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維革,國旗班第31任升旗手。在他的心中,138步的距離是永恆的星光大道,五星紅旗的重量就是他人生的重量。2分零7秒的國歌,是他心中最美的旋律。那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使他忍受著十二指腸急性穿孔的劇痛,堅守國旗哨位兩小時。他堅信是國旗給了他第二次生命,生命垂危之際,他又先後作了21場報告,用自己生命的代價繼續傳播國旗知識和愛國主義精神。他在倒下去的時候,手中依然拿著宣講國旗的文稿,口裡似乎還含著一個未吐出的音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維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軍人
- 信仰:無
- 主要成就:國旗班第31任升旗手
想要當兵的他:為了實現自己的心愿,他說:“我是在泥巴里長大的,吃什麼苦我都不怕!”
1984年10月1日。那天,陶維革17歲。
他和同學們一起在電視機旁觀看建國35周年大型閱兵式。龐大壯觀的閱兵場面,把陶維革看呆了。他大睜著一雙渴望的眼睛,想像著大山外面的那個神奇世界。
陶維革祖籍大別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至今仍被人們傳頌。當年10月,徵兵工作開始了,人武部的領導見陶維革年齡偏小,就對他說:“當兵可是要吃苦頭的,你能行嗎?”陶維革一聽急了,以為是這位領導看不上自己,就說:“我從小就生活在農村,是在泥巴里長大的,吃什麼苦我都不怕!”見陶維革那著急的樣子,那位領導滿意的笑了。幾天之後,陶維革如願拿到了武警北京總隊的入伍通知書。
聽說新訓結束後有可能被分到天安門廣場執勤,陶維革更加玩命訓練。他說:“能夠到天安門廣場上站崗無尚光榮,既然我現在有這樣的機會,就要刻苦訓練,實現自己這一願望。”三個月後,新兵連訓練結束,天安門警衛中隊副指導員杜東學來到新兵連挑選去天安門廣場執勤的戰士。
對陶維革早有印象的杜指導員這次來的目的就是把陶維革帶走。新訓二大隊知道陶維革軍事素質好,人又勤奮刻苦,也想把他留下,便故意安排陶維革到工人體育場的看台頂層去“訓練”。
一心要去天安門執勤的陶維革故意來到看台邊上往下看,杜指導員終於發現了看台上的機密,匆匆跑上了看台,陶維革就這樣與國旗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給父母寫信報喜,在地址一欄的“警衛中隊”後邊特意加上了“國旗班”三個字。
國旗下的他:忍著十二指腸急性穿孔的劇痛,冒著生命危險堅持兩小時。他說:“只要有一口氣,我就絕不能倒下!”
被人民民眾譽為“國旗之子”,曾被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連續報導過的老班長陶維革,1984年從湖北武昌縣入伍,在升旗護旗的五年里,他總是搶著多升一次旗,多站一班哨。在6年的服役期里,他曾參加1200多次升降國旗儀式。
有一天他剛接哨不久,胃就開始疼起來,而且越來越厲害,汗水濕透了禮服,嘴唇咬破了皮。他以驚人的毅力,忍著十二指腸急性穿孔的劇痛,冒著生命危險,咬著牙紋絲不動地站在國旗哨位上,一直堅持到下哨。
回營區的路上,他終於昏倒了。當把他送到醫院後,才發現是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急性穿孔。醫生埋怨說:“這個病早該治了,如果再晚一會就沒命了!”立即為他做手術。
出院後,陶維革身上留下近20厘米長的疤痕,他對戰友們說:“要是換個地方早就挺不住了,當時很想就勢坐在護欄的台階上休息一下,可是,頭頂飄揚著五星紅旗,身後是莊嚴的天安門城樓,為了國旗的尊嚴,祖國的形象,只要有一口氣,我就絕不能倒下!”
得知病情的他:“如果治病要花這么多的錢,就不要給我治了,我的單位一年收入才幾萬塊錢,我來單位時間不長,沒做多少貢獻,要是治下去會把單位和家庭拖垮!”
