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盉是三星堆遺址出土數量較多的一種陶器。器頂有一半圓形口,一側有一管狀短流。器身微束,一側有一寬鋬。有三個中空的袋狀足與器身相通,這既可以增加容量,又方便生火加溫。陶盉是一種溫酒器,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酒器,說明當時的農業生產已相當繁榮,已有大量的剩餘糧食用於釀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盉
- 高:47.9厘米
- 寬:19.6厘米
- 出土時間:1980年
![陶盉 陶盉](/img/3/c72/cGcq5CZmdDN5gjY3kDO3QWZllTY3ATYjFmN2k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陶盉是三星堆遺址出土數量較多的一種陶器。器頂有一半圓形口,一側有一管狀短流。器身微束,一側有一寬鋬。有三個中空的袋狀足與器身相通,這既可以增加容量,又方便生火加溫。陶盉是一種溫酒器,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酒器,說明當時的農業生產已相當繁榮,已有大量的剩餘糧食用於釀酒。
陶盉是三星堆遺址出土數量較多的一種陶器。器頂有一半圓形口,一側有一管狀短流。器身微束,一側有一寬鋬。有三個中空的袋狀足與器身相通,這既可以增加容量,...
商陶盉,為商代的陶器,器頂有一半圓形口,一側有一管狀短流。器身寬胖,一側有一寬鋬。有三個中空的袋狀足與器身相通,這既可以增加容量,又方便生火加溫。現...
灰陶盉為商代遺的一件陶器,其造型規整,胎質較細膩,肩、腹部裝飾簡單的弦紋。...... 灰陶盉為商代遺的一件陶器,其造型規整,胎質較細膩,肩、腹部裝飾簡單的...
此展品為商周時期的陶器,口徑11.3厘米、腹徑14.4厘米、高30.3厘米。陶盉是夏代二里頭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為一種溫酒的器具。它來自於中原地區,但古蜀人對其...
河姆渡遺址出土陶盉的口徑8厘米,底徑8.2厘米,高14厘米,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精品名稱: 陶盉 級別: 一級乙 作者: 年代: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 尺寸及...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期文物,泥質灰陶,橢圓形扁體盉身,造型奇特,罕見。現收藏於嘉興博物館。...
白陶盉現藏於河南博物院,年代為夏代,高28厘米,口徑7.6×4.3 厘米,1990 年伊川縣南寨遺址出土,盉為水器,宴飲時盛玄酒即水以調和酒的濃淡。商代及西周時期,...
圖集 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陶盉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4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創建者:軒軒政猜你喜歡...
盉是中國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後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
此展品為商代文物。泥質灰陶,斂口,長流,帶底平座;口腹之間有寬頻狀鋬。現收藏於松陽縣博物館。...
獸形灰陶盉年代是齊家文化(距今4100—3700年前),出土地點是1999年,天水市出土。...... 獸形灰陶盉年代是齊家文化(距今4100—3700年前),出土地點是1999年,天水...
紅陶盉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陶器。...... 紅陶盉是新石器時代的一件陶器。中文名稱 齊家文化紅陶盉 館藏地點 北京故宮博物院 所屬年代 新石器時代 類別 陶器...
袋足陶盉是新石器時代的陶器,所屬文化為石家河文化,高24.3厘米,上寬9厘米,下寬15厘米,於湖北省天門市肖家屋脊遺址出土,現藏於湖北省荊州博物館。...
此展品為齊家文化文物。削肩、鼓腹、圓底,整體造型呈鳥型,盉頂端為鳥的頭部,一側開口,另一側有流。流口粗短,向上,為鳥嘴。流與罐體銜接處兩側有兩個乳釘狀...
收藏家杜曉軍先生利用自己收藏的較多數量的史前陶鬹,研究並閱讀參考了大量考古學的相關論述,對陶鬹藏品進行了甄別鑑定,選取了認為可靠無疑的約數百件陶鬹進行整理...
此展品為商周時期的陶器,口徑4.6厘米,底徑4.4厘米,高15.7厘米。陶瓶是三星堆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金沙遺址中有較多出土,但只存在於早期階段。陶瓶可能和...
青銅盉,文物,安慶市大楓鄉黃花村春秋墓出土。...... 青銅盉,文物,安慶市大楓鄉黃花村春秋墓出土。...該器與二里頭文化陶盉相似,是迄今所見中國青銅器中...
此件灰陶盉其造型規整,胎質較細膩,肩、腹部裝飾簡單的弦紋。整個器物顯得造型古樸,裝飾簡練。盉(hé音禾)直口微外撇,肩部一側置管狀流,對應一側為犧首形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