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澤璋

陶澤璋

男,1954年11月出生,湖北紅安人。1975年畢業於湖北醫學院醫療系,1983年至1985年赴西德法蘭克福市歌德大學耳鼻喉科醫院進修,1988年至1991年赴德國海德堡大學醫學院深造,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2014年7月起兼任鄂州市中心醫院院長,武漢大學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研究所所長,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帶頭人、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會常委、湖北省變態反應學會主任委員、湖北省抗癌協會頭頸腫瘤專業主任委員、湖北省耳鼻咽喉科學會副主任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澤璋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紅安
  • 出生日期:1954年11月
  • 職業:醫生
  • 畢業院校:德國海德堡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 性別:男
主要成就,鼻科學臨床工作,聽力學臨床工作,

主要成就

陶澤璋教授一直致力於鼻科學和聽力學的臨床工作,用精湛的醫術和無限的愛心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擾。

鼻科學臨床工作

鼻竇炎的發病人數據估計在我國已超過千萬。他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領域發展的重大意義,在國內較早開展了針對這一領域的潛心研究。1996年以來,他先後在國內重要刊物上發表了10餘篇該領域的專業論文,在鼻內窺鏡下進行了腦脊液鼻漏修補術、鼻中隔矯正術、視神經減壓術、垂體腺瘤切除術和鼻腔鼻竇良性腫瘤切除術等手術,並通過鼻內窺鏡手術治療鼻腔鼻竇真菌病。至目前為止,在他的帶領下,鼻科共完成內窺鏡鼻竇手術4000餘例,成功率達90%以上,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他還對鼻中隔偏曲伴發竇口鼻道複合體變異的特點及其與鼻竇炎的關係進行了研究,為鼻竇炎選擇治療方法提供了客觀依據,對代償性下鼻甲肥大在鼻中隔得以矯正後的轉歸進行了觀察,為正確處理肥大之下鼻甲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陶澤璋教授還結合臨床開展了變態反應性鼻炎的綜合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聽力學臨床工作

陶澤璋教授具有嚴謹的科研作風,他特別注重科研課題的新穎性和成果的實用性。他與同道們一起率先對新生兒聽力篩選方法進行了研究,確定了新生兒聽力篩選的最佳時機及適宜篩選標準,完成了近千例新生兒聽力篩選,摸索出了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新生兒聽力篩選方法。他領導的課題組對頭頸腫瘤的發病機制特別是端粒酶的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RNA干擾的機制及套用進行了探索,對氨基糖甙類抗生素耳中毒的機理進行了系列研究,這些研究均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及廣闊的套用前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