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許,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後任129師政治委員,同師長劉伯承共同領導創建了晉冀豫等抗日根據地,卓有成效地開展了這些地區的抗日戰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道許
- 國籍:中國
- 職業:中央委員
- 信仰:中國共產黨
人物生平,擔任職務,
人物生平
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後改稱為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政治委員。1947年同劉伯承一起率軍南渡黃河,挺進大別山地區,開始了人民解放軍對國民黨軍隊的全國性戰略進攻。在對解放戰爭具有重大意義的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中,任總前委書記。他和劉伯承、陳毅等指揮人民解放軍攻克了國民黨政府首都南京,並向華東、中南、西南各省進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西南軍區政治委員。1952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54年改為國務院)副總理。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書長,同年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中共七屆五中全會上,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作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在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56年至1963年,曾多次赴莫斯科同蘇共領導人進行談判和鬥爭。
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遭到公開批評和譴責。1969年至1973年間下放到江西省的一個工廠從事體力勞動。1973年3月恢復副總理職務。1974年4月代表中國政府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首次向全世界闡述了毛澤東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思想。周恩來總理病重以後,他主持黨和政府的日常工作,並於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著手對當時極端混亂的局勢進行整頓,並同當時擁有很大權力的江青集團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因此受到迫害,1976年4月又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
擔任職務
1977年7月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上恢復了原來擔任的黨政軍領導職務。同年8月在十一屆一中全會上繼續當選為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1978年3月當選為政協全國委員會主席。在同年12月舉行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他對中國共產黨政策的歷史性轉變起了決定性的作用。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在他主持和指導下起草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次全會上他當選為中共中央軍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