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存

陳繼存,1954年生,中共黨員,河南省范縣顏村鋪鄉榆林頭村村民,豫01井地震觀測站觀測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繼存
  • 出生日期:1954年
人物經歷,所獲榮譽,

人物經歷

978年,河南省地震局在范縣建立了豫01井地震觀測站,井深2230.07米,坐落於聊城─蘭考地震斷裂的縱深地帶。時年24歲的陳繼存被選為豫01井地震觀測員,主要從事井站管理和地震監測工作,連他自己都沒想到這一乾竟是42年。
剛建立觀測站時,只有一間6平方的小房子,孤零零的聳立在野外,沒有路更沒有電,溫度、氣壓等監測設備只能手動操作,每天早晨陳繼存都要靠手電筒照明來記錄監測數據,然後騎車15里路,於每天10點前趕到范縣縣城完成數據上報。報完數據後,早已到了午飯時間,他再匆忙騎車返回家中吃飯。在那個交通、通訊極不方便的時代,陳繼存遇到有地震異常時,經常吃住在井上,分析數據,第一時間上報異常原因。不管是夏天雷雨、道路泥濘,還是冬天大雪、積雪阻路,陳繼存堅持每天到縣城報送數據。由於他堅守地震觀測崗位一線,豫01井記錄地震無中斷,地震觀測資料零差錯,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精度,對監測豫魯冀交界區及鄰區地震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反映區域地震應力場的一個“敏感點”。
1985年,豫01井更換了半自動水位監測儀,需要每天8:00準時對儀器進行校準,然後把昨天的數據抄寫下來上報。按照工作流程規定,陳繼存必須每天早上7點半前,趕到觀測站取下水位升降圖,將水位、氣壓等幾十個數據抄下,並記錄當天的天氣、氣溫數值,算出水位平均值,把數據報到省、市、縣各級地震部門。儘管每天工作時間並不算長,但定點時間要求很嚴格,且沒有周末和節假日,春節、元宵節、國慶節等節日在陳繼存眼裡,都只是正常的工作時間。而他依靠的“老夥計”,就是算盤和鉛筆,40餘年間,算盤打壞了十幾個,鉛筆用掉了上千根,而地震數據監測和上報卻從未延遲或漏報。
豫01號井至今記錄到的最大一次水震波,是2011年3月11日14:46分(台北時間13:46分)日本東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的9.0級大地震,且地震引發巨大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回想那次大地震,陳繼存記憶猶新,他說:“由於當時浮漂波動太大,把記錄筆都打飛了,水波竟造成記錄儀器脫輪,這非常罕見,即使我國汶川地震時,豫01井的記錄筆仍然在正常工作。”
2015年,豫01井儀器升級為數位化監測設備,需要用電腦處理監測數據。這對僅有國中文化和時年已經61歲的陳繼存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但為了繼續自己鐘愛的地震監測事業,憑藉一股不服輸、不服老的勁頭,陳繼存從頭學起,不會打字就戴上老花鏡學打字,新設備不會使用就對照著資料學操作,其間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可想而知,可他硬是天天坐在電腦前,一點一滴學會了電腦設備的操作。今年,陳繼存已經66歲,完全可以在家休息、享受天倫之樂,然而他還是堅持每天一早趕到觀測站,戴起老花鏡,在昏黃的燈光下細緻記錄數據。他說:“這是我畢生的事業,現在才幹了42年,時間並不算長,我要堅持乾到乾不動為止。”
豫01井地震台地處野外,位置偏僻,條件艱苦,地震觀測工作要求嚴,時間性強,工資報酬低,最初每月工資僅10元。陳繼存堅守地震監測崗位42年,經歷了地震監測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也見證了濮陽市乃至全國防震減災事業的發展。功夫不負有心人,豫01井地震觀測資料多次在河南省地震系統評比中榮獲第一名,2018年、2019年分別榮獲水溫觀測資料全國評比三等獎、二等獎,連續多年被授予省、市先進觀測站、優秀巨觀觀測點。陳繼存也先後多次被評為市、縣地震系統先進工作者、優秀觀測員,受到省、市、縣有關領導的充分肯定和好評。從2011年開始河南電視台、河南廣播電台、河南日報、大河報、河南商報等媒體多次專題報導陳繼存的先進事跡。
儘管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陳繼存為人謙遜、低調、淡泊名利,從不計較報酬和個人得失,處處以大局為重。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發揮專業知識,義務當好地震科普知識宣傳員,積極向周邊民眾宣傳防震避震知識、民居抗震技術、耐心解答民眾諮詢、自覺做好震後穩定民眾情緒工作。偶爾有村民聽到一些地震謠言時,他都會科學講解後斬釘截鐵地說:“不要聽信謠言,在我的觀測中,沒有出現任何異常。”他的話對村民最有說服力。此外,村裡有人蓋房時,他總會主動前去指導,使房屋抗震能力達到設防水平,被當地民眾親切的譽為“貼心人”。無私奉獻,是陳繼存在平凡中的點滴,也是他不忘初心的堅守。
42年春華秋實,42年風雨兼程,42年艱辛探索,從最初入行時的迷茫,到長期的堅守,再到如今的熱愛,陳繼存把地震監測事業當成了自己的畢生追求。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強烈的使命感,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他用踏實肯乾、執著專一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平凡中的偉大。

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敬業奉獻“中國好人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