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陶板瓦
- 出土地點:山西省襄汾陶寺古城
- 館藏地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 形狀:呈平板狀
陶板瓦 山西省襄汾陶寺城址大型建築群(宮殿區)發現的陶板瓦,將我國陶瓦的歷史推進了一千年。陶寺板瓦呈平板狀,較後來的弧形瓦略顯原始。造型呈獨特的平行四邊形,以穿釘固定、白灰漿膩縫,拼鋪起來較牢固。瓦的出現不但標誌著建築技術和材料的一個飛躍,也從側面反映了陶寺城的發展水平,暗示了大型建築群的特殊地位。
存藏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山西省襄汾陶寺古城出土。
陶板瓦1 山西省襄汾陶寺城址大型建築群(宮殿區)發現的陶板瓦,將我國陶瓦的歷史推進了一千年。陶寺板瓦呈平板狀,較後來的弧形瓦略顯原始。造型呈獨特的平行四邊...
北光遺址位於內邱縣河渠鄉北光村西南約300米的李陽河河道內,殘存面積3200平方米。窯址上散布有大量的陶板瓦、筒瓦、瓷片、窯具,斷面上可見多處含瓷片的灰坑和灰...
圖版二〇 陶盤、陶瓮圖版二一 陶盆圖版二二 陶器座、陶紡輪圖版二三 陶井圈及花紋圖版二四 陶板瓦、陶瓦當圖版二五 陶筒瓦...
[1] 門房和上房均為面闊3間,進深3架,硬山式頂,屋面為平鋪的灰陶板瓦,兩面坡南、北兩側為板瓦平鋪的垂脊。上房西側有木質樓梯,可通向閣樓。兩院...
1號建築址出土遺物以泥質灰陶板瓦為主,其他還有瓦當、陶質建築飾件,泥質灰陶罐、盆、缽、甑,白瓷、黑瓷殘片,鐵質武器、工具、日用器具、車馬具,以及鹹平元寶...
板瓦厚0。15至0.18米。有少量繩紋灰陶片,可辨器形為灰陶罐。在紅寺鄉的烽燧山上,多見直徑在0.2至 0.5米的圓石,而附近除長城遺址外,其他地方都無石頭,...
正殿單檐,懸山頂,灰陶板瓦,梁架亦抬梁式,四椽袱,用二柱,斗拱為四鋪作,單下昂,有蠶頭。[1] 參考資料 1. 彌陀寺 ..[引用日期2015-06-29] 詞條標籤:...
整體為仿清硬山式建築,飾以灰陶板瓦及構件,通體透花脊,沿邊裝飾以形象各異的獸頭,屋面全覆筒瓦,檐口通置勾頭、滴水,中間三間施以斗拱五彩重昂,昂為龍首。...
始建於唐代,又名慈勝寺,現僅存後殿,殿高越8米,面闊5間,進深3間,單檐、硬山,殿頂覆灰陶板瓦,檐部為灰陶鉤檐滴水。殿內梁架為二重平梁結構,樑上豎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