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謝縱隊使用方向改為渡河南進》為毛澤東主席寫於一九四七年七月十九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陳謝縱隊使用方向改為渡河南進
- 創作年代:一九四七年
- 文學體裁:詩詞
- 作者:毛澤東
背景,內容,注釋,出處,
背景
從1946年冬到1947年11月,毛澤東曾多次電令陳康縱隊渡河以保衛延安。只因形勢急劇變化,這一計畫一直未能實現。撤出延安後,毛澤東又多次電催陳康縱隊迅速開展晉南戰役,以威脅胡宗南的後方,配合陝北解放軍作戰。後來,毛澤東又多次計畫讓陳賡縱隊西渡黃河到陝北,但一直沒有實現。
7 月4 日,毛澤東與周恩來、任弼時討論如何擊滅胡宗南奪取大西北,並為此起草了給彭德懷的電報,提出兩個方案徵求他的意見。第一方案是按照原來構想調陳賡縱隊來陝甘寧邊區,在內線殲滅胡軍相當數量後出外線作戰。第二方案,是陳賡縱隊南渡黃河,到鄂豫陝邊區開闢新戰場,協同彭德懷消滅胡宗南。因為考慮到陝甘寧邊區人口稀少,糧食及各種供應困難;又估計到鄂豫陝三省交界地區敵兵力空虛,如使用陳賡縱隊於該地區必然要吸引胡軍一個軍(5 個到8 個旅),從而大大減輕陝北負擔利於殲敵;又估計到劉鄧大軍已渡河向隴海前進,如陳康縱隊到鄂豫陝對劉鄧作戰亦有幫助。這兩個方案究竟以何者較為適宜,請彭德懷、習仲勛考慮,希望他們到小河來開會面商。
這樣,7 月19日,陳賡應毛澤東之召,渡過黃河來到小河村準備參加中共中央擴大會議。
7 月4 日,毛澤東與周恩來、任弼時討論如何擊滅胡宗南奪取大西北,並為此起草了給彭德懷的電報,提出兩個方案徵求他的意見。第一方案是按照原來構想調陳賡縱隊來陝甘寧邊區,在內線殲滅胡軍相當數量後出外線作戰。第二方案,是陳賡縱隊南渡黃河,到鄂豫陝邊區開闢新戰場,協同彭德懷消滅胡宗南。因為考慮到陝甘寧邊區人口稀少,糧食及各種供應困難;又估計到鄂豫陝三省交界地區敵兵力空虛,如使用陳賡縱隊於該地區必然要吸引胡軍一個軍(5 個到8 個旅),從而大大減輕陝北負擔利於殲敵;又估計到劉鄧大軍已渡河向隴海前進,如陳康縱隊到鄂豫陝對劉鄧作戰亦有幫助。這兩個方案究竟以何者較為適宜,請彭德懷、習仲勛考慮,希望他們到小河來開會面商。
這樣,7 月19日,陳賡應毛澤東之召,渡過黃河來到小河村準備參加中共中央擴大會議。
內容
陳謝[1]縱隊使用方向改為渡河南進
(一九四七年七月十九日)
劉鄧,徐滕薄王,鄭李,謝韓[2]:
(一)為著協助陝甘寧擊破胡宗南[3]系統,同時協助劉鄧經略中原,決將陳謝縱隊使用方向改為渡河南進,首先攻占潼洛鄭段,殲滅該區敵人,並調動胡軍相機殲滅之。爾後向豫西、陝南、鄂北進擊,創建鄂豫陝邊區根據地,作為奪取大西北之一翼。陳謝縱隊仍屬彭習[4]序列不變,同時仍屬晉冀魯豫建制。
(二)提議趙基梅[5]縱隊(五師主力)、秦基偉[6]縱隊及孔汪三十八軍[7]與陳謝縱隊一同南進,統受陳謝指揮。
(三)上述陳、趙、秦、孔四部統於電到二十天內完成一切政治、軍事、經費、幹部等項準備工作,未皓[8]以前渡河。
(四)一切準備注意機密。
(五)陳賡日內回太岳。
軍委
午皓
(一九四七年七月十九日)
劉鄧,徐滕薄王,鄭李,謝韓[2]:
(一)為著協助陝甘寧擊破胡宗南[3]系統,同時協助劉鄧經略中原,決將陳謝縱隊使用方向改為渡河南進,首先攻占潼洛鄭段,殲滅該區敵人,並調動胡軍相機殲滅之。爾後向豫西、陝南、鄂北進擊,創建鄂豫陝邊區根據地,作為奪取大西北之一翼。陳謝縱隊仍屬彭習[4]序列不變,同時仍屬晉冀魯豫建制。
(二)提議趙基梅[5]縱隊(五師主力)、秦基偉[6]縱隊及孔汪三十八軍[7]與陳謝縱隊一同南進,統受陳謝指揮。
(三)上述陳、趙、秦、孔四部統於電到二十天內完成一切政治、軍事、經費、幹部等項準備工作,未皓[8]以前渡河。
(四)一切準備注意機密。
(五)陳賡日內回太岳。
軍委
午皓
注釋
[1]陳謝,指陳賡、謝富治,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司令員和政治委員。
[2]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徐滕薄王,指徐向前、滕代遠、薄一波、王宏坤,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第二副司令員、第一副政治委員和第三副司令員。鄭,指鄭位三,當時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副書記。李,指李先念,當時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副書記、晉冀魯豫野戰軍副司令員。韓,指韓鈞,當時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副司令員。
[3]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
[4]彭習,指彭德懷、習仲勛,當時分別任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副政治委員。
[5]趙基梅(1910――1947),湖北麻城人。當時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二縱隊司令員。第十二縱隊前身為新四軍第五師。
[6]秦基偉,1914年生,湖北黃安(今紅安)人。當時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
[7]孔,指孔從周,即孔從洲(1906――1991),陝西西安人,當時任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軍長。汪,指汪鋒,當時任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政治委員。
[8]未皓,即八月十九日。
[2]劉鄧,指劉伯承、鄧小平,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徐滕薄王,指徐向前、滕代遠、薄一波、王宏坤,當時分別任晉冀魯豫軍區第一副司令員、第二副司令員、第一副政治委員和第三副司令員。鄭,指鄭位三,當時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副書記。李,指李先念,當時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二副書記、晉冀魯豫野戰軍副司令員。韓,指韓鈞,當時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四縱隊副司令員。
[3]胡宗南,當時任國民黨軍西安綏靖公署主任。
[4]彭習,指彭德懷、習仲勛,當時分別任西北野戰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和副政治委員。
[5]趙基梅(1910――1947),湖北麻城人。當時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二縱隊司令員。第十二縱隊前身為新四軍第五師。
[6]秦基偉,1914年生,湖北黃安(今紅安)人。當時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
[7]孔,指孔從周,即孔從洲(1906――1991),陝西西安人,當時任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軍長。汪,指汪鋒,當時任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政治委員。
[8]未皓,即八月十九日。
出處
根據毛澤東手稿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