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雁浩

陳雁浩

1986年2月進入上海市體育運動學校跨欄組,1989年8月在全國少年田徑錦標賽中以14″2的成績獲110米欄冠軍。1990年入選上海市田徑隊,1991年2月入選國家隊,當年即以13″8的成績在全國冠軍賽上打破該項目全國記錄並達國際健將標準。1993年、1997年在第七屆、第八屆全運會上以13″59、13″41的成績分獲110米欄冠軍。1995年參加雅加達第十一屆並於1994年在日本廣島第十二屆亞運會上跨出了13″39好成績,享有“亞洲跨欄王”稱號。陳雁浩於2001年退役,在上海田徑隊任教練至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雁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72.1
  • 畢業院校:上海市體育運動學校
  • 身高:1.83米
  • 運動項目:110米跨欄
  • 所屬運動隊:上海市田徑隊
  • 主要獎項:95年亞洲田徑錦標賽110米欄金牌
    98年亞洲田徑錦標賽110米欄金牌
  • 重要事件:95年以13秒4破110米欄的全國紀錄
    1990年獲運動健將稱號
    1994年獲國際級運動健將稱號
人生經歷,回憶,

人生經歷

陳雁浩是劉翔心目中第一個跨欄對手,作為曾經的“亞洲欄王”,他榮獲了國內外的各項殊榮。在1993年七運會後的幾年內,他幾乎壟斷了國內男子110米欄項目的所有金牌。
伴隨著“劉翔神話”在雅典誕生,他的教練孫海平也從幕後走向台前。這位被陳雁浩和劉翔喚作“師傅”的中年漢子,也被外界稱為是陳、劉二人的師傅。
“孫海平是我師傅,也是我的恩人。當年,是他把我選進上海隊的;當年,他還救過我的命!”過去18年裡,陳雁浩一直把另一個人叫做自己的“恩師”,這個人叫梁仕強。“算起來,老頭今年有73歲了!”儘管現在聯繫不多,但陳雁浩感慨萬千:“老頭給我的東西,我受用一輩子!”
梁仕強在陳雁浩心目中就是一位傳奇人物。“老頭是廣東人,身高只有1.69米,是上世紀50年代的跨欄王,曾保持110米欄、200米欄和400米欄三項全國紀錄。當教練後,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全國冠軍,我是他最小的徒弟。老頭年輕時,還打過排球3號位,身體素質好得嚇死人!800米的成績是1分52秒;59歲那年,他可以在1米多高的跳馬前,一口氣完成10次跳上跳下。”
“老頭很內秀,卻不善於表達。訓練理論,很有一套。1997年八運會後,廣東隊和香港隊都要他去執教,可他說更喜歡帶我訓練。後來因為我的年齡到了,被調整回上海隊,一度很失意。他知道後,就過來陪我。特別是2001年備戰同年在廣州舉辦的九運會時,他都66歲了。那年夏天,他母親病危,他回廣東見了最後一面,又匆匆回到上海帶我訓練。他的老父親,雇保姆在照顧。老婆、孩子也都被他扔在北京。”陳雁浩這樣說。
陳雁浩回憶說:“我進上海隊不久,就去參加國家隊集訓了。孫海平帶我5個月就去葉門援外了,等他兩年後再回來時,我已經是1993年七運會冠軍了。後來梁仕強去孟加拉援外,再回來已經是1994年了。同年,孫海平就做了老頭的副手。我的全部訓練計畫都是老頭安排,孫海平記錄和執行。”
“練得狠的時候,我晚上睡不著覺、腦神經衰弱。有一次在外期間,還發過一次癲癇病,要不是同住的孫海平及時救助,我差點就過去了。”孫海平也因此一直認為陳雁浩的訓練量太大,但梁仕強一直強調“三從一大”。
陳雁浩說,那時他還是信奉“三從一大”的:在同一撥運動員中,他的身體素質只能說是一般,之所以能躍上亞洲之巔,正是因為有了比常人更多的付出。“那時,我已經對高負荷的訓練周期產生了依賴。特別是當我從老頭的同輩人口中得知,老頭年輕時練跨欄甚至練到休克時。這更堅定了我的感覺。所以,當我覺得缺練時,會主動加練,否則心裡會覺得不踏實。”
雖然並沒有採納孫海平的減量訓練的建議,但陳雁浩始終小心維繫著自己和恩人的情感。在連續奪得兩屆全運會冠軍後,陳雁浩成了上海田徑隊的教練員兼運動員。1999年,訓練理念更傾向於梁仕強的陳雁浩,悄然地和孫海平分成了兩個組。兩年後,孫海平率領劉翔在廣州打敗了梁仕強率領的陳雁浩。
2001年在廣州舉行的九運會,劉翔比陳雁浩快0.06秒奪得了110米欄的冠軍。陳雁浩回憶說:“比賽之後,我留在廣州,陪老頭喝了三天酒。”

