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訓正(愛國愛民的文化名人陳訓正)

陳訓正(愛國愛民的文化名人陳訓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訓正(1872年—1943年),早年字無邪,又字屺懷,號玄嬰,室名天嬰室,故又號天嬰。浙江省寧波慈谿縣官橋村(今餘姚市三七市鎮)人。是陳布雷之堂兄,著名革命黨人、同盟會元老、文化名人、報業家、教育家。

基本介紹

  • 本名:陳訓正
  • 字號:字無邪,又字屺懷
    號玄嬰,又號天嬰
  • 所處時代:民國近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浙江餘姚市三七市鎮官橋村
  • 出生時間:1872年
  • 去世時間:1943年
  • 主要作品:《鄞縣通志》、編纂《國民革命軍戰史》
  • 主要成就:愛國愛民
簡介,寡母督嚴 三叔愛護,滬上辦報宣傳革命,興辦教育 解脫“墮民”,文名卓著 專修方誌,賢能高潔 無愧一生,陳屺懷安葬時輓辭,

簡介

陳訓正是近代甬籍文化名人,他集教育家、文學家、報人和學者於一身,一生勤勞奮進、淡泊名利、志在報效國家,為民造福,自奉甚儉、廉潔可風。嚴肅的外表下蘊藏著一顆愛國愛民的心,他身上無數的閃光事跡,令海內外知道他的人無不敬仰。

寡母督嚴 三叔愛護

陳訓正,字屺懷,浙江餘姚人,1872年11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農曆十月三十日)誕生於西鄉官橋村。祖父克介公經營茶業及錢莊典當業,家中還算得上小康,平素樂善好施,鄉中有賢名。其父儒珍(依寶)公在經商途中逝世,年僅39歲,當時,陳訓正
才只9歲,下有兩妹,母親顧氏年輕守寡,情況之悲慘可想而知,幸賴她精明幹練,治家有方,平日對子督教嚴格。陳訓正是孝子,每次外出歸家,總不忘帶點糕果等孝敬母親。陳訓正的父親去世時,祖父還在,他希望這惟一的孫子能繼承他的家業,已約定他到寧波某錢莊去當學徒,誰知克介公不久又逝世,後即作罷。
1937年在故鄉二六市官橋留影1937年在故鄉二六市官橋留影
陳訓正的三叔依仁公見訓正秉性聰穎,讀書過目不忘,便鼓勵他專心讀書,將家中眾多雜務瑣事一身包攬,叔侄兩人,相依為命。以後30餘年,陳訓正之所以能專心治學,獻身事業,無後顧之憂,與依仁公作出的犧牲是分不開的。
正是在其三叔的關愛下,陳訓正從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清朝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他應考中舉,從此名揚鄉里,聲噪慈東,被人稱為甬上“陳氏三文豪”之一。後來,他感到清廷腐敗,外侮日亟,不願只埋頭研究文學,而有志於經世實用之學。1897年間,他即與同鄉有識之士集會、結社,與陳鏡堂、馮君木等組織“石關算社”、“剡社”。1902年在上海又參與“通社”,研究數學、詩文及翻譯日本、西洋科學名著與新政諸書達數十種,曾風行一時,傳誦頗廣。其間,1901年陳訓正還赴日本訪求科學圖書儀器,並以所覓到的蠶桑良種帶回,從事研究與實驗。後不久即加人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於革命事業。

