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紅外線是波長介乎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
電磁波,波長在770nm納米至1mm毫米之間,是波長比紅光長的非可見光。覆蓋室溫下物體所發出的熱輻射的波段。透過雲霧能力比可見光強。在通訊、探測、醫療、軍事等方面有廣泛的用途。 俗稱紅外光。
發現
公元1666年
牛頓發現
光譜並測量出3,900埃~7,600埃(400nm~700nm)是可見光的波長。1800年4月24日英國倫敦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的威廉·赫歇爾發表太陽光在可見光譜的紅光之外還有一種不可見的延伸光譜,具有熱效應。他所使用的方法很簡單,用一支
溫度計測量經過稜鏡分光後的各色光線溫度,由紫到紅,發現溫度逐漸增加,可是當溫度計放到紅光以外的部份,溫度仍持續上升,因而斷定有紅外線的存在。在紫外線的部份也做同樣的測試,但溫度並沒有增高的反應。
紫外線是1801年由RITTER用
氯化銀(Silver chloride)感光劑所發現的。
分類
CIE分類系統
國際照明委員會 (CIE)建議將紅外線區分為以下三個類別[1]:
紅外線-A (IR-A):700納米-1,400納米 (0.7
微米-1.4微米)
紅外線-B (IR-B):1,400納米-3,000納米 (1.4微米-3微米)
紅外線-C (IR-C):3,000納米-1毫米 (3微米-1,000微米)
由於紅外線具有典型的熱作用可利用紅外線進行加熱。根據紅外線的分類可將紅外線加熱器分為以下三種,短波加熱器,中波加熱器和長波加熱器。短波加熱器以鹵素加熱管為代表,中波加熱器以碳素加熱管為代表,長波加熱器以陶瓷加熱器為代表。
性能參數
註:在沒有進行說明下,所作比較的前提是兩款加熱器的尺寸相同,功率相同。
如何從表面判斷陶瓷紅外加熱器的優劣呢,下面幾種方法可以讓我們進行初步判斷。
1. 表面平均功率密度
表面平均功率密度能夠做到越高,加熱器的性能越好。
2. 極限溫度
極限使用溫度越高,說明其耐溫性更好,故在同等溫度下其使用壽命更長越好,說明極限溫度越高,加熱器性能越好。
3. 重量
相同型號的陶瓷加熱器一般來講質量越輕其加熱效率越高。
4. 升降溫性能
升降溫越迅捷,加熱器性能越好。
5. 使用壽命
使用壽命是加熱器性能參數的重要指標,使用壽命越長,說明其性能越優越。
6.節能效果
很明顯,節能效果越好,加熱器性能越好。
7. 一致性
同一型號加熱器各參數(升降溫性能,重量等)的一致性越高,加熱器的性能越好。
與加熱器性能無關的因素
1. 釉面光亮度
陶瓷紅外加熱器的首要條件是加熱,因此,陶瓷輻射率越高,代表其性能越好,釉面光亮度與輻射率無關,而且,釉面在高溫下容易熔化,因此,並非越光亮的加熱器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