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燮,字調元,生於1902年,今長壽區葛蘭鎮金山村趙家塆人。
1926年3月18日,陳燮發動同學來到天安門前,參加反對日、英等8國最後通牒的北京國民大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陳燮
- 字:調元
- 出生地:重慶市
個人介紹,魯迅秉筆直書,紀念碑,公墓,
個人介紹
陳燮,字調元,生於1902年,今長壽區葛蘭鎮金山村趙家塆人。15歲時,陳燮考入縣高小,勤奮好學,身懷大志。16歲時,考入重慶聯合中學。翌年,五四運動爆發,陳燮積極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其後,陳燮邊讀書邊參加革命活動。1923年,陳燮考入北京工業大學化學系。讀書同時,積極宣傳革命,以捍衛中華民族的獨立自主為己任。陳燮追求進步,工作熱心,被推舉為“長壽旅京同學會”會長,帶領長壽籍學生學習、宣傳進步理論,開展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動。1926年3月18日,陳燮發動同學來到天安門前,參加反對日、英等8國最後通牒的北京國民大會。陳燮等作為遊行帶隊者從天安門出發,至執政府所在捷運獅子胡同時,遭到段祺瑞衛隊的鎮壓,陳燮中彈犧牲。
魯迅秉筆直書
“三·一八”慘案,人們並不陌生。因魯迅先生《記念劉和珍君》多年選入高中語文教材。劉和珍與陳燮一樣,是“三·一八”慘案的47名死難者之一。魯迅秉筆直書,揭露了段祺瑞執政府的賣國投降行徑,表達了對日本等帝國主義干涉中國內政的強烈憤慨。
紀念碑
在長壽地區原有兩座陳燮烈士紀念碑。一座在原城南公園(現鳳城大院),已於1970年代因建房毀去。一座矗立在陳燮烈士出生地,現渝巫路中心場至葛蘭場段臨近葛蘭端緊鄰公路南側。葛蘭陳燮紀念碑為砂石建造,全碑體四方塔形。碑通高3.6米,碑座0.8米,邊長1.4米,碑身2.1米,邊長1.1米;碑身上部稍小,碑帽0.9米,帽頂基為方形,約0.1米厚,上部為方尖形。紀念碑是葛蘭人民為懷念在1926年北京“三·一八”慘案中英勇犧牲的陳燮烈士而修建的。
公墓
1929年,北平特別市政府將“三·一八”慘案死難烈士遺骨安葬於圓明園,建“三·一八烈士公墓”,並立紀念碑。1984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將該紀念碑公布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在公墓的東北角,有一座3米高的三棱形石質墓碑。這就是北京工業大學為本校在“三·一八”慘案中犧牲的三名學生修建的,名為“三·一八慘案江宇烈、劉葆彝、陳燮烈士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