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潭秋故居(黃岡黃州區景點)

陳潭秋故居(黃岡黃州區景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潭秋故居位於湖北黃岡黃州區陳策樓鎮陳策樓村,建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66),一進二重,面闊五間,面積約280平方米,硬山頂,磚木結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陳潭秋故居
  • 外文名稱:The fu guan
  • 地理位置:黃岡市黃州區陳策樓鎮
  • 著名景點:陳潭秋故居
發展歷程,修建,故居結構,銅像,人物生平,附近景點,

發展歷程

修建

陳潭秋烈士的故居1928年春房屋被國民黨反動派全部燒毀。為了更好地對廣大幹部民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艱苦奮鬥的教育,1980年6月修建故居紀念館(現簡稱故居公園)。同年7月7日由原國家主席李先念親筆題寫館名。現在的陳潭秋故居居室為原黃岡縣政府仿原貌復建。20多年來,該館經不斷的擴建,已初具規模。現有青磚瓦房“明5暗10兩幢,青磚樓一幢兩層,另有接待室3間。故居前,陳潭秋全身銅像一座,水塘一囗6畝,周圍坪地80畝,連線106國道的故居大道(水泥路面)一條。

故居結構

陳潭秋烈士居室,辦有《陳潭秋生平展覽》,展室八間,照片260餘幅,展線長80米,展出文物50餘件,史料百份,錄放電教設備等。李先念、陳雲、李維漢、魏文伯、郭述申、王觀瀾、吉合、伍修權等中央領導都親自為該館題詞,宋平、王恩茂、賈志傑、蔣祝平、王重農等中央、省、市、區領導還親臨指導。

銅像

陳潭秋銅像立於陳潭秋故居紀念館(故居公園)內,1996年元月4日,即陳潭秋烈士誕辰100周年紀念日落成並正式揭幕。銅像全身站像,高3米,基座2米,形象為身著西服(中共“一大”代表照),右手持一本進步刊物,眺望遠方,對中國革命充滿必勝的信心。

人物生平

陳潭秋(1896-1943),中共“一大”代表、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湖北黃岡人。1920年,與董必武在武漢建立共產主義小組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創辦了《武漢星期評論》等刊物。1921年7月,出席中共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4年,任中共武漢地委書記、湖北區委委員兼組織部長。1922年秋—1923年春、1924年夏—1927年夏,陳潭秋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住於此。1942年9月17日被新疆軍閥盛世才逮捕,在獄中與敵人進行了頑強鬥爭,1943年9月在烏魯木齊被秘密殺害。
陳潭秋陳潭秋
陳潭秋(1896-1943),原名澄,字雲先,黃岡縣(今黃州區)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1896年1月4日生於陳策樓村。“五四”運動時,為武漢學生運動領導人之一。1919年畢業於武昌高等師範學校。1920年任武漢中學教員,同年秋與董必武、包惠僧、劉伯垂等7人發起建立武漢共產主義小組,組織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1921年陳潭秋開始創辦湖北人民通訊社,任社長。7月與董必武一起代表湖北參加中共一大回漢後先後任中共武漢地委、武昌地委、湖北地委主要負責人,1923年2月發動與領導了武漢各工團學生組織支援京漢鐵路工人罷工鬥爭。1924年後,曾任中共武漢地委書記、中共江西省委書記、滿洲省委書記、福建省委書記等職。先後出席中共一大、三大、五大、六大,1934年1月出席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政府執行委員,糧食人民委員。中央紅軍長征時,留任中央蘇區分局委員,領導開展游擊戰爭。1935年8月,與陳雲等赴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留駐共產國際工作。1939年回國,任中共中央駐新疆代表和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負責人。1942年9月17日被反動軍閥盛世才監禁,在監獄中堅貞不屈,次年9月27日遭殺害,時年47歲。由於訊息隔絕,在中共七大上仍被選為中央委員。

附近景點

三角山國家森林公園
三角山是國家AAA級旅遊區、湖北省級旅遊度假區,素有湖北黃州府筆架山”之稱,以雄、奇、幽、秀而聞名遐邇,方圓6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55米,是浠水的最高峰。公園建成了紫雲禪寺、耕園、翠園、靈秀山家園、三峰尖五個景區,年均接待遊客13萬人次,已成為湖北省重要的旅遊避暑勝地之一。三角山國家森林公園自然景觀奇特:境內層巒疊嶂、高峻險要、怪石嶙峋、石洞奇觀、妙趣橫生,晨可觀日出,夜可賞清月,置身此地,盡享遠離城市的喧囂、回歸大自然的快樂。漫步林間,登高遠眺,藍天萬里,白雲悠悠,無不感到清爽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