滬上辦報宣傳革命

辛亥革命前,當孫中山先生致力於擴大同盟會在國內的政治影響、把報刊宣傳工作的重點,由海外轉向國內時,陳訓正積極回響,於宣統二年,在上海創辦了《天擇報》,自任社長兼總編輯,湯壽潛(曾任;臨時政府交通總長)任董事長。經常撰稿的人有柳亞子、陳布雷等,該報發表了大量攻擊清朝政府和親貴內閣的文章,揭露清政府媚外殘民的種種罪行,宣傳民主革命,聲光燁燁,有推進革命之勞。民國成立之日,孫大總統就職時的《告友邦人士書》,即由該報首先發表。《天擇報》與當時於佑任主辦的《神州日報》相伯仲,成為同盟會在上海的一個重要輿論宣傳陣地,也是辛亥革命時期,在上海地區深受讀者歡迎的報紙之一。
袁世凱竊位後,孫中山先生倡導實業救國,陳訓正為闡揚先生批民生主義,與趙家藝等於1912年在上海創設“平民共濟會”,刊印“生活雜誌”,提倡節育,禁止早婚、辦組合(即今之合作社),並主張糧食國營等等,在當時頗具識見,為時人競相傳誦。
1920年,陳訓正與趙家藝等在上海又創辦《商報》,他自任社長,主持編報大計,在創刊宣言中,公布三大信條:一、對於全世界,代表本國之利益而發言;二、對於本國,代表人民利益而發言;三。對於社會,代表商工業者而發言。次年,總編戴天仇因結婚請假,
由陳訓正的堂弟陳布雷代主筆,他以犀利激進的文筆,撰寫堅持反帝、反軍閥、反專制的大量政論文章,政論中外時事,時有卓見,令社會耳目一新,可謂名噪全國。《商報》一度成為與當時《申報》、《新聞報》鼎足而立的新聞媒介,這份報紙後來還得到孫中山先生的高度評價。

興辦教育 解脫“墮民”

陳訓正對於興辦教育事業,可謂殫精竭慮。早在1904年間,他就與盧鴻滄創辦育德農工國小堂,又與趙家藝於原月湖書院舊址改建寧波府師範學堂,又與鐘觀光等辦女學,後為省立第四師範與縣立女子師範。1905年至1911年間,陳訓正在擔任寧波府教育會副會長期間,在甬屬六縣中,共興辦中國小達三四百所。寧波光復後,與陳謙夫、趙家蓀等創辦私立效實中學(現為浙江省重點中學之一),培養出人才無數。此外,陳訓正還首創職業教育,創立中等工業學校,被推為校長,附設實習工廠,並設藝徒班,以培養貧寒子弟求藝自給,畢業後不愁生計,亦有進入科技界的。與此同時,陳訓正又籌款增設附屬國中文化班。1931年後,學校改為省立,陳訓正自籌資金增設的附屬國中改名為私立正始初級中學,校名取其訓正作始之意。1917年陳訓正還與天童寺八指頭陀共同發起成立僧尼教育會,經費多由新出家受戒法名安心頭陀(俗名傅宜耘)到南洋各地募捐而來,實為一種新創的職業教育。學校設定多類學科,量才分配有關學科畢業生去向,成效卓著。他們還籌建“寧波佛教孤兒院”,陳訓正任院長,至1926年冬,總計收養孤兒達268人,自初辦到人民政府接管為止的32年間,收容人數遠遠超過本縣其他孤兒院,其中成材者甚眾。
最為突出的是陳訓正當時克服種種封建勢力的阻撓,毅然為“墮民”脫籍辦學。
所謂“墮民”,據傳為南宋降將焦光瓚所部之後裔,被當時統治者貶為賤族
,世代只能從事最低下的職業。如男的只能做轎夫、吹鼓手之類的活;女的也只能做伴待新娘、為新娘修飾、拎籃等低人一等的活;還不準他們與非墮氏通婚、不得應科舉、不準捐官任職,子弟雖有才智也不準他們人學求進。陳訓正早就認為,這是一種不平等、不人道的社會陋習,應予革除,恰好一位實業界朋友盧鴻滄,亦存有移風易俗、拯救墮民之心,乃由他倆首先倡議,偕同省內名紳聯名呈報朝廷,請特旨開放墮民。1904年(光緒三十年),頒旨準奏,寧紹兩地墮民遂得解脫。
在故鄉家中的陳訓正在故鄉家中的陳訓正
之後,由盧鴻滄出資,陳訓正親任校長,兩人聯合創辦“育德農工國小堂”,招收脫籍子弟人學。陳訓正自編教材,首先施以“人格教育”,並親自撰寫學堂校歌,歌詞日:“堂堂亞東,怏怏大風,四明佳氣橫青蔥。聞越中子弟,誰人不是文明種?里消紅滅,何堪父老尚痴聾?撞破自由鐘,責任如山壓肩重,喚起人間夢。民權挽補天無功,願同胞大家努力,一雪奴才痛。心腸菩薩膽英雄,福我眾生眾。”
數百年來深受封建勢力壓迫的“墮民”,從此獲得解放,陳訓正和盧鴻淪為爭取“墮民”脫籍之舉,獲得成功,時人比之為美國林肯之解放黑奴。墮民進人育德國小畢業後,有升人大學的,也有以後成名的,有一位名叫李欽予的學生,因成績優異考上了大學,陳訓正有時以稿費接濟,後來李成了工程師,陳訓正還與之介紹結為遠親。這些貧賤出身的子弟,成材之後多不忘陳訓正的師恩。

