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陶學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
- 出生日期:1942
- 職業:農業技術工作人員
科學種菜改寫壽寧菜歷史,研製“多元素葉面複合肥”,熱心推廣反季節蔬菜種植,繼續為菜農造福,種植熱引發蔬菜“缺鈣”症,攻堅克難科研出專利,痴心不改為菜農,
科學種菜改寫壽寧菜歷史
位於閩東北部的山縣壽寧,氣候寒涼,山多地少,土地貧瘠。解放後,當地政府為解決人民吃菜的難題,曾多次組建蔬菜基地,但都因品種單調,技術薄弱而以失敗告終。縣城鰲陽鎮的居民日用蔬菜均從福安、霞浦等地運入。每年秋冬,蔬菜供應就特別緊張。
1978年,年富力強的陶學海受壽寧縣人民政府邀請從河南應聘來到壽寧,當任農藝師。到任之後,他隨即引進蔬菜新品種,並實行了科學種植,並積極探索蔬菜生產與地理氣候之間的關係。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和實踐,他了解當地土壤普遍酸性過重,於是大膽實施每畝農地施石灰100公斤,使原來的PH5.0~5.2的酸性土壤,改良為PH6.2~6.5的微酸性土壤,同時增施有機肥,磷鉀肥和5406生物肥,適合了多種作物的生長。1982年,福建省土普辦將壽寧縣“因土改良,合理施肥,蔬菜高產豐收”列入全省推廣的實例。
在幾年的時間裡,陶學海先後從北京引進長青黃瓜,畝產9萬斤;從天津引進的強豐番茄,最大的單粒510克;從日本引進的春白菜、夏陽50天白菜和山東大白菜。從美國引進的白夏45天耐高溫花椰菜,在每年7、8月間上市。他採用地膜覆蓋栽培新技術,不但保肥,保墒,提高地溫,而且不生雜草,土壤疏鬆,提高產量30%。經過他的努力,壽寧縣多數鄉鎮均有生產花椰菜、甜椒、苦瓜、菠菜、芹菜等70多個蔬菜品種。從此,壽寧人民所需蔬菜,全部由當地生產,改寫了依靠外地運進的歷史。
蔬菜的發展,讓陶學海的技術也有了廣闊的空間,他把十幾年積累的高山蔬菜栽培技術推廣到高山村農民的田間地頭。經過多次選點,他首先在海拔1012米的大安鄉大熟村,動員了20多戶人試種了14畝大油菜、花椰菜、甘蘭、蘿蔔、荷蘭豆等7個蔬菜品種。村民吳光根試種的花椰菜0.3畝,產量280公斤,當年8月初上市每公斤賣了6元還供不應求,經濟收入1500多元。緊接,吳光根又試種大白菜,畝產量1200公斤,每公斤賣1.6元,收入1900多元,兩季收入合3400多元,成了當地致富的帶頭人。
進入新世紀之後,壽寧縣大安鄉、坑底鄉、鰲陽鎮、清源鄉、托溪鄉等鄉鎮高山蔬菜種植面積達2萬多畝,年產量4萬多噸(年平均畝產值6000元計算),年產值1.2億元。
壽寧高山蔬菜的迅猛發展,也讓陶學海成了最忙碌的人。每天早晨,許多菜農請他到田頭看菜,一片看過、講過之後,後邊的一批菜農又請他到另一片菜地去看。有一次,終因勞累過度,他暈倒在菜園裡,隨後被送進醫院搶救。因白天沒有時間,陶學海只好在夜裡加班,給菜農們開講座、辦培訓班,出黑板報,還擠出時間編寫教材,把蔬菜病蟲害寫成文字印成圖片發給廣大菜農。
研製“多元素葉面複合肥”
2009年4月,“多元素複合葉面肥”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
如今,陶學海引進試種成功的花椰菜有彩色白花菜、紅花菜、綠花菜、黃花菜,還有寶塔花菜。今春,他的“多元素複合葉面肥”又噴在了除花椰菜以外的其它蔬菜,繼續進行他的試驗。
陶學海認為,只有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才能夠造福一方山區百姓,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如今,他雖已年老,卻每年東奔西走,在閩浙山區的菜田和農舍,為廣大農民傳授技術經驗,深入田間地頭指導。他走到哪裡,哪裡就有一片青綠,哪裡就有一車車的高山蔬菜往外運輸。
