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齡

陳福齡,1844年——1929年,族名福慶,字全齋,齊齊哈爾水師營人,祖籍為福建廈門。康熙年間清廷調水師提督陳汶環率軍至黑龍江參加收復雅克薩之戰,戰爭結束,參戰的福建水師就地編為水師營,駐守黑龍江。陳福齡為陳汶環的後裔。光緒十二年(1886年),經戶部議準,水師營編為漢軍三旗,於是陳福齡又為漢軍鑲藍旗人,所以官文書名為福齡(因字為全齋,故又稱福全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福齡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建廈門
  • 出生日期:1844
  • 逝世日期:1929

陳福齡自幼從祖父習滿、漢文。因家道不豐,常作拾柴碾米勞務。18歲,入漢官學肄業,後又入滿官學,不久即挑入將軍衙門刑司充當帖寫。同治十一年(1872年),揀放刑司額委筆帖式。是年冬,補放水師營領催。之後,常作隨員參與勘丈地畝,審辦命案等事。光緒十年(1884年),放船務筆帖式。是年秋,專派獨任清理呼蘭積壓多年的命盜案件。十一年(1885年),因辦呼蘭等處盜賊,將軍奏保以六品官即補。十六年(1890年),,又得保候補六品官後以五品官儘先即補。二十一年(1895年),以辦綏化廳等處盜賊案,保獎藍翎。此後,歷任開辦屯田、兼收林局煙厘各稅、招墾、勘丈旗民地畝等事務。二十三年(1897年)冬,補授黑龍江城水師營五品官。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俄國以保護東清鐵路為由,單獨出兵東征,署黑龍江將軍壽山委福齡為邊軍俄外幫辦。六月下旬,俄軍進攻璦琿(今黑河市),壽山派其往前敵督隊,行抵博爾多(今名老站在訥河長青村)與行營總理程德全相遇,時璦琿已經失守,敗兵散亂、難民遍野,他們相與在江邊晝夜濟渡難民。繼而俄軍擁至,程德全奉命獨赴俄營議訂停戰之約,福齡先行回省,沿途安撫居民。八月初三日,俄軍抵達省城,城內官員多逃避在外,隨從程德全應付一切者僅福齡與穆成庵二人。初四日,俄軍誤信流言,正欲列炮轟擊南撤清軍,程德全、福齡等聞知上前百般阻攔,齊齊哈爾城及居民賴以保全。時俄軍軍官意欲帶兵入城,經福齡等多方勸導,引之向西,在江邊安置紮營。這時,署將軍壽山已經殉職。程德全與俄方交涉中又被囚禁營中,不許行動。福齡終日在程左右,至十四日晚始允回城。後福齡陪程去富拉爾基與俄方議事,俄方強逼程去赤塔,福齡在危難中急速返城為程置辦行裝。九月下旬,程得救回省。福齡經副都統薩保派委交涉處會辦,坐補黑龍江城水師營四品官,留省任用。
齊齊哈爾經過光緒二十六年秋的變亂後,商業既廢,道路梗滯延逾兩月,居民生活消費困難重重。二十七年(1901年)初,俄方有賑濟之議,福齡等為通商便民計,謀劃籌設便民會,繼而又提出集款平糶。福齡稟經署理黑龍江將軍薩保簽發到司,一切辦理順遂。不意至三月初,薩保聽信讒言,撤去福齡差事。八月,又以“妖言惑眾,任性妄為,不顧緩急輕重”將福齡革職聽候查辦。
成府路被革職後,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冬,被盛京將軍增祺咨調奉天(今瀋陽),委為蒙荒行局總辦,承辦札薩克圖蒙荒事務。他到職後,親赴荒段,得知旗王留地過多及上下離心等情,遂將荒地分成等級,中、上等荒所加之價全數撥給旗王,使上下均沾其惠。並為將來地方設定預踩洮南府(今吉林洮安縣)及靖安(今吉林白城市)、開通(今吉林通榆縣)兩縣城基,此舉頗為後人稱道。至光緒三十年(1904年)夏,丈放完竣,增祺以福齡熟悉勘荒情形,結實可靠,又委令勸辦達爾罕等三王旗開墾事務。此時,署黑龍江將軍達桂、署齊齊哈爾副都統程德全因黑龍江經亂之後百廢待舉,特咨商增祺促福齡回江任事。是年冬,達桂、程德全查明福齡被革職原案實屬冤屈,為他奏準開復原官翎銜。增祺亦為其承辦丈放奉天札薩克圖王旗荒地完竣,奏請嘉獎,經部議賞加三品頂戴。翌年(1905年)十月,福齡回江任全省墾務總局總理,不久即補四品官。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春,署黑龍江將軍程德全奏準裁撤齊齊哈爾、布特哈等城副都院,補福齡為布特哈東路總管兼辦荒務。翌年春,訥謨爾河荒務完竣,程德全為之奏準記名,以副都統用。當時正值施行新政,福齡到任伊始即按章籌辦學堂,他一面籌集經費,擇定地址,一面曉諭地方,廣招學生。從無到有,篳路藍縷,功不可沒。他鑒於布特哈向有養奴之習(例以男奴為牛馬,以女奴為奇貨),慨嘆“我有斯民父母之責,我更有斯民父母之心。”於是稟明巡撫,將奴才一體釋放,並按名發給滿漢文合璧執照,以資信守。為了使獲釋旗、站家奴各有生計,又勸他們改牧(獵)從農,並按丁準留毛荒二十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