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公元前12世紀,周文王嫡六子姬振鐸封於曹國,建都陶丘。《說文》:“陶丘有堯城,堯嘗居之。曹國是西周至春秋時期較為重要的十二諸侯之一。
春秋時期,諸侯兼併。公元前487年,宋景公伐曹,執曹伯陽,曹國滅亡,歷26君,663年。
戰國時期,陶邑成為合縱連橫必爭的“午道”。爭戰的目的是為了兼併城市和土地,繁榮的陶邑不可避免地要引起諸侯間的爭奪。
公元前286年,齊緡王發動合縱戰爭,齊、楚、魏滅宋,三分其地,齊國得到陶邑。
公元前284年,燕、韓、趙、魏、秦五國連橫攻齊,秦國首先攻取了陶邑,並把它作為秦相魏冉的封邑。魏冉死後,秦設陶郡。
公元前254年,信陵君竊符救趙,擊退秦國,魏安厘王乘機攻占了陶邑。
秦國統一,定陶屬碭郡。西漢初彭越封梁王,都定陶。梁國封域約秦國碭郡。
西漢時期,漢景帝中元六年,梁國一分為五,於梁國舊都置濟陰國,後收為郡。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改定陶國為濟陰郡。漢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更名為定陶國。哀帝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又改為濟陰郡,屬兗州。
東漢時期,初為定陶國,不久,改為濟陰郡。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劉長被封為濟陰王,立十二年,元和元年卒,因無後,國除,復為濟陰郡。延光三年(公元124年),漢安帝太子劉保被廢為濟陰王,延光四年劉保即皇帝位,濟陰復為郡。漢獻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濟陰復為國。
曹魏時期,黃初元年(元年220年),復為濟陰郡,太和四年(230)年復為濟陰國。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又復為濟陰郡。
北魏時期,置西兗州,與濟陰郡同治定陶,後徙左城(今曹縣西北)。北周改西兗州為曹州。
隋朝,大業三年(607年),改為濟陰郡(治濟陰縣,今曹縣西北)。
唐朝,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更名為曹州。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改曹州為濟陰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曹州。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年),朱溫稱帝,廢唐哀帝為濟陰王,葬於定陶“溫嶺”。
宋朝,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曹州改賜廣濟軍。宋崇寧元年(1102),升曹州為興仁府,管轄濟陰、南華、乘氏和宛亭(冤句)四縣。
金朝,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因城圮於水,遷治故乘氏城。即今菏澤市城區,濟陰屬之。
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省濟陰縣,其地直隸曹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曹州升為府。治菏澤(今山東菏澤牡丹區)。轄11州縣,菏澤(今菏澤市牡丹區)、定陶(今菏澤市定陶區)、鉅野(今菏澤市巨野縣)、單縣(今菏澤市單縣)、曹縣(今菏澤市曹縣)、范縣(今河南省范縣)、觀城(縣治在今山東省莘縣觀城鎮)、城武(今菏澤市成武縣)、鄆城(今菏澤市鄆城縣)、朝城(縣治在今山東省莘縣朝城鎮)10縣及濮州(州治在今菏澤市鄄城縣舊城鎮)1散州。
文化底蘊
定陶底蘊深厚,文化淵源流長。中原文化、儒商文化、漢文化、曹國文化底蘊深厚,轄區內有仿山、法源寺、官堌堆(劉邦登基台)、戚姬寺、梁王台等眾多名勝古蹟,定陶漢墓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入中原經濟區文化產業示範園區項目。定陶現擁有陶朱公傳說、兩夾弦、定陶皮影、仿山山會、牛屯鼓樂、柳子戲宋家班等六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陶朱公傳說、兩夾弦、定陶皮影已被列入山東省首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仿山(度假)景區、法源寺、中華商聖文化園、天沐溫泉度假小鎮、“新鄉土中國、魯西南記憶”等文化旅遊項目集群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