壽寧縣坑底鄉上東村的村民給他送來了一面錦旗,上面寫著“送來科技,送來財富”,這就是老區人民對這位蔬菜種植專家最大的褒獎。
2001年,59歲的老陶開始潛心研究蔬菜缺素症的治療良方。
當時,“缺素症”在國內研究領域一片空白,老陶搞研究的困難可想而知。他將自己關在小房間,埋頭做他的研究。調配再調配,試驗又試驗,經過100多次的反覆調整比例、配製試驗,無數次的噴灑、用量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2003年,老陶的“多元素葉面複合肥”終於研製成功。在此基礎上,老陶又研究出了104葉面肥、綠葉寶葉面肥、鈣肥等系列產品。這些葉面肥的使用方法簡單方便,只要將複合肥按一定比例混合到殺蟲或殺菌噴劑中,直接噴灑到葉面上,不幾天即收效顯著。
熱心推廣反季節蔬菜種植
陶學海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人,1978年,壽寧縣發展蔬菜產業需要技術人才,陶學海被請到了壽寧,擔任蔬菜技術員,這一忙活就是30多年,壽寧成了陶學海的第二故鄉。
1998年,陶學海開始在壽寧高海拔鄉鎮推廣以反季節花椰菜為主的反季節蔬菜。第一年,陶學海在大安鄉大熟村指導發展種植14畝反季節花椰菜獲得成功,邁出了壽寧縣發展反季節蔬菜的第一步。第二年,壽寧的反季節蔬菜迅速發展到200多畝,陶學海成了田間地頭的大忙人。反季節蔬菜從種到收需要80多天時間,陶學海駐紮在村裡的時間就有60多天,為民眾指導種植。
壽寧反季節蔬菜上市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產銷兩旺。如今,該縣反季節蔬菜已發展到3.1萬畝,其中反季節花椰菜達2.6萬畝。 由於他對蔬菜產業的突出貢獻,陶學海多次榮獲省勞動模範等稱號和縣、市科技成果獎。
就在當地民眾掀起反季節蔬菜種植熱潮之際,反季節蔬菜突然生起怪病。2001年8月,當地的花椰菜出現黃葉、花形瘦小、不長花等症狀,其中大熟村最嚴重,全村480多戶菜農,就有320多戶遭受不同程度損失,雖請省、市有關專家到菜地實地會診,卻收效甚微。省植保總站透露,三明、南平等地種植的反季節花椰菜也出現同樣的症狀,大家束手無策。當年,壽寧反季節蔬菜出現減產甚至絕收,全縣菜農經濟損失達2000多萬元。百姓慌了,陶學海更是憂心如焚。
為弄清病因,陶學海將病葉送到省農大化驗,未發現病菌,之後,陶學海又趕赴溫州參加農業技術推廣會,將病葉拿到會上,請南京、上海的專家會診,結論是“患了缺素症”。原來,山區土層淺薄,土壤貧瘠,菜農為提高產量,猛追氮、磷、鉀等複合肥,土壤中缺少鈣、鎂等中、微量元素,造成了生理性病害缺素症,導致減產絕收。
怎么辦?百姓著急,陶學海更急:“如果不想辦法突破這道難關,反季節蔬菜這一新興產業將就此萎縮!面對這個困境,逼得我非去搞這項研究不可。”陶學海調侃地說,自己的國家專利是被 “逼”出來的。
繼續為菜農造福
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多元素葉面複合肥”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2009年4月,縣科技局人員將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送到了陶學海手上。
專利出來了,老陶最大的心愿就是讓它造福民眾,發揮最大的作用。老陶的葉面肥適用範圍十分廣泛,除了高山反季節蔬菜,還適用於其他如大白菜、蘿蔔等蔬菜的缺素症治療,是蔬菜不可缺少的補充肥料,一旦得到推廣,將對蔬菜產業產生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如果遇上有識之士,我願意將多元素葉面複合肥及另3個項目的專利與其合作推廣,讓專利產品走向大眾,造福廣大菜農。”退休後的老陶,身體不好,卻依然那么忙碌,繼續發揮餘熱,為農民服務。
