在陸續實施,其中包含多個大型城市重點工程。在已建成的工程中,累計共獲得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金獎一項;建設部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教育部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三項、三等獎一項、表揚獎二項;全國教育建築優秀獎二項。在05年亞洲建築師峰會上,榮獲“2004年亞洲建築推動獎”,這個獎項旨在表彰在建築領域起到推動作用的、其作品在亞洲建築界,乃至國際建築界引起深刻反響的建築師。在多年的理論研究和工程設計基礎上,帶領多屆碩士研究生參與眾多工程實踐,並通過大量工程實踐,以及實踐基礎上的理論探討,自1990年代初開始形成一個主要目標和四個研究方向,主要目標為:創建有特色的中國現代建築規劃設計理論,走在科技的前沿,使中國建築進入世界先進建築之林。四個主要研究方向分別為:校園規劃、交通建築、大型公共建築和文化與教育建築。四個研究方向都強調文化在建築中的重要性,堅持創造有中國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築風格。
1)近5年來由投標開始,共主持完成了鄭州大學、河海大學福州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高校校園總體規劃和單項設計項目共四十五項,並在《世界建築》等核心期刊發表系列文章,形成了學術影響和校園規劃的核心競爭力,已在全國占有領先地位,為學院爭得榮譽和效益,並獲同行與社會各界一致好評。成為國內有影響的青年建築師,作品多次入選有關專集。被聘為《建築師》雜誌專業編委(建工出版社主持,我校和華南地區入選的唯一建築師),廣東省建設廳編寫的《春風滿眼十年間――廣東新建築與設計》一書的編委會副主任。在鄭州大學校園規劃中,建立了整體互動的校園網路肌理和可持續發展的網狀發展模式;在核心教學區中嘗試體現中原文化,在規劃和設計中尋找現代建築與傳統文化結合的切入點,該新校區規劃獲教育部2003校園規劃二等獎,核心教學區設計獲教育部2005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河南省勘查設計創新獎一等獎等。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新校區規劃中,引入校園建築集合陣的概念,創造性的提出了一種集約化、模組化的校園設計模式,獲教育部2005優秀勘查設計規劃設計三等獎。此外,通過投標、委託等方式,個人共主持了國內十八所高校的規劃及單體設計工作。
2)交通建築:以珠海機場為代表。為首席設計師和工程主持,珠海機場是當時國內大型航空港建築中唯一從投標設計、施工圖、室內設計到綠化環境完全由中國建築師獨立完成的個案,從總體規劃到建築單體及細節的處理都充分考慮其超前性和先進性,開創了1990年代國內航空港建築設計的新思路,在大型建築的自然採光設計及全透明的室內空間設計、專用設備選型、建築柱網的選定、結構技術建築設計裝修標準、建築裝修材料的運用等方面為國內同期興建的許多機場確定了一個全新的標準,為當時代表國際水平的中國新建築之一,並在設計和施工方面充分考慮中國國情,為國內大型現代化機場中建設周期最短、設備工藝最先進和最早建成的,評為1990年代國內航站樓之典範。珠海機場建成後,好評如潮,各大專業雜誌爭相約稿,該設計獲得了1998年度教育部優質工程設計和建設部優質工程設計一等獎、2000年度全國優秀工程設計金獎,2002華南理工大學重大科技成果獎。
3)大型公共建築:以惠州行政中心辦公樓為代表,建築的整體性和秩序感強,建築個性鮮明,富時代感。作品獲1998年度教育部優秀工程二等獎,建設部優秀工程三等獎,並形成了設計品牌效應,05年參加玉林市行政中心設計競賽並中標,目前正在施工階段。2000年主持參加重點項目廣州歌劇院國際競賽(第一輪、第二輪)方案設計均獲評第一名。03年代表設計院主持重點項目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的施工圖工作,一個超大規模的高科技含量建築已建成使用並獲社會廣泛好評,受邀在《建築學報》上發表論文,同時,獲得05全國十大建設科技成就獎、詹天佑獎(全國建設工程類最高獎)。04年,主持參加陝西文化中心投標並中標,目前正在設計階段。05年,主持參加重點項目樂山大佛博物館及其會堂的投標項目,獲得中標,目前項目已經封頂。該設計切合當地的地理特質,使建築物整體猶如從山崖中長出的巨石一般,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06年主持參加長沙市重點項目——長沙濱江文化園的設計,含長沙市音樂廳博物館圖書館,獲專家唯一推薦方案,一舉中標,當地媒體進行了大篇幅報導。該設計從湖南文化、長沙文化以及大地肌理出發,結合先進的設計理念,創造出極富地域特色的大型綜合文化建築群體。05年設計西安文化藝術中心
強調建築的文化性和時代性。
4)文化與教育建築:結合校園規劃,注重文化品位,追求有科技含量和文化性的建築特色,提倡適宜建築理論:強調建築因時、因地、因人、因時代不同,要建造與自然、人文、環境和周邊條件適宜的建築。突出建築環境對人的教育作用,設計有機生長的建築群落,創造有地區特點和文化意義的校園建築形象和校園空間。校園建築的品牌效應有:圖書館、體育館、專用教學樓等。一、圖書館建築,自2003年來,主持設計了國內多個圖書館建築設計項目,包括鄭州大學圖書館、河海大學圖書館、南京工程學院圖書館、福州大學圖書館、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圖書館、淮南師範學院圖書館、珠海乾部管理學院圖書館、曉莊學院圖書館等八個圖書館設計工作,多數已經投入使用或封頂,皆以其新穎富時代感而受業界和使用者好評。二、體育館建築,於2001年參加玉林體育館競標獲第一名,現已建成並作為首屆東協博覽會的分展館而受省市領導好評。之後參加河海大學體育中心、鄭州大學體育中心競標均獲第一名。因在校園體育建築領域有獨到的設計理念,2004年獲南京工程學院體育中心的設計委託。
此外,參與多個大型科研項目研究,其中“地冷空調研究”獲得聯合國發明創造科技之星獎

所獲榮譽

2004年亞洲建築推動獎(國際建築師協會頒)
2006年羊城十大設計師(空間類)(2006廣州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及羊城晚報聯合頒發)
第四屆中國環藝設計學年獎(建築景觀類)最佳指導教師獎(2006年12月中國建築協會室內設計分會教育委員會頒)
第六屆梁思成建築提名獎。“地冷空調研究”獲得聯合國發明創造科技之星獎。
2016年12月30日,被住房城鄉建設部評選為第八批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