回憶

說起自己這個特別老實的師弟劉翔時,前“亞洲欄王”陳雁浩搖搖頭,有些做不可思議狀:“大滿貫!破世界紀錄!直道、短距離徑賽能出這樣的成績,他已經不能用‘傳奇’來形容了。” 此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劉翔從不掩飾自己當年是如何仰視這位昔日的追趕對象的:“陳雁浩這個名字,當時在我們練跨欄的人聽起來,恐怕就像在NBA打球的人聽到喬丹的名字一樣,至少在國內是這樣。從1993年開始,他就稱霸全國,隨後又稱霸亞洲達6年之久。他也是我師父孫海平的弟子,可以說是我的大師兄。”
競技體育裡面,從來就是‘成王敗寇’。上次遇到李彤(陳雁浩之前的亞洲跨欄冠軍),他就笑呵呵地‘搓’我:下來的感覺怎么樣?我回道:現在我和你都一樣了,你就別‘搓’我了。當年,他是被我打敗的。其實李彤很了不起,他是在美國訓練出成績的。而帶他的美國教練根本不懂跨欄,帶著一本有跨欄內容的書就給他上訓練課了。後來,他下去,我上來。現在,我下去,劉翔在上面,而且是很上面、很上面。”說到這些,陳雁浩一臉微笑。
“我對劉翔訓練的第一印象就是身高和速度都不錯,但跨欄技術還不夠熟練。”在陳雁浩的記憶中,比自己小一輪的劉翔剛進跨欄隊時,並沒聽說有哪個教練看好,“那時在國內比賽,我一般只拼前三個欄,後面就分出勝負了。後來,和劉翔一起跑,他的速度讓我有些發怵。三個欄是甩不掉他的,有時候要拼到第7個、第8個欄才把他給甩開。那時我就已隱約感覺到他會超越我。這也是一個規律,就如同新陳代謝那樣不可逆轉,但我萬萬沒想到,他能超越全世界。”
劉翔對當年超越陳雁浩,記憶猶新:
“2000年全國田徑大獎賽南京站,他14秒03奪冠,我14秒06列第二。也就是那次,我第一次覺得自己可以超越他。”
“2001年4月,在全國田徑大獎賽寧波站比賽中,我完成了對他的第一次超越。我以13秒45奪冠,比他快了0.02秒。儘管此前也有些心理準備,但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2001年5月6日,我清楚地記得這一天。天空灰濛濛的,下著細雨,這一次,我會不會有超水平發揮呢?110米欄的決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幾乎所有的觀眾把目光都投向了我和陳雁浩,跑道兩邊都是黑壓壓的人群。發令槍一響,我就拚命跑一個欄、兩個欄……我能感覺陳雁浩處在和我幾乎平行的位置,他也在努力向前飛奔。衝過終點時,我感覺我和他是平行的,或許,我快了一點點,但我又沒有把握。成績終於出來了,我的成績是13秒32,他是13秒37,快了0.05秒,我贏了!”在這次全國田徑錦標賽中,劉翔超越了陳雁浩,“在當時看似不可能實現的超越,我卻做到了!”
第一代欄王李彤輸在起跑線上
田管中心主任馮樹勇孫海平都曾經表示,和陳雁浩、劉翔相比,最早的“亞洲欄王”李彤的身體條件是最好的,他很有機會衝擊世界大賽。是什麼原因,讓李彤沒有實現跟劉翔一樣的突破呢?
“經驗!我1997年退役,那個時候中國跨欄運動的訓練理念跟現在完全不同,可以說剛剛起步,水平很低。”李彤認為他和劉翔不是在一個起跑線上開始衝擊的。他當年設定的目標是衝擊13秒七幾的亞洲紀錄,“後來我跑到了13秒20,提高了0.5秒,劉翔的目標是從13秒2開始的,他也提高了0.4,但起點不一樣。”
李彤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求學期間開始從跳遠轉型跨欄的。有人認為他根本就是美國人培養出來的亞洲欄王。李彤並不這么認為。“雖然我練跨欄是在美國,但很多訓練的方法,手段都是從國內帶過去的,至少有70%吧,馮樹勇等教練給了我很多指導。”
李彤還特別提到了劉翔的成功同他的教練密切相關。“可惜了,我當年沒有一個像孫海平這樣高水平的教練指導。孫指導知識非常豐富,他特別懂得中國人的特點,根據中國人的身體和心理條件摸索出一套很有效的訓練方法。”
