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曉是一名男青年作家,七十年代生於河南省禹州市,曾在北京魯迅文學院、人民文學創作培訓部作家班學習,做過教師、編輯、職業寫作等工作,現為北京市某編輯部編輯、簽約作家。
陳紅曉主要有短篇小說《潁河鎮》、《瘸腿石敬瑭》、長篇小說《並非狂人》等,瀋陽出版社出版由魯迅、朱自清、大江健三郎、陳紅曉等著的文集《父愛如山》,主編過《小荷》、《領導力》等多本書。其辭條先後被選入《中國文學新人大辭典》、《世界華人藝術家作家大辭典》、《世界知名作家大辭典》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紅曉
- 出生地:河南省禹州市
- 職業:青年作家
人物簡介,主要作品,
人物簡介
21歲年開始小說創作,同年開始發表小說作品。曾用筆名:陳曉、晨曉、中國孩子、文學智慧。迄今已在省、市、國家級刊物作品發表數十篇,作品被選入各種選本出版。曾獲北京魯迅文學院、中國作家雜誌社等多種獎項。
主要作品
一個人是怎樣成功的簡介
農村的孩子王青文因早戀而不得不輟學,但他輟學也不停學,他在求學的路上依舊不停地跋涉,他認為知識就像一座山,人們求學的目的就是山頂,不管你走哪條路,只要達到山頂就行。他選擇的是他所喜愛和擅長的文學。然而,現實和理想並不合拍,特別是一個農村的小青年,真是困難種種與重重。幸運的是他認識了一個在市委工作出身高級幹部家庭也愛好文學和寫作的姑娘薛敏,並相互愛慕。但是,初嘗甜蜜便很快陷入痛苦之中。家庭地位的懸殊,經濟的不平等,城鄉文化的差別,都為他們的愛情密布了障礙,更讓王青文一度陷入絕境。他所從事的文學事業是一時賺不了錢的,在如今這個經濟社會,他是多么地被動呀。然而他在這些困境當中並沒有停下對文學的探索與追求,他依然不停地艱難跋涉著。他想處在此時的境地,他只有成功而不能失敗,他想他一定能成功。當他在家鄉身處泥潭而不能自拔的時候,他不得不選擇了出走。他把他的小說發在網上,卻很快獲得了成功,點擊率超高,好評如潮,並很快就被一家很著名的出版社看中而出了書,在全國文壇引起很大的轟動。
彷徨與迷惘——70後簡介
作者以一個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為軸心,記錄了七十年代到進入改革開放到現在的一段歷史,描寫了七十年代的人對社會變革和發展以及人的變化時而彷徨時而迷惘的真實感受。作品寫王力江的童年,寫王力江的少年,寫王力江的學生時代,寫他對性的困惑,寫他的愛情,寫他的事業以及他苦悶的奮鬥,寫社會的倫理、人情,最後歸結到鄉村艷舞上,很是有意味。很好地回顧與剖析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開拓未來。作品中有段話耐人咀嚼:大概社會的發展就像跑步一樣,剛開始的時候全社會的人都站得很整齊,等待起跑,剛開始跑的時候,也依然比較齊,可是越跑越快,並且是看誰跑得快,這樣隊伍也就亂了,越跑越亂,越跑越亂,由於是人多,是整個社會的人在跑,男女老幼,必然會發生踩踏現象,無數的人向前,無數的人倒下去,被踐踏,被踩死,然而毅然向前,以為前面有太陽,以為前面有金山……這樣,跑得越快,倒下的也就越多,也當然了,如果不跑,也就是不發展,也就不會有倒下的。
父愛如山簡介
本書編選的有中國作家朱自清的《兒女》、《背影》,豐子愷的《吃蟹的記憶》、《兒女》等;外國作家僅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的名篇就有多篇,像日本大江健三郎的《父與子》、土耳其奧爾罕·帕慕克的《父親的手提箱》、瑞典塞爾瑪·拉格洛芙的《我的一生虧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