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55年9月,陶瑞寶進入復旦大學物理系物理專業半導體物理學習。
1960年7月,陶瑞寶從復旦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之後繼續在該校理論物理專業就讀研究生。
1964年3月,陶瑞寶從復旦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並以畢業論文《具有各向異性相互作用的多費米子體系微擾理論和Green’s函式方法》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助教(1964年—1978年)、講師(1978年—1980年)、副教授(1980年—1984年)。
1984年,陶瑞寶晉升為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1987年,陶瑞寶擔任復旦大學物理系主任(至1990年)。
2002年,陶瑞寶獲得“華中一新世紀講座教授”席位。
2003年,陶瑞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5年,陶瑞寶擔任復旦大學量子調控研究中心主任(至2009年)。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陶瑞寶首創了自旋運算元玻色變換的投影運算元理論,把變換後對玻色空間的限制表示成玻色粒子間的相互作用,受到國際上的重視和採用。與他人合作創立了計算周期性多孔和複合媒質中彈性波和電磁波傳播的傅立葉方法,計算了微結構對彈性模量、介電常數等的影響建立了能包括液晶分子位置短程關聯的廣義分子場理論,解釋了在“無序相-向列相”液晶理論中的“deGennes迷”。此外,在非周期序列、低維磁性理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時間 | 交流單位 |
---|
1983年09月—1984年10月 | 美國Exxon研究工程公司訪問科學家 |
1988年06月—1998年09月 | 日本東京大學物理系訪問教授 |
1991年05月—1992年05月 | 美國Exxon研究工程公司訪問科學家 |
1994年07月—1995年01月 | 日本東北大學金屬研究所訪問教授 |
1996年07月—1996年09月 |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訪問教授 |
2000年04月—2000年06月 |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系訪問教授 |
2003年07月—2003年08月 | 香港中文大學訪問教授 |
參考資料來源: |
人才培養
陶瑞寶認為:“國內對院士的認識似乎有拔高的趨勢,其實院士也是普普通通的人。在大學裡就是普普通通的教授,好好帶幾個學生,在學術上以身作則。我只想要一個安安靜靜的研究環境,有自由的科研時間,有安靜向上的氛圍。”
陶瑞寶先後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多門基礎課和專業課,如《量子力學》《統計物理》《高等統計物理》《群論》《複雜流體導論》《凝聚態物理中的群論方法》等課程。
陶瑞寶在積累多年教學和科研的基礎上,撰寫了近90萬字的《
物理學中的群論》,該著作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000年被教育部第一批推薦作為研究生的群論課用書。
榮譽表彰
2003年,陶瑞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社會任職
時間 | 擔任職務 |
---|
1985年—1991年 | 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協聯成員(Associate Member) |
1987年— | 《International J. Modern Physics B》《Modern Physics Letter B》編委 |
1991年—1996年 | 上海市物理學會理事長 |
1994年— | 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CCAST)顧問委員會成員 |
1995年—1998年 | 第三屆國家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 |
1998年—2002年 | 第四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物理天文組委員 |
1998年—2003年 | 義大利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高級協聯成員(Senior Associate) |
參考資料來源: |
個人生活
2018年,陶瑞寶住入
上海第一人民醫院之後康復出院,2019年陶瑞寶在楊浦區政協翟駿副主席、楊浦區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院士工作部部長周璐和楊浦區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服務中心莊楠等一行的陪同下,特地製作“醫德高尚,仁心仁術 ”錦旗,專程送到醫院向全體醫護人員表示感謝。
人物評價
陶瑞寶在多孔媒質和複雜流體理論研究、低維自旋和磁性系統理論以及分形理論等凝聚態理論等凝聚態理論的不少領域裡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同樣也取得一些成果。他所開展的研究工作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影響,並占有一席之地。(復旦大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