文名卓著 專修方誌

陳訓正不僅是一位文化名人、教育家,而且雅好古文詩歌,學識淵博,為文具有浙東博雅崇實之長,而又自具特色,他論文主張“可法古而絕不泥古”,知古而“適於時”方能“創新”,這就是他一生寫作的準則。他的詩詞,才雄思瞻,構思奇特,功夫自在詩外。又以他出身山野,洞察民隱,故而對勞動人民的疾苦,也寄予深切的關注。他雖然科舉出身,卻深受民間文藝的影響。他在《玄嬰詩輯·自敘》中稱:“余少耽荒嬉,不知學問,好聽里漚野唱,尤喜谷所謂醜噱者……”。從以上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他對勞動大眾是懷有深厚感情的。故而,他的許多作品是十分貼近貧民百姓日常生活的。這方面的作品,結集的就有《無邪詩存》、《悲迴風》。《澤畔吟》等,晚歲又重加刪整,結成《天嬰詩集》。
陳訓正一生著作甚豐,其遺作有《國民革命軍戰史初稿》、《天嬰室叢稿》、《晚山人集》、《天嬰詩輯》、《論語時訓》、《甬諺名謂考》、《悲迴風》、《俔言》等八種。晚年成稿而未刊印的詩文雜著有:《俔林》、《孟子學說》、《讀書籀記》、《歲寒述學》、《澤畔行吟卷》、《天嬰文存》等,可惜大部分都已散失。近年來陳訓正先生寓居香港的高足孫席裳先生千方百計蒐集陳訓正的遺稿,編纂成《陳無邪文選集》十六卷,這是陳訓正先生一生心血凝結成的一份寶貴遺產,它不僅僅是一部文學巨著,而且還記述了不少關於辛亥革命珍貴史料。
不過,陳訓正在學術上最為顯著、最有影響的成就,是他關於方誌的編纂實踐和方誌學理論的探索。1923年,旅滬的定海人士決定重修縣誌,慕陳訓正大名,特聘他為總編。陳訓正博淹文史,對方誌素有研究,他認為編寫方誌,應以鑑古知今、古為今用為宗旨。所以,他在編寫《定海縣誌》時,決心改革這陳陳相應的弊端。同時,對於方誌體例,他也想有所創新,“要以質實有用,取征後來”。他查閱了民國以來70餘種新編地方志,發現《寶山縣誌》的體例最為新穎,乃以之為藍本,又從定海實際出發,有所改進,編定為6冊、16志、70個分目。
《定海縣誌》問世後,得到學術界高度評價。此後不久,陳訓正老友應季審出長山東掖縣,邀請陳訓正重修縣誌,他欣然同意,北上主持。後來在《例目草創》中指出:“近見泰安新志編輯則例,定為輿地、政教、人物、藝文四門,四門中分類別目,要而不煩,詢足原民國縣誌之范,宜授用之,以為本纂之根據,更參用定海志例,增食貨一門,凡關於人民資生事項之統計皆入之。要之,編纂大意,務求質實有用,取征後來,叛古之消,所不辭也”。
1933年,陳訓正又應邀主編《郭縣通志》。對此,他又一次表現出因時因地制宜,敢於叛古創新的遠見卓識。他把全志分為六門:輿地、政教、博物、文獻、食貨、工程;並確定了八項原則:重近世而輕古代;重現在而輕過去;重改革而輕保守;重演變而輕固定;重民眾而輕個人;重社會團體而輕家族及少數人;重通俗文藝而輕尋章摘句;重耳目實驗而輕引經據典。
根據這八項原則,全志的取材也很有新意:“輿地誌注重戶口、水利、交通、國防、氣候;政教志注重財政、教育及社會現象;博物志注重生產實用;文獻志注重藝文方言;食貨志注重金融、產銷、物價、工資;工程志注重計畫構造。”因此,來自光緒版《勤縣誌》的材料,只占全志的十之二三,其餘十之七八,都是通過廣徵博訪、實地勘測和查閱各機關團體檔案、刊物及近時出版的有關部縣掌故的書籍整理出來的。從而,使浙江省的地方志修纂首先跳出舊輿地學的窠臼,而進人新的地理科學的體系。”

