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波(畫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介紹

藝術簡介,作品賞析,

藝術簡介

陳紅波1978年出生於中國重慶,2001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現就讀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專業碩士研究生。他從美院畢業開始就參加過社會生態(重慶)、重慶首屆油畫展、“重釋當代”四川美院、廣州美院研究生聯展(重慶/廣州)、“川美觀2008”川美新銳油畫精英聯展(杭州)、“我在流通”三面體藝術小組第一回展(重慶)、傷.感”四人展(深圳)、“末日地球”藝術家呵護地球生態主題聯展(杭州)等重要展覽。
創作來源
隨著人類在各個領域不斷的發展,全球化日益明顯,人們逐步改變著以往以“族群”的方式生活,開始以“類”的方式生存,這意味著傳統人類具有的語言、宗教、民族等文化屬性將被改變;網路為代表的數位技術使得用時的長短已不能表明空間距離的遠近,從而改變了我們以往的空間認知,使得我們對於空間的感知與認識更為的混雜。這些變化在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中顯得尤為的迅猛,以致於新舊空間形式相互碰撞、疊加、交織從而造就出了更為混雜的空間。所以這時我們所感知到的空間必然是一個混雜的、綜合的、整體的空間。
創作特點
他把西方繪畫的空間表現和中國文化的空間意識結合在一起,以“心見”的方式感悟出了“虛”的無限和包容。因為混雜空間化為“虛”的無限,我們才在“虛”中感應出了一個“大千世界”。基於對“虛”的現實意義的提出,陳紅波認為在繪畫中運用抽象背景空間表現當下我們所感知到的混雜空間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並且這種作者假定的無限定的空間在觀者的參與中還會得到不斷地擴展與豐富。於是他就在平時的創作中開始運用這種空間表現方式。為了使觀者易於參與,他以回憶的形式來引起觀者的回憶。回憶使當下的空間與過去的空間交織,使本已混雜的空間更為混雜虛無。在他的作品中,除主體形象外,畫面中大量的面積都空著,只有一些將主體與背景銜接的無意義的抽象的痕跡,使之主體形象融入整個畫面的氛圍中。甚至對於主體物也弱化其個體的特徵,只是以人的普遍形象示人,或只留下所表現群體的群體特徵。

作品賞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