退役後的陶維革被安排到黃崗地區輪渡公司,當司務長之餘,他常到學校、工廠宣講國旗。
94年他不幸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住進武漢同濟大學附屬醫院。得知自己得了重病,要花幾十萬元,陶維革對醫生說:“如果治病要花這么多的錢,就不要給我治了,我所在的單位一年的收入才幾萬塊錢,我來單位時間不長,沒做多少貢獻,要是治下去會拖垮單位和家庭的。”
陶維革的病情一天天惡化。他知道剩下的日子不多了。但在疾病纏身的日子裡,陶維革思念國旗的心情卻日漸強烈。
在高燒不退、內臟出血的昏沉之際,陶維革回想起了離開部隊最後一天的事情。
那是1990年2月26日。清晨一大早,陶維革就像往常一樣起床了。雖然已經宣布了退伍命令,但他還是打算要和戰友們一起出操,他要給新戰友們做好表率。剛站到佇列里,班長對他說:“老陶,今天由你來升旗。”
陶維革激動的說不出話來。退伍戰士升旗,這是以前沒有過的事情。
班長又說:“老陶,這可是首長點名安排你最後一次升旗的。”
陶維革心裡又是一陣激動。他知道這是領導對他這個退伍老兵的極大信任和鼓勵。陶維革穿上禮服,扛著五星紅旗,邁著正步來到廣場上。按動電鈕後,國旗伴隨著國歌冉冉升起。
面對國旗,陶維革思緒萬千。
六年里,國旗伴著他成長,使他成為一名神聖的國旗手。在部隊,他曾一次榮立三等功,四次受到嘉獎。在國旗的召喚下,他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可是今天,他卻要告別莊嚴神聖的國旗退伍回鄉。看著冉冉升起的國旗,淚眼朦朧的陶維革戀戀不捨地面向國旗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時日不多的他:“我知道自己不行了,這裡可能就是我生命的最後一站,我現在多么想念與我朝夕相處、一起護衛過國旗的戰友,多么想再望一望我扛過的國旗。我真後悔復員後沒有再去北京一趟,看一看國旗。”
離開部隊的六年里,陶維革時常會想起國旗,想起老部隊。
此刻,在知道自己生命所剩無幾的日子裡,只要一閉上眼睛,鮮艷的五星紅旗就會在眼前飄揚。
在對國旗的無限思念中,陶維革又想起了他曾經讀過的一篇報導,那是1994年9月15日發表在《人民日版》一版的一篇題為《敬禮,國旗衛士》的文章。想到作者曾採訪過他,陶維革的心裡產生了一個念頭。他要給這篇報導的作者《人民日報》社記者傅昌波寫封信,讓在北京工作的他去一趟天安門,代他向國旗敬個禮。
陶維革在信中寫到:
我叫陶維革,從1984年入伍到1990年3月復員,我一直在天安門國旗班,每天都在天安門廣場升旗、護旗,每天都能看到我心愛的五星紅旗,國旗就是我的生命……我最近不幸得了再生障礙性貧血,病情很嚴重,我知道自己不行了,這裡可能就是我生命的最後一站,我現在多么想念與我朝夕相處、一起護衛過國旗的戰友,多么想再望一望我扛過的國旗。聽說國旗旗桿換了新的,我多么想看一眼新的國旗旗桿啊!我真後悔復員後沒有再去北京一趟,看一看國旗。
……
我現在躺在病床上,已經失去了下地活動的能力。我知道自己已經不行了,我非常感謝你報導了我們國旗班,也感謝你知道我的名字。我現在只有一個請求:什麼時候你去天安門廣場,代我看一眼國旗,在國旗升起的時候,替我向國旗敬個禮。如果有可能,再代我去國旗護衛隊看看新戰士,向他們問好,也向我過去的老戰友問好。
再見了——我心中念念不忘的國旗!
再見了——我親愛的戰友!
我已不能握筆,這封信是由我口述,請人代筆寫給你的。
收到陶維革的這封信後,傅昌波既感動又焦急。他立刻要通了武漢市同濟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電話。
病床上的他:手捧國旗,說了一句讓所有人為之動容的話――“她就像我的媽媽……”
傅昌波的同事們也對陶維革的事情很關心。大家不約而同想到要把陶維革接到北京,讓他再看看國旗,看看戰友。但醫生在電話里告訴傅昌波,說陶維革目前的身體狀況不適合長途旅行。大家只好放棄了這一打算。傅昌波和同事們一商量,決定代陶維革去天安門,在國旗升起的時候,替他向國旗敬個禮。
傅昌波回到報社,就給陶維革寫了一封信,把領導和民眾關心支持他治病的事情全部告訴了他。1995年3月24日,《人民日版》用半個版的篇幅配編者按全文刊登了陶維革和傅昌波的信以及國旗護衛隊的升旗照片。
這兩封信刊登出來之後,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社會各界都被陶維革心繫國旗的精神所感動,對他的疾病表示出極大的關注。當地醫院積極救治,老部隊幾次派人前去探望,各界人士更是伸出關愛之手,紛紛給他寄錢寄物,有的還寄來了治療再障性疾病的偏方。
1995年4月20日,為了表示對這位國旗衛士的敬意,經上級領導批准,中央電視台駐武警記者站記者冷冶夫和國旗護衛隊指導員謝輝帶著一面天安門廣場上的國旗,來到了湖北黃岡陶維革所住的醫院。
當國旗在陶維革面前徐徐展開,他激動的哭了。在指導員謝輝攙扶下,陶維革硬撐起身子,站立在國旗前。他的滿含熱淚,緊緊地把國旗擁在胸前,說了一句讓在場所有的人為之動容的話――“她就像我的媽媽……”
願望實現的他:“國旗給了我美好的青春年華,國旗拯救了我的生命,我心裡的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國旗萬歲!祖國萬歲!”
也許是精神作用,也許是陶維革的真情感動了上蒼,在醫生的積極救治下,陶維革的病情穩定了。
1995年10月1日清晨,當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冉冉升起的時候,一位身穿舊軍裝,戴著白手套、胸前戴著軍功章的退伍戰士,滿含熱淚向國旗敬了一個長達2分零7秒的禮。
這人就是陶維革。
升旗儀式結束後,陶維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國旗給了我美好的青春年華,國旗拯救了我的生命,國旗把我和全國人民聚集在一起,如今,我終於圓了再到天安門向國旗敬禮的美夢,我心裡的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國旗萬歲!祖國萬歲!”
回家的路上,陶維革對親友們說:“我應該多做點事來回報社會,報答國旗。我沒有什麼特長,但我升過、護衛過天安門的國旗,對國旗的意義有很深的理解,只要我能活一天,就要講一天的國旗,要讓更多的人了解、熱愛國旗。”
一回到家,陶維革就到各學校講解國旗知識。短短的幾個月里,他先後做報告21場,直接聽眾超過5萬人。
1996年6月5日,陶維革為救一名病重想跳樓自殺的病友,導致顱內出血,醫院想盡辦法救治,但沒有成功。年僅28歲的他永遠離開了我們。
告別儀式上,按照陶維革生前的遺囑,他身穿橄欖綠軍裝,左胸前佩戴32枚金光閃閃的國旗徽章和國徽徽章,身上覆蓋著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右手手心裡也緊緊握著一枚國旗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