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蘭(武漢大學教授)

陳美蘭(武漢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美蘭,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64年開始發表文學評論,1979年主持編寫全國統編教材《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是創建中國當代文學學科最早的重要學者之一,曾擔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湖北省文藝理論家協會主席。代表作有《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作論》、《文學思潮與當代小說》等專著,其中《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作論》獲全國高等院校首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並在國內主要文藝報刊發表文學研究論文和文藝評論文章70餘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美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
  • 主要成就:獲全國高等院校首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 代表作品:《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
陳美蘭,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64年開始發表文學評論,1979年主持編寫全國統編教材《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是創建中國當代文學學科最早的重要學者之一。代表作有《中國當代長篇小說創作論》、《文學思潮與當代小說》等專著;《“文學新時期”的意味》、《行走的斜線這個時代會寫出什麼樣的長篇小說》等論文。
自1962年畢業並留校任教至今,陳美蘭教授已與珞珈山結緣半個多世紀。文學研究的道路上,她走得波瀾不驚卻又海闊天空。
當年,正值經濟困難時期,畢業分配亦十分嚴峻。陳美蘭是唯一一個被分配到由著名現代文學史家劉綬松領導的現代文學教研室工作的學生。
1978年春天,在一次學術會議上,同行們提出了一項重要的建議:當前文學教學,急需一部較全面的中國當代文學教材。
教育部召開的全國教材工作會議也及時做出決定,計畫出版一批全國統編教材,指定由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和北京師範學院(今首都師範大學)派人牽頭,負責編寫《中國當代文學史》。
作為主編之一,陳美蘭負責小說部分,這也是教材中分量最大的一種文體。當時還沒有出版過一部正式的當代文學史,因此在體例構建、史料爬梳、文藝思潮評價及作家作品取捨等方面都需獨立思考與審慎選擇。
在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陳美蘭特別關注那些在“文革”前遭受批判,“文革”中打為“毒草”,和由於種種非文學原因而被埋沒的作品,給予它們正確的評價和應有的歷史地位。
作家周而復的《上海的早晨》,曾於1958年至1962年相繼出版第一、二卷後,就被批判為站在“右傾”立場,“為資本家唱讚歌”;文革後,又有人說它錯誤地“宣揚了階級鬥爭”而不可取。陳美蘭重新研讀小說後,發現作家筆下的工業巨子、金融大亨和形形色色的中小企業家等刻畫得栩栩如生、力透紙背,讓讀者看到社會主義時期民族資產階級的真實面貌,因此撰寫文學史時對它的文學成就給予中肯評價。
《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於1980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多次重印,至今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982年,中國作家協會啟動首屆茅盾文學獎的評選工作。陳美蘭與全國20多位活躍於文壇的評論家一起,日以繼夜地閱讀和研討上百部申報作品。而後,她又分別於1985年、1990年、1996年連續四屆參加茅盾文學獎評選工作。
上世紀80年代,學術界對當代文學研究停留在表面分析的多,進入深層思考的少。陳美蘭敏銳地觀察到這一短板,有意識地將研究延伸到作家的創作領域,撰寫了專著《中國長篇小說創作論》。該書被譽為“是一部具有開拓性和建設性意義的著作”,榮獲全國高等院校首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湖北省“屈原文藝創作獎”。
上世紀80與90年代之交,文學界對進入新時期的許多文學現象討論激烈,觀點林立、相互交鋒。陳美蘭吸取不同主張中的合理因素,經過認真思考,撰寫了論文《“文學新時期”的意味》,重點探討文學多元化、現實主義的命運和價值重建等問題。時任《文學評論》常務副主編的蔡葵先生說:“該文反映極好,見到我的熟人沒有不稱讚的。”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長篇小說產量激增,陳美蘭在大量閱讀作品的基礎上,發現作家們在藝術探索與精神探索兩方面出現不平衡,撰寫了論文《行走的斜線這個時代會寫出什麼樣的長篇小說》。《文藝報》相繼發表了兩位資深評論家的專文,對這篇文學評論給予高度評價,一篇是韓瑞亭的《時代需要有深度的文學批評》,另一篇是仲呈祥的《治學精神與學術操守讀陳美蘭教授的一篇文藝評論有感》。他們認為:“她的分析,高屋建瓴,實事求是;她的判斷,真知灼見,學理性強。”該論文於2002年榮獲全國文藝論文獎一等獎。
陳美蘭的文學評論,不因與作家親疏有所偏頗。她始終堅持獨立思考、獨立評判。對年輕作家則悉心扶持,盡心盡力幫助他們成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