種植熱引發蔬菜“缺鈣”症
陶學海是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一名農業技術工作人員。壽寧成了陶學海的第二故鄉。
1998年,陶學海開始在壽寧高海拔鄉鎮指導推廣以反季節花椰菜為主的反季節蔬菜並獲得成功,深受市場青睞,該縣反季節蔬菜也從原來的14畝發展到如今的3.1萬畝。反季節蔬菜成為市場經濟拉動下當地迅猛發展的新興農業和農民脫貧致富的短、平、快項目。 由於對蔬菜產業的突出貢獻,陶學海多次榮獲省勞動模範,省“五一”勞動獎章等稱號和縣、市科技成果獎,並當選為寧德市第一屆人大代表。 2001年8月,正值反季節蔬菜種植熱潮之際,蔬菜卻突然生起“怪病”:黃葉、黑斑、花形瘦小甚至不長花。雖請省、市有關專家實地會診,但收效甚微。當年,反季節蔬菜出現減產甚至絕收,全縣菜農經濟損失達2000多萬元。
為確保壽寧農業結構調整順利進行,縣科技局聯合縣蔬菜辦人員著手攻克這一技術難關,陶學海擔起了重任。為弄清病因,他趕赴溫州參加農業技術推廣會,請南京、上海的專家對病葉進行“會診”,結論是“患了缺素症。”原來,土壤中缺少含鈣、鎂等中、微量元素,造成了生理性病害缺素症,導致減產絕收。
病因出來了,陶學海決心依靠自己過硬的農業技術,突破難關幫助百姓,扶持蔬菜這一新興產業的發展:“我這項國家專利,其實是被逼出來的。”
攻堅克難科研出專利
2001年底,59歲的老陶開始潛心研究缺素症的治療良方。
市場上買不到有關缺素症的書籍,老陶向河南出版社訂了《原色蔬菜營養診斷圖譜》、《長江蔬菜》等一大堆書籍,埋頭研究缺素症症狀,來回奔波展開調查。人手不夠,兒子陶道方就是他的好助手,幫忙整理數據、照片,上田間下地頭風雨無阻跑進跑出十分辛苦;科研經費短缺,老陶自己掏腰包,墊進1萬多元買材料、來回跑向專家請教;沒有試驗場所,家中騰出一個小房間就是他的試驗室。
經過參考大量資料、深入調查後,老陶製訂了方案,將自己關在小房間,埋頭做他的研究。調配再調配,試驗又試驗,經過100多次的反覆調整比例、配製試驗,無數次的噴灑、用量試驗,功夫不負有心人, 2003年,老陶的“ 多元素葉面複合肥”終於研製成功。
然而民眾由於心存疑慮,不敢使用葉面複合肥。老陶就自掏腰包,將複合肥配製好,分發給民眾試用,比對效果。眼看噴用複合肥後的反季節花椰菜黃葉轉綠,結出的花球又大又白,民眾信服了,爭著向老陶要葉面肥。當年,施用葉面複合肥後,壽寧反季節蔬菜的“怪病”治好了,產量、質量雙雙提高,駛上了科學、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痴心不改為菜農
老陶研製的多元素複合葉合肥打破了國內該項研究的空白,經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准,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2009年4月,縣科技局人員將紅色燙金的《發明專利證書》送到了陶學海手上。手捧證書,陶學海心頭沉甸甸的。與老陶一起研製多元素複合葉面肥的兒子陶道方,在專利產品研製成功的第二年卻積勞成疾因病過世。一份專利證書是老陶父子心血的結晶,更寄託了老陶對兒子深深的思念。
如今專利出來了,老陶最大的心愿就是讓它造福民眾:“如果遇上有識之士,我願意將多元素葉面複合肥及另3個項目的產品一併轉讓,讓專利產品走向大眾,造福廣大菜農。是‘金元寶’,就不應該鎖在保險柜里,民眾需要它。衷心祝願蔬菜產業道路越走越寬闊。”老陶對自己的蔬菜事業痴心不改,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