談到為什麼當年和孫海平擦肩而過,李彤表示,他人在美國,孫指導在上海,地域的關係讓他們失去了搭檔的機會。“除了教練的水平,劉翔的天分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他的力量,爆發力太強了,說實話,在這方面,我比不過他。”
李彤感慨,劉翔趕上了中國跨欄騰飛的好時候。“我自己也有突破,當站在世錦賽決賽跑道上時,我意識到,黃種人將不一定輸給黑人了!但那時候參加頂級比賽,我明顯底氣還是不足,自己的優點想得少,劣勢想得多,對目標的設定也比較保守。所以雖然我隱約感到黃種人也能取得突破,但當我1997年退役的時候,怎么也沒有敢想後來劉翔竟然能稱霸世界。”
被超越後 一直在思考
劉翔超越後,陳雁浩對跨欄訓練進行了比較思考。“劉翔的訓練量不多,或者說很少,頂多是我的三分之一,但成績卻一直在長。這裡面到底有怎樣的門道?”
“首先,看個體差異。我才1.83米,劉翔的身高1.89米。另外,他的短跑能力也比我強。從這兩點上來講,劉翔顯然比我更適合110米欄。
其次,看訓練內容差異。劉翔的專項訓練,內容非常集中;而我當年訓練的輔助專項訓練手段很多。
第三,看訓練量的差異。劉翔的量少,但訓練強度不小;我當年量大,強度也大。
第四,大賽經驗比較,劉翔獲得更多的出國比賽機會。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我見到的跨欄運動員中,劉翔的軀幹力量非常突出。過去在對跨欄運動員選材方面,重視大腿肌群的力量,而對軀幹方面,如腰、胯、臀部位的力量比較忽視。”
陳雁浩認為,劉翔所取得的成就對整個跨欄界而言,有顛覆性的。
不過陳雁浩一直認為,孫海平的訓練方法對自己不合適:“我這么認為,並不是、也不可能否定孫海平的執教水平。”當劉翔一飛沖天後,有些教練自誇說比孫海平更適合帶劉翔,陳雁浩把那些質疑孫海平的舉止統稱為“瘋子行為”——“能培養出一個大滿貫選手,孫海平的權威地位將是終身的。”
“和劉翔在一個場地訓練時,我都會多觀察兩眼。”陳雁浩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合適。而這一切自然也被孫海平看在眼裡,後來便有人來找陳雁浩:“你師傅孫海平說他歡迎你和他一起工作。”對此,陳雁浩笑而不答。
這種笑而不答,究竟意味著什麼?“我和孫海平從來沒紅過臉。就是現在,我看到他,也一樣叫師傅,看到他太太,一樣叫師娘。孫海平歡迎我和他一起工作,就是他的一個高姿態,我從心底感謝他。他現在只帶劉翔一個人,之前做得那么好,現在一樣可以。我要答應了,就是擠進去沾師傅和師弟的光,這也有些說不過去。我要說不去,也不合適,明明是師傅的一番好意,我再冷冰冰說個不,這叫什麼話?其實,我不表態,就是我的態度。再說了,雖然並不在一個組工作,但按照崗位的級別和職責,我還是孫海平的副手。”
在陳雁浩看來,劉翔和孫海平是彼此成就彼此的奇蹟。“在體育界,劉翔肯定會影響很多很多運動員,而孫海平也會影響很多很多教練員。孫海平那種對業務的執著,是我們每個教練員學習的榜樣。”
現在,享受做凡人的樂子
當年,陳雁浩和心上人花前月下。如今,當初的女友已成為他的妻子,並育有一子。陳雁浩說他不後悔當初的選擇:“一方面,我不可能達到劉翔的高度。一方面,凡人也有凡人的樂子。只要我願意,我就可以出門去吃夜排檔,幾串烤肉、兩瓶啤酒,逍遙自在。這些,現在的劉翔恐怕享受不到。”
陳雁浩說,春節時收到一位外地同行發來的簡訊,有些誇張的語言描述的是基層教練的生存狀態。“語句有點誇張,也有些道理。不過有梁仕強和孫海平在前,當我面對隊員的吃喝拉撒時、甚至更瑣碎的事時,都能調整好心態。”
陳雁浩說,一名教練員要取得成功,除了孜孜不倦地付出外,還需要一些緣分和運氣。“因為有了劉翔,我不可能再奢望自己能像老頭那樣培養出那么多全國冠軍,也不可能指望取得如孫海平那樣的執教奇蹟。和他們比起來,我還太年輕,重要的還是努力工作的過程。”
2012年9月陳雁浩前往上海市閔行中學接受學生採訪,將自己的體育精神傳播給下一代的年輕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