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震(大連理工大學特聘教授)

陳震,大連理工大學特聘教授,1958年6月出生,本科畢業於上海科技大學,後在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獲得碩士、博士學位,2003年受聘為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工學院講座教授。陳震教授從事的專業是計算力學和工程力學,主要研究關於材料和結構破壞的建模、實驗論證和數值模擬。陳震教授目前擔任該校工學院國際項目部主任,與美國、中國、香港、澳大利亞、俄羅斯等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國際項目交流與合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58年6月出生
  • 職業:大連理工大學特聘教授
  • 畢業院校:上海科技大學
人物生平,著作和論文,

人物生平

他曾經是美國國家總統獎的獲得者,1998年被授予密蘇里大學工學院青年教師研究獎(每年僅授予一名教師);1999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職業獎(該獎支持最高級別和最廣泛意義的科研和教育);2005年獲得學校教授研究獎,2006年底,成為美國機械工程司學會ASSE院士(獲此榮譽的比例僅為百分之一)。
自1989年博士畢業以來,由陳震教授單獨負責或與他人合作的受政府部門和工業界資助的各種科研項目有三十餘個,他的研究成果和學術成就在國際力學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受到國外多位著名科學院院士和知名學者的好評。
陳震教授近年來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防部和能源部的支持下,通過對多重物理現象和多尺度破壞的建模與數值模擬,研究發現了某些工程材料從熱軟到熱硬可重複轉化的重要現象。基於三大數理方程的相互轉化關係和高速碰撞下波動與擴散的相互轉化,建立了多重物理現象的本構關係與破壞回響的多尺度數值模擬算法——無格線MPM法。
美國著名雜誌《土木工程》最近對他在模擬設計防爆結構的研究工作做了專題報導;他提出的基於應變梯度的非局部本構關係,被世界知名學者經常引用,對非局部力學的深入發展做出貢獻;他與合作者自1991年起開發了無格線算法之一的物質點法曾被眾多學者引用。作為美國科學基金會納米多學科研究團隊的負責人,陳震教授正與合作者一起對超細顆粒金剛石薄膜在納米器件中的套用進行研究,這一創新成果將給納米器件的設計提供一個有效工具。陳震教授近年來在破壞波方面做出了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工作,他提出的材料破壞從連續到斷裂的過渡準則,以及從波動到擴散的轉換機制,被國際著名科學家稱為“一種與眾不同的分析和數值解法”。
由於大連理工大學計算力學在國際上享有的聲譽,陳震教授從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便開始與該校進行合作,並共同參與建設了“計算力學與工程科學計算創新研究群體”。
2003-2005年,在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和創新團隊基金的支持下,陳震教授和我校工程力學系、工業裝備結構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對多重物理現象的模擬和納米力學進行合作研究,研究成果在套用物理通訊雜誌上發表。近年來,通過陳震教授與我校的共同努力,多次舉辦中美學術會議,特別是兩屆中美科學基金會的專題討論會,推動了中美兩國在多尺度計算模擬和生物納米力學與材料等世界科技前沿課題的研究。

著作和論文

1. Chen, Z., Hu, W., and Chen, E.P., “Simulation of Dynamic Failure Evolution in Brittle Solids without Using Nonlocal Terms in the Strain-Stress Space,”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Vol. 1(4), pp. 57-62, 2000.
2. Chen, Z., “Simulating the Evolution of Localization Based on the Diffusion of Dam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Vol. 37, pp. 7465-7479, 2000.
3. Chen, Z., Deng, M., and Chen, E.P., “On the Rate-Dependent Transition from Tensile Damage to Discrete Fracture in Dynamic Brittle Failure,”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Fracture Mechanics, Vol. 35(3), pp. 229-235, 2001.
4. Chen, Z., Hu, W., Shen, L., Xin, X., and Brannon, R., “An Evaluation of the MPM for Simulating Dynamic Failure with Damage Diffusion,” Engineering Fracture Mechanics, Vol. 69, pp. 1873-1890, 2002.
5. Kanel, G.I., Bogatch, A.A., Razorenov, S.V., and Chen, Z., “Transformation of Shock Compression Pulses in Glass due to the Failure Wave Phenomena,”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Vol. 92, pp. 5045-5052, 2002.
6. Chen, Z., Feng, R., Xin, X., and Shen, L., “A Computational Model for Impact Failure with Shear-Induced Dilatan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Vol. 56(14), pp. 1979-1997, 2003.
7. Kanel, G.I., Razorenov, S.V., Savinykh, A.S., A. Rajendran, Chen, Z., “A Study of the Failure Wave Phenomenon in Glasses Compressed at Different Level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Vol. 98, pp. 113523-113530, 2005.
8. Shen, L., and Chen, Z., “A Silent Boundary Scheme with the Material Point Method for Dynamic Analyses,”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Vol. 7, pp. 305-320, 2005.
9. Chen, Z., Shen, L., Gan, Y., and Fang, H.E., “A Hyper-Surface for the Combined Loading Rate and Specimen Size Effects o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Multiscale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Vol. 3, pp. 451-461, 2005.
10. Hu, W., and Chen, Z., “Model-Based Simulation of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Blast and Fragmentation on a Concrete Wall Using the MP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 Vol. 32, pp. 2066-2096, 2006.
11. Hu, W., and Chen, Z., “Discontinuous Bifurcation Analysis of a Coupled Rate-Dependent Damage and Plasticity Model for Impact Responses,”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Vol. 133, pp. 970-980, 2007.
工作成果(獎勵、專利等)
1. 千人計畫引進教授,中國,2010 至今;
2. J.S. Braun/Braun Intertec冠名教授,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2007;
3. 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教育部,2007 – 2010;
4. 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會士,2006;
5. 學術研究獎,美國密蘇里大學工學院,2005;
6. C.W. LaPierre冠名教授,美國密蘇里大學工學院,2003 至今;
7. 海外傑出青年,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02;
8. CAREER獎,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1999;
9. 青年學術研究獎,美國密蘇里大學工學院,1998;
10. 入選Who's Who科學與工程名人錄,1994;
11. 傑出研究人員,美國新墨西哥工程研究所(NMERI),1994。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