賢能高潔 無愧一生

1927年至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後,陳訓正一度棄文區政,先後擔任浙江省府常務委員、省民政廳代理廳長、西湖博物館館長,且兩度出任杭州市市長,還當過南京國民政府文官處參事。可是,陳訓正“天性耿介,不妄取與,而在官廉正,不逞問家人財產;訥於言辭,顧質而弇阿,恆面斥人過。”(引自沙文若)《陳訓正傳略》、台灣《革命人物誌》第11集)這樣的性格,顯然是與國民黨官場習氣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他每任一職都很短暫。
1932年,陳訓正由南京回杭州,大徹大悟,從此息影湖上,以讀書著述自娛。
陳訓正中等身材、臉容清瘦蓄鬚,兩眼炯炯有神,外視威嚴而內心慈祥,夫人魏氏生性簡樸、溫善,育四子一女,無文化,陳訓正對她恩愛始終。1942年魏夫人在兒孫的陪護下,自永康避難輾轉到寧波,未及窺家園,就逝世在寧波醫院。陳訓正時在雲和,聞噩訊不禁臨風拗哭,後寫了悼亡詩,足見感情之深厚。
1940年,陳訓正最鐘愛的二兒建雷不幸在洪水中失足溺亡,白髮送黑髮,這對他打擊巨大,一度悲痛不能行走。以前身體還算可以的老人,憂國憂民之外,怎能承受這接連的沉重創傷?
陳訓正有孫兒女共30餘人,其中有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高級工程師,有劇作家、教授、律師等,有的雖失學也自學成才,為工人也是行業中之佼佼者,且多具文才,大概是源自祖父的影響吧!
陳訓正平日慷慨好客,家中食客不斷,親友中有一住數月的堂七弟訓惠(親近共產黨的)和外甥翁澤永(堂五妹之子,曾任郭沫若秘書),他並沒把他們視作洪水猛獸,而是和常人一樣接待他們住宿,對堂七弟力勸留日了事,對曾鬧學潮被開除的表親馬協群(堂六妹之女,時在勤縣縣立女中任學生會主席),1936年在杭州投奔大舅陳訓正,陳訓正不但留她在家中,還幫她介紹工作。現已80歲高齡的協群老人,回憶此事尤激奮不己。
陳訓正不僅愛國愛民也愛家人族人,對族中一些困難家庭,有求於他,無不盡力幫助。即使是傭僕之輩也不例外,從不見他對傭僕疾言厲色,要求孫輩對年高的舊日奶媽、男工都稱為婆婆、伯伯,體恤勞動人民成為家風。他平日言語不多,但內心感情極為豐富,這在他的若干詩文中可見一斑。
1943年10月19日,陳訓正病逝於浙江雲和縣,時任省臨時參議會會長,終年71歲。
綜觀陳訓正先生所經歷的事業,都不是隨機而趨,實具有一顆愛國愛民的赤心,後來退隱從事著述,也是痛心於國民政府的無能,煩怨之情在筆墨中不免流露。
1983年,陳訓正的堂四弟訓慈先生已八十餘歲,不辭勞辛,籌劃收集陳訓正的遺作《晚山人集》、《天嬰詩輯》(上下集),刊印出版共數百冊,所需經費均由訓慈先生及訓正先生的孫輩共同捐集。陳氏兄弟之間之友愛,實為後世榜樣。
2001年在寧波市隆重舉行的寧波市辛亥革命80周年紀大會上,陳訓正的後裔三孫女陳明楞被邀請參加大會(明楞老人亦為趙家藝之媳),只要為國家、為人民做過有益事業的人,國家和人民是絕不會忘記他們的。

陳屺懷安葬時輓辭

蔣介石:人倫坊表
于右任:早為人類爭平等,晚以